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州市“組團式”醫療幫扶保藏區人民健康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新生兒出生後48小時至出院前完成初篩。我們積極採取措施,是為了保證聽力障礙兒童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提高聽力障礙兒童的言語及聽覺能力”。四川省瀘州市支援鄉城縣醫療隊隊員黃燕在給鄉城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的醫務人員培訓新生兒聽力篩查相關知識。

四川泸州市“组团式”医疗帮扶保藏区人民健康

黃燕是來自瀘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2020年醫療“傳幫帶”隊員,對口支援鄉城縣人民醫院。1月初來到鄉城後,她發現鄉城縣人民醫院有聽力篩查設備,卻沒有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經瞭解,才知道沒有人會做這個項目。

為了讓鄉城縣醫院能順利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這項工作,黃燕緊接著制定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相關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對全科醫護人員進行了新生兒聽力篩查學習培訓,完善新生兒聽力篩查相關醫療文書(聽力篩查知情同意書、復篩通知),並手把手教會大家規範使用儀器。一切準備就緒,在黃燕的指導下,2月5日,鄉城縣人民醫院開始了免費新生兒聽力篩查,並做到住院分娩新生兒聽力篩查率100%,填補了業務空白,實現了鄉城縣新生兒聽力篩查“零”的突破。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年,對口幫扶任務艱鉅、責任重大。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醫療“傳幫帶”的重要工作內容。今年,瀘州市從市人民醫院、市疾控中心、市婦幼保健院、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支隊及縣級單位新選派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口腔科、預防醫學等多方面優秀醫護人員13人,分散在鄉城縣各級醫療單位,開展醫療“傳幫帶”。隊員們通過與當地醫務人員簽訂“師帶徒”協議,開展技術指導、業務培訓,手把手教授提升醫療技術水平。

鄉城縣新生兒聽力篩查“零突破”只是瀘州市對口鄉城縣“組團式”醫療幫扶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自2010年以來,瀘州市通過持續不斷地醫療幫扶,為鄉城縣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為藏區同胞送去健康,留下一筆帶不走的財富,為奪取藏區脫貧攻堅收官之戰的全面勝利做出應有的貢獻。(胥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