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取消的“第五大滿貫”:回顧邁阿密全面升級之路

受新冠疫情影響, 2020 賽季將錯過一年一度的 “ 陽光雙賽 ” 好戲,這兩項大賽在過去數年來就“第五大滿貫”這個頭銜互相你追我趕,這一爭論似乎也將在未來繼續延續下去。雖然從賽程安排上來說,率先開打的印第安維爾斯佔據一定優勢,在印第安維爾斯打入更深輪次的球員面對接連在邁阿密的連續作戰,體能必定受到一定影響,一些球員甚至因此做出退賽決定,邁阿密站的球員陣容也時常因此受到影響。不過賽事歷史更為悠久的邁阿密站同樣有著其獨一無二的地位。

視角|疫情取消的“第五大滿貫”:回顧邁阿密全面升級之路

(攝影/李建藝)

相比處於南加州沙漠中的印第安維爾斯,氣候更為溼潤宜人的邁阿密在氣候上更為得天獨厚。邁阿密可以稱得上是美國的“度假天堂”,這裡不僅擁有濃郁的海灘風情,氣候同樣舒適怡人。即使在冬季最冷的時節,邁阿密的平均氣溫也在 20 攝氏度左右。受人青睞的自然環境成就了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海灘城市邁阿密的全球度假勝地。德約、穆雷等球星都在此處購置過房產,邁阿密也是穆雷在每年休賽期的固定訓練基地。此外,相較於美國的其他地區,邁阿密更像是一個“拉丁城市”,這裡雲集了眾多南美洲球迷,他們崇尚熱烈自由的加油助威讓邁阿密賽場與其他賽事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景,其熱情的觀眾氛圍也深受眾多球員喜愛。

1985 年,奇赫爾茲創立了邁阿密大師賽。經過 30 多年的發展,邁阿密公開賽已經一躍成為 ATP1000 大師賽以及 WTA 皇冠賽事,堪稱是僅次於四大滿貫的頂級賽事。自 1990年起,男女賽事都設置 96 個籤位,前 32 位種子享受首輪輪空的待遇。邁阿密公開賽距創辦至今更換過 4 處舉辦地。有趣的是,這項賽事最初的舉辦地並不是邁阿密市內,而是在美國邁阿密以北 50 英里的德爾瑞海灘拉維爾球場,隨即於 1987 年又遷至邁阿密的博卡拉頓。而過去 30 多年以來賽事在位於比斯坎島的克萊登公園網球中心舉行, 2019年則來到了 NFL (全美職業橄欖球聯盟)邁阿密海豚隊的主場硬石球館 (Hard Rock Stadium) 。

視角|疫情取消的“第五大滿貫”:回顧邁阿密全面升級之路

攝於2018年邁阿密公開賽(攝影/李建藝)

克萊登公園網球中心一直飽受賽場規模過小的爭議,前賽事總監亞當·巴雷特曾開玩笑道:“我們仍然是一站在停車場裡舉辦的比賽”。雖然賽事在過去幾年來一直試圖推進場地擴建計劃,然而在寸土寸金的邁阿密,這一計劃的實施難度可想而知,不得不做出遷址的決定。邁阿密賽官方可謂是下了血本,更換比賽場地後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出現在了世人面前,規模也比原來增強了不少。全新的邁阿密賽共有30塊比賽場地,訓練場數量也比以往翻了倍,中心球場的容量則與原來保持一致,更大的球員餐廳、健身房、更衣室等後勤保障, 以滿足這項男女合賽眾多參賽球員的各種需求 。雖然眾多球員紛紛表達對克萊登公園的不捨,不過他們很快便適應了規模更為龐大氣派的硬石球館。場地的色彩也從原來標誌性的綠色調改為了更接近於澳網的明暗兩種藍色搭配,並在球場外建起了一塊90英尺×40英尺的超大網球屏幕,供在中心球場外的球迷觀看比賽。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賽事在去年迎來喬遷之喜,賽事總監在 2018 年更是迎來了一位新面孔,前世界第四、美國名將布雷克上任邁阿密站的賽事總監。在上任一年後便迎來賽事易址,對他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挑戰。布雷克表示賽事更換舉辦地也是見證歷史的一部分:“有一些球員對場館易址提出過疑惑,但我認為,當他們看到新的場館時一定會被震撼到。我曾經作為球員的經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賽事本身的提升,我能夠從球員的角度看待賽事組織,我與很多參賽球員也有著不錯的關係。”

視角|疫情取消的“第五大滿貫”:回顧邁阿密全面升級之路

巴蒂(圖:東方ic)

在去年的邁阿密站,費德勒力克伊斯內爾成就賽會四冠王,巴蒂首奪皇冠賽冠軍獎盃嶄露頭角。因疫情影響, 2020 邁阿密賽遺憾遭遇取消,對球迷來說,再見邁阿密風光意味著又一年的等待。不過,票務政策信息十分容易在賽事官網上找到,通過賽事官方正規渠道購買球票的球迷可收穫全額退款。對於球員來說,他們去年在這項賽事的積分也被凍結。然而就像布雷克在聲明中說的那樣:“我很理解賽事取消是我們都不想看到的事情,但大家的生命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讓我們一同在 2021 年的硬石球館再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