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腸菌真能增加“腸動力”!科學家首次揭示,腸道微生物可通過激活腸道神經元,感應腸道環境,調控腸道蠕動丨科學大發現

這幾年,膳食纖維特別火,這個以前被認為是“無營養價值”的物質,一下子登上了“養生好物”的寶座。要說膳食纖維有什麼用,大家一定會第一時間想到促進腸道蠕動,腸道蠕動是吸收營養和排洩的重要過程,要是腸道蠕動有問題,人就會渾身不舒服。

那麼,腸道蠕動是由誰支配的呢?大家應該知道答案,是腸道神經。可如果再往前追溯一步,是誰支配了腸道神經?奇點糕的答案是:腸道微生物。

這個答案來自於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1]。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會激活腸道神經元的轉錄因子AhR(芳香烴受體),使得神經元能夠響應腸腔環境,指揮腸道蠕動。這也是首次,研究人員證明了腸道神經元如何利用AhR來感知微生物的存在和調節腸道蠕動。

《自然》:肠菌真能增加“肠动力”!科学家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可通过激活肠道神经元,感应肠道环境,调控肠道蠕动丨科学大发现

過去的研究指出,除了基因之外,腸道微生物和飲食也是腸道組織的重要調節者。腸道微生物的減少和失調會導致腸神經元的興奮性降低,運動程序發生改變,延長腸道傳輸時間(ITT)[2,3]。

但儘管有這些發現,腸道微生物調節腸道蠕動的機制還是個謎。研究人員猜想,腸道微生物應該是通過腸道神經相關基因通路來調節腸道蠕動的。因此,研究人員通過RNA測序鑑定了小鼠腸道神經元中,對微生物定植有響應且出現特異性表達增加的基因。

研究人員選擇了無特定病原體(SPF)小鼠,且為了儘量消除由於飲食或其他環境因素對基因表達的影響,他們使用了來自兩個不同供應商的小鼠(Crick和Bern)。

對兩組小鼠的差異表達基因分析確定了254個在SPF小鼠結腸神經元中表達增加的基因。與小腸相比,結腸中神經元信號要強得多,表明腸道神經網絡具有“腸段特異性轉錄”。

《自然》:肠菌真能增加“肠动力”!科学家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可通过激活肠道神经元,感应肠道环境,调控肠道蠕动丨科学大发现

腸道神經網絡的“腸段特異性轉錄”

為了更好的表徵微生物對腸道神經網絡形成的作用,研究人員對比了無菌小鼠小腸和結腸神經元的轉錄組,有122個基因在結腸神經元中表達增加。SPF小鼠的“腸段特異性轉錄”特點在無菌小鼠中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

這表明,不同腸段的特異性轉錄特徵與微生物本身的定植沒有太大關係,而可能是微生物激活的關鍵分子途徑介導的。

為了確定這些途徑,研究人員又對比了SPF小鼠和無菌小鼠的結腸神經元轉錄組,鑑定出了25個在SPF小鼠中轉錄水平相對更高的基因。有3個基因:Ahr、Dand5和Prr5是在腸道微生物定植後,在結腸神經元中表達顯著增加的。

這3個基因中,Ahr是最受研究人員關注的,因為它編碼的轉錄因子的活性受飲食、多種微生物和內源代謝產物的調節,還在腸上皮細胞和免疫細胞穩態中起到重要作用[4-6]。

《自然》:肠菌真能增加“肠动力”!科学家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可通过激活肠道神经元,感应肠道环境,调控肠道蠕动丨科学大发现

那麼究竟是不是Ahr呢?免疫染色實驗表明,在SPF小鼠結腸中,Ahr主要在外肌層神經元中表達,迴腸的遠端也有微弱的表達,而十二指腸和空腸的肌層神經元中則沒有顯示有Ahr的表達。

在抗生素治療後,小鼠結腸中的Ahr表達也變弱了,再進行糞菌移植後,Ahr表達又得到了恢復。

迴腸、十二指腸和空腸都屬於小腸,結腸屬於大腸,我們知道,腸道微生物主要分佈在結腸中,小腸和直腸中都很少。因此,這個實驗結果表明,腸神經元中Ahr的表達和腸道微生物分佈是有關的。

接下來,研究人員鑑定了Ahr的潛在靶基因,通過定量實驗和逐一的對比,最後確定了Ahr的配體Cyp1a1是Ahr的靶基因,它在腸道神經元中由Ahr依賴性誘導。

《自然》:肠菌真能增加“肠动力”!科学家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可通过激活肠道神经元,感应肠道环境,调控肠道蠕动丨科学大发现

在對照組(左)與Ahr組(右)中,Cyp1a1與Ahr結合的熒光染色對比

反向追尋“源頭”找到了AhR,那麼AhR確定能夠調節腸道神經網絡,進而影響腸道的生理過程嗎?

為了驗證,研究人員敲除了小鼠腸道神經元的Ahr基因,大約四周後,和對照組相比,小鼠腸道神經元的數量、形態和神經化學特性基本是相似的,說明Ahr不是神經元存活的必需基因。

但是,敲除組小鼠的ITT延長了,和腸道微生物耗竭的SPF小鼠差不多,這意味著,Ahr負責的是神經元的功能,沒有了Ahr,小鼠的腸道蠕動變慢了,缺乏“腸動力”。

後續的體外和體內實驗分別證明了,腸道中有Ahr表達的神經元的激活調節結腸的蠕動,以及,通過抗生素消除腸道微生物後,ITT延長,注射攜帶Ahr的腺相關病毒載體則“力挽狂瀾”,又將ITT縮短了。

這樣來看,腸道,尤其是結腸中,腸道微生物正是通過激活神經元的Ahr基因,促進腸道蠕動的。

研究人員表示,在腸易激綜合徵等疾病患者中或是進行相關手術後,腸道運動障礙是非常普遍的,給患者帶來很多不便和痛苦。未來,通過可以改變腸道神經元AhR活性的微生物製劑或許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症狀。

全體奇點糕嘔心瀝血嘔心瀝血嘔心瀝血打造的重磅音頻課程《醫學趨勢50講》終於上線了。我們一口氣幫你同步了全球醫學前沿領域最重磅的進展。只需500分鐘,讓你徹底搞懂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課程亮點如下:

1、全面:一網打盡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在這套《醫學趨勢50講》中,我們囊括了免疫治療、幹細胞、微生物、人工智能、二代測序,抗癌新藥研發等15個重要的前沿領域,幫你將全球最頂尖的科研成果一舉收入囊中。

2、緊跟趨勢:幫你無縫同步全球認知。

奇點跨學科專業知識團隊,依靠強大的自有數據庫系統,每天跟蹤全球3000多本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期刊,實時把握醫學前沿科技最強勁的脈搏。和全球認知同步,你不需要費心費力,我們把全球脈動送到你的耳邊。

3、有趣易懂:不用絞盡腦汁,就能理解全球醫學頂尖難題。

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論文往往晦澀難懂,再加上語言的隔閡,導致很多人對此望而卻步。這一次,我們幫你把艱深晦澀的前沿學術調製成清新爽口的科學小品,讓你在享受科學之美的同時,輕輕鬆鬆理解醫學頂尖難題。和全球最聰明的大腦思考同樣的問題,你也可以。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1975-8

[2] Hyland N P, Cryan J F. Microbe-host interactions: Influence of the gut microbiota on the enteric nervous system.[J]. Developmental Biology, 2016, 417(2): 182-187.

[3] Ge X, Ding C, Zhao W, et al. Antibiotics-induced depletion of mice microbiota induces changes in host serotonin biosynthesis and intestinal motility[J].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 15(1).

[4] Stockinger B, Meglio P D, Gialitakis M, et al.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Multitasking in the Immune System[J].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 2014, 32(1): 403-432.

[5] Schiering C, Wincent E, Metidji A, et al. Feedback control of AHR signalling regulates intestinal immunity[J]. Nature, 2017, 542(7640): 242-245.

[6] Gutierrezvazquez C, Quintana F J. 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by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J]. Immunity, 2018, 48(1): 19-33.

《自然》:肠菌真能增加“肠动力”!科学家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可通过激活肠道神经元,感应肠道环境,调控肠道蠕动丨科学大发现

本文作者 | 應雨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