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漫步纳灰河


散文:漫步纳灰河

漫步纳灰河


王沾云


纳灰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

纳灰河之所以能够在兴义、在黔西南、在贵州乃至全中国都闻名遐迩,就是因为她是一条美丽的河流。

她的美丽,美在她的名字“土”得诗意盎然。“纳灰”是一个地名,一个用布依语说出来的地名,的确很“土”气,“土”得让这个地名与布依族的历史一样远古和漫长。但是,“纳灰”这个地名却又“土”得诗意盎然。“纳”在布依语的意思是“田地”,“灰”在布依语的意思是“低洼地”,“纳灰”在布依语里的意思就是“位于两山之间的一片美丽田园”。纳灰河,就是位于两山之间的美丽田园中的一条河流。

她的美丽,美在她的环境“美”得惊艳世界。纳灰河全长二十七公里,河水从北向南在峰林田园之中汨汩流淌。河流两岸,林立着形态万千的万座山峰,峰林之下是阡陌交错的万亩良田,峰林与田园之间,散落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布依村寨。纳灰河在峰林田园和村寨之中蜿蜒穿梭,将奇美的山峰,碧绿的田野,蜿蜒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世界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纳灰河,确实是美丽田园中的一条河流。

她的美丽,美在她的流动“柔”得令人陶醉。纳灰河一路曲曲折折蜿蜒而来,时静时动,时急时缓,时幽时喧,时柔时猛,时宽时窄,柔曼得令人陶醉。舒缓平静之时,河面泛起的阵阵涟漪,犹如羞涩少女文静秀美的灿烂笑靥。激流跌宕之时,河水撞击岩石发出的阵阵声响,就像顽童游戏时天真烂漫的振臂高呼。穿过幽谷之时,两岸都是岩崖峭壁,树木和藤蔓从岩崖上倒悬下来,将一沟碧水映衬得更加幽深。穿过竹林树丛之时,两岸鸟语啾啾鸟影绰约,河中鸭声呷呷鸭群戏水,将一沟静水映衬得更加静谧。岸低河宽之时,河面平静如镜,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房舍岸边的树木倒映水中,经过蓝天白云的渲染,一幅如梦如幻的图画令人叹为观止。岸高河窄之时,河中水流湍急,哗哗啦啦的水声伴着滚滚而去的水流,加上河边不停地摇曳的水草,一幅激流奔涌的图画令人精神振奋。纳灰河,确实是美丽田园中的一条河流。


我是听着一首歌在纳灰河畔漫步的——

万峰林中一条河,河水悠悠唱着歌,纳灰河畔景色美哟,美在布依人家新生活。

万峰林中一条河,河水悠悠唱着歌,姑娘小伙田坝过,欢歌笑语一条河。

万峰林中一条河,河水悠悠唱着歌,布依米酒情意浓哟,/这里有条涨水的河。

漫步纳灰河畔,真是一路风景一路诗情。

从万峰林广场入口沿河而下,经鱼陇村,过乐立村,到双生村的将军桥,新修了八公里的河滨步道,或用木板镶成,或用方砖砌就,或用石块铺筑,顺着河的走势而建,弯弯曲曲,蜿蜒逶迤。踏上河滨步道,脚踩新铺的地板,手扶临河而立的栏杆,环顾四周,山变得更加清秀俊美,田变得更加风情万种,寨变得更加清新雅致,置身山峰之下、田园之中、村寨之旁,视野开阔,心间坦荡,全身舒畅。

一路走来,时而穿过竹林,时而穿过树林,时而穿过稻田,时而穿过村寨,路随河转,河迂路仄,一步一景,一景一画,一画一诗,景致不同,诗情有别,韵味各异。

停下脚步,抬头眺望远处,连绵的山峰层层迭迭,浓淡有致,层次分明;近处的山峰,挺拔突兀,树木葱笼;山脚的稻田,稻穗丰硕,谷香弥漫。竹林树木遮掩之中,或现一檐,或现一屋,或现一寨,若隐若现之中,尽闻鸡鸣犬吠,但见炊烟袅袅。

停下脚步,蹲身细看道边小河,林荫遮掩的河谷里,石桥之侧,岩崖之下,古树之旁,三三两两的妇女,赤足濯水,挽袖浣衣,语笑嫣然。河面宽阔、水面平静的地方,或有一两只竹筏静静地漂浮在河边,与岸边的垂柳翠竹相映成趣,或有一两个裸着上身的青年男子划着竹筏在河里撒网捕鱼,日子宁静而闲适。岸边的大树下,或蹲或坐,几个执着的垂钓者手握鱼杆,半睁半闭着眼似睡非睡地等着鱼儿上钩,蓝天白云与竹林树木映在水中的倒影,已经让水中鱼儿迷恋得忘记了觅食,垂钓的图画凝固成了一首无题的诗词。临河而居的人家,将石梯修到了河里,石梯的最上头安装一道铁栏门,门前平整一方平台,安装一套石桌凳,午间或傍晚,主人便提一把水烟筒,端一壶苦丁茶,坐在石桌边,喝完水烟筒,慢品苦丁茶,将清闲的日子坐成了一幅清雅的民情速写图画。

从双生村将军桥起程,经上纳灰村,过下纳灰村,到万佛村落水天坑的纳灰河终点,有十多公里的河畔暂时还没有修建河滨步道,或沿着河畔的小路,或顺着蜿蜒在山峰之下的电瓶车观光道路,亦可徒步将流淌在峰林田园之中的纳灰河走完。

沿途细细观赏细细品味将军峰、骆驼半跪、金龟抬头、雄鹰展翅、巨鲸出海、定盘金星、铜鼓广场、月亮寨、八卦田、古榕桥、展宏桥、五指擎天、落水天坑等景观,会蓦然发现,换个角度换种方式观赏和品味万峰林的经典景观,审美的愉悦定会另有一种全新的感受。

漫步纳灰河畔,在一路风景一路诗情中享美的生活美的人生。一路走来,没有倦意,只有欢快,没有劳顿,只有舒畅,没有平淡,只有新奇。


漫步纳灰河畔,品尝两岸风物,畅想天地人间,确实是一件很惬意很愉悦的事。

享受一路风景一路诗情的审美乐趣后,可停下行走的脚步,到依河而建的布依寨子里逛一逛看一看,将会另有一番意想不到的收获,闲适中令人忘却尘世的纷争与浮华,让人心胸坦荡内心平静心态安然。

走进寨子,房前屋后,翠竹繁茂,林木葱郁,曲径通幽;寨前寨里,河沿檐边,古榕随处可见。走进院落,诱人的食品香味令人谗涎流淌。簸篮里盛满五色糯米饭,等候客人前来舀食。堂屋里,刚刚煮熟的粽粑正冒着热汽。只要想吃,任你吃得伸不起腰。寨前的布依农家餐馆里,新出锅的火熛狗肉,香味弥漫着整个寨子,伴着纳灰河水的潺潺流淌,一直在峰林田园里飘荡,让人寻香纷至踏来。与同行朋友趁兴而至,选一张木桌坐下,称两三斤狗肉,要五六只狗爪,斟两三斤米酒,点一个下酒拼盘。正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吃得额头冒汗、面庞发热之时,忽闻丝竹之音悠悠传来。寻声望去,但见不远之处的一株古榕树下,一群白发苍苍、须眉皓然的布依老人,正在吹啸弹琴拉二胡倾情演奏布依族的经典古乐“八间坐唱”。一曲奏罢,又奏一曲。一曲接一曲,一段连一段,乐声悠悠,曲调婉转,旋律古朴,宛若天籁。听得兴起,又称两斤狗肉,再斟三斤米酒,直到曲罢肉尽酒干,才起坐离寨。

沿河而下,一路浅唱低吟,一路悠哉乐哉,思绪随着峰林田园的景观不断飞翔,将一怀奔放一怀豪迈化成瑰丽的浪漫想像。

站在铜鼓广场中央,布依族民众在节日敲奏铜鼓载歌载舞的热闹情景犹在眼前,雄浑厚重的铜声韵远悠悠,婉转柔美的布依山歌情动心弦,诉说着布依民众期盼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喜获丰收天天平安健康的美好心愿。

站在月亮寨前,望着形如弯弯新月状似圆圆太阳的一块块稻田,让弯曲的田埂勾勒出的一道道线条在心中谱写成一曲韵律悠远、调子婉转的布依族古歌,让形如弯月状如太阳的田块在日日相拥、阴阳相济的和谐中书写一个如歌如泣、感天动地的远古爱情故事。

站在八卦田边,由一道道环形的田埂在大地上编织出来的奇妙无比的八卦图案,让想像的翅膀在八卦太极的旋转中放飞。或许此刻,会有一束金光从西边的山垭口上斜射过来,直接投射到八卦太极之上。八卦图案顿时旋转起来,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从八卦太极之中缓缓飞腾而出,越升越高,最后化成了天上的一片红霞,将峰林田园映照得金碧辉煌。于是乎,这里便人杰地灵了,走出了刘显世、刘显潜和王文华三位民国年间的将军,将“一坝走出三将军”的故事演绎得更加神秘。

回头一看,犹如“五指擎天”的五座山峰似乎已经捅破天空,黑压压的云层如决堤的水朝山峰下的田坝倾泻下来。巍然峙立的五指山,似乎也有些倾斜,随时都有可能在瞬息之间垮塌。

罢了,怕是一场暴雨即将来临,还是回家吧。转身迈步之间,酒意似乎已经没有了,回家的脚步顿时变得飞快。

散文:漫步纳灰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