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說起轟炸機,目前轟炸機在很多國家當中已經變得很少見了,現在轟炸機已經成為了大國才能玩得起的裝備。轟炸機目前是“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中的關鍵一環,基本上是能夠攜帶核導彈的。其實轟炸機的黃金時代是在二戰期間,當時的轟炸機作為世界各國航空的主要利器,也加快了德國以及日本法西斯走向滅亡。

在二戰期間美國其實有一款非常出名的四發重型轟炸機,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B-29四發重型轟炸機,這款轟炸機可是在二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二戰後期攜帶兩顆原子彈,分別投在了日本的廣島與長崎兩個城市,讓世界各國認識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如果提起B-29四發重型轟炸機大家都知道,其實在二戰期間還有一款B-32四發重型轟炸機,該轟炸機從出現到退役就一直活在B-29四發重型轟炸機的陰影之下。今天咱們就來看下B-32四發重型轟炸機這一生。

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B-29四發重型轟炸機

B-32四發重型轟炸機研製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轟炸機開始被世界各國所重視,這時候出現了一大批優異的轟炸機,這時候的轟炸機都開始以金屬為材料替代木質材料,而重型轟炸機開始加裝雷達、瞄準裝置等設備。美國為了不落後,當然也在研製重型轟炸機,終於在上個世紀30年代初研製出了B-17轟炸機,B-17轟炸機是世界上第一款全金屬4發重型轟炸機。隨著世界各國更先進的轟炸機出現,B-17轟炸機已經出現了落後的局面。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陸軍航空隊的高層認為,美國必須要有一款新型的遠程轟炸機能夠遠離美國對歐洲等國家進行戰略打擊。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才研製出來了B-32四發重型轟炸機。

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正在執行任務的B-32轟炸機

美國提出超遠程轟炸機的設計指標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雖然沒有參加戰爭,美國陸軍航空隊高層就已經意識到這次戰爭遲早是要把美國給捲進去,當時美國陸軍航空隊只有B-17四發重型轟炸機,B-24四發重型轟炸機正在研製當中。前期美國陸軍航空隊的高官認為需要研發超遠程戰略轟炸機,但是美國的國會卻不同意。美國國會當時認為B-17轟炸機正在生產當中,正值當年。而B-24項目才剛剛啟動研發,美國國會的人認為再研製超遠程轟炸機的話只會浪費資金。

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美國空軍列裝的B-17轟炸機

為了確保自己國家擁有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美國陸軍航空隊當時的司令就開始再一次請求美國高層建造新型的遠程轟炸機。並且為美國國會分析當時的局勢,美國國會里面的人聽過之後仔細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認為確實需要一種遠程戰略轟炸機。最後,在1939年12月這個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項目被正式批准。

美國陸軍航空隊提出研製超遠程戰略轟炸機後,併為超遠程戰略轟炸機制定了一個指標。美國陸軍航空隊認為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無論是在載彈量上、還是航程上要必須超過美國的當時的B-17轟炸機、以及B-24轟炸機。當時美國陸軍航空隊為該機提出的指標為,該機的速度要達到每小時644千米,載彈量為7噸左右,最大升限為10000米,航程是8500千米左右。後來,隨著二戰爆發,美國高層又對這個指標進行了稍微的改進,美國讓超遠程戰略轟炸機需要擁有更多的武器,能進行空戰。除此之外,還需要將該機的厚度加厚,從而讓該機更加安全。

B-32四發重型轟炸機的誕生之路

美國陸軍航空隊提出這個指標之後,立即就有幾家航空巨頭公司參加了競爭。據悉,參加這次競爭的航空巨頭為波音公司、聯合公司、道格拉斯公司,洛克希德公司。這四個公司分別提出了方案,其中波音公司提出的方案為XB-29、洛克希德的是XB-30、道格拉斯的是XB-31和聯合的是XB-32。這四家最先淘汰的是洛克希德XB-30方案、道格拉斯XB-31方案,這兩家公司在設計期間就退出了該項目。就剩下波音公司XB-29方案以及聯合公司XB-32方案競爭。

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早期的XB-32方案原型機正在試飛

我們就來看看波音公司XB-29方案以及聯合公司XB-32方案,其中波音提出的方案是XB-29,也就是我們熟知的B-29轟炸機,該方案是在B-17轟炸機的放大版,加長機身,使用四臺動力更強的發動機,採用單垂尾的佈局。而聯合公司XB-32方案則是B-24轟炸機的放大版,在B-24轟炸機上加長了機身,採用上單翼、雙垂尾佈局,安裝四臺動力更強的發動機。

美國為了測試這兩個方案,就與波音公司以及聯合公司簽訂了原型機,一家訂購兩架原型機,除此之外還向每家訂購了一架一架靜力測試機,後來又增購一架原型機,一共三架原型機。其實聯合公司XB-32方案與波音公司的XB-29方案比較相似,雙發使用的發動機基本類似,以及增壓乘員艙和可收放遙控炮塔等。這也是美國陸軍航空隊讓其競爭的原因。後來的結果大家想必都清楚,很多人認為XB-29方案會獲勝,其實XB-32方案也獲得了美國陸軍航空隊的訂單(獲得訂單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也顧不得讓這兩款機型競爭,就下令生產這兩款重型轟炸機)。

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採用了雙垂尾XB-32的驗證機

美國聯合公司的XB-32方案獲得美國的原型機訂單之後,立即就開始建造了實體模型,並且對該模型進行了改造,進行改進之後的模型機於1941年1月6日通過審核。由於戰爭爆發,該機原型機還沒有建造完畢,美國陸軍航空隊就開始向聯合公司簽訂了13架訂單,加上前期簽訂的3架原型機訂單,一共16架。終於第一架原型機在1942年9月1日下線,在當月的7日就進行了首飛,在測試過程中卻由於一側垂尾調整片驅動杆故障終止了試飛。後來該機在測試當中,問題不斷,美國高層就打算批量生產XB-29轟炸機,終止該項目。

可能是因為美國參加戰爭的緣故,就決定讓該機生產了,並且又簽訂了300架的新的訂單。並且為該機制定了一個綽號初定為“終結者”。第二架原型機在1943年7月2日進行了首飛,第二架原型機畢竟是在簽訂新訂單之前建造的。得到訂單之後,為了不讓美國高層失望,聯合公司可是下定了功夫,對第三架原型機進行了深度改進,取消雙垂尾佈局,改用大單垂尾佈局,加裝更多的機槍,換裝4葉螺旋槳,增加載彈量、油箱等等。最後進行改進的第三架原型機在1943年11月3日首飛成功。

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B-32轟炸機執行作戰任務

聯合公司對第三架原型機進行深度改進之後,立即獲得了美國陸軍航空隊的認可,陸軍航空隊又追加了訂單,這時候該機的訂單這時候已經達到了1500架。終於在1944年8月份,第一架B-32轟炸機量產型下線,後來由於美國高層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生產好的B-32轟炸機通不過作戰測評,聯合公司只能生產教練機,後來由於B-29轟炸機在前線面臨的壓力比較大,美國高層統一意見,開始決定讓B-32轟炸機量產投入作戰。

機體結構

B-32四發重型轟炸機是二戰期間美國研製的一款四發重型轟炸機,該機最後服役完全是因為B-29轟炸機,要不然怎麼會說是B-29轟炸機的備胎呢。由於該機屬於重型轟炸機,那麼肯定是要非常的長,根據數據來看,該機的長度與 B-29轟炸機差不了多少。我們來看下B-32四發重型轟炸機的數據,該機機長25.32米,翼展41.15米,機高9.8米,機翼面積為132.25平方米。該機的機身採用了金屬材料,在機翼兩邊的襟翼上運用了鋁合金材料。

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B-32轟炸機三視圖

B-32四發重型轟炸機採用了常規氣動佈局、上單翼、單垂直尾翼的佈局,彈艙門為捲簾式,由於該機是重型轟炸機,採用這樣的佈局能夠讓該機更加的穩定性。該機的機頭為圓形,機身剖面為圓柱形,起落方式採用前三點可收回起落架和尾撬板。該機主要有駕駛艙、彈艙、炮塔艙等組成。該機的機組人為為10人,主要有正副駕駛、領航員、投彈手、機械師、無線電報員、炮手等組成。該機在航電方面有導航雷達、自動駕駛儀、無線通信等系統。

動力及武器

在動力方面,B-32四發重型轟炸機採用了與B-29轟炸機一樣的動力,採用四臺R-3350-23A十八缸氣冷星型發動機,由於是十八缸機器,動力是非常的強大。據悉,每臺R-3350-23A十八缸氣冷星型發動機功率更是達到了2200馬力。使用四臺R-3350-23A十八缸氣冷星型發動機的B-32四發重型轟炸機飛行速度更是達到了0.47馬赫,每小時時速為574千米。

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B-32重型轟炸機發動機佈局

在武器方面,B-32四發重型轟炸機的載彈量是非常的大,在機身下面有兩個彈艙,可以攜帶9噸左右的彈藥,主要以攜帶航空炸彈為主。在前面也提到,美國高層當時為了讓該機具備非常強的空戰能力。為了達到這一要求,聯合公司更是為該機裝備了10挺12毫米的勃朗寧M-2機槍。總之,該機的空戰能力可謂是非常的強大。

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正在工廠批量生產的B-32轟炸機

性能參數

B-32四發重型轟炸機的空重為27.34噸,最大起飛重量55.9噸,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0.47馬赫,每小時時速為574千米。B-32四發重型轟炸機最大升限為10670米,該機的作戰半徑為3000千米,最大航程6115千米。

總結

B-32四發重型轟炸機從原型機到停產一共生產了115架,該機並沒有大批量生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B-29轟炸機在當時太優秀了。該機一共有兩個型號,其中一款就是轟炸型,另外一款就是教練機,也就是TB-32,主要用於人員的訓練。後來B-32四發重型轟炸機參戰之後,已經是二戰的末期了,可謂是生不逢時,雖然該機參加了作戰任務,由於該機生產的數量非常少,並沒有B-29轟炸機那麼輝煌。

名不見經傳,活在B-29轟炸機陰影下的配角,B-32“終結者”發展史

被封存之後的B-32轟炸機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全部召回了B-32轟炸機,召回之後的B-32轟炸機,以及教練機最後全部被淘汰,該機在參加作戰當中不僅出現了事故,完成任務率也是非常的差,本來就沒得到美國高層青睞的轟炸機,終於被美國高層下令全部退役,就連剛生產出來的6架新機就被封存。後來,被封存之後的B-32轟炸機全部被拆毀。該機註定命運是悲慘的。

縱觀B-32四發重型轟炸機,總結下來就是註定是B-29轟炸機的配角,不過該機雖然是配角,但是為參加抵抗日本法西斯戰爭當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僅僅憑這一點,該轟炸機就可以在歷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