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3招職場“修行”法,提升職場“打怪”能力

同事老孫跟我開玩笑說:“你說我們每天面對這麼多人,像不像‘升級打怪’,出家修行啊?

再這麼忍下去,都快立地成佛了。”

我上下打量了他一下,意味深長地說:“想不到你倒挺有覺悟的啊!

人在職場,身不由己啊,不好好修行修行,武裝自己的內心,哪能混得下去呢?”

“修行”意即“修養德行”,是為人在職場安身立命的根本。

有的人認為,此話差矣,真才實學才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資本。

殊不知,幾年前的北大才子高科技弒母案轟動了全國!你們說,他缺的是真才實學嗎?

不,他缺的正是善良、隱忍、孝順的心性。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當數第一位,是追求一切偉大事業的前提和基礎。

學會3招職場“修行”法,提升職場“打怪”能力

少年不識愁,在我過去的人生中,似乎並沒有出現過“修行”二字。

對它的原始認知,可以算是從電影《岡仁波齊》開始:一群虔誠的佛教徒,不分年齡、不畏艱險,一路唸經,一路磕長頭地轉山。

學會3招職場“修行”法,提升職場“打怪”能力

這麼做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為了心中那無比神聖的信仰,他們相信,只要虔誠地念經、磕頭,就能抵消罪孽,積攢功德。

我理解中的修行,與遁入空門有關,與敲經唸佛有關。

然而,心學大家王陽明卻說“把世間當作修行的道場。


學會3招職場“修行”法,提升職場“打怪”能力

修行,與宗教無關,與地點無關,只與心性有關,職場也可是修煉心性的道場。

世間處處是道場:一個人獨處沉思是修行,遇上突發狀況處之泰然是修行,面對成功的光環寵辱不驚是修行。

怎樣在職場“修行”呢?

1、沉下心,做好分內事

有的人在工作中總會想得太多,比如說:今日碰到上司,跟他打招呼好像不太高興,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想多了,可能就是他今天心情不好;看見同事三五成群在聊天,但並沒有叫上自己,心想同事是不是不喜歡自己了?是在說自己的壞話嗎?想多了,同事們正在八卦商場的打折信息而已,如此等等。這些無關緊要的擔憂,都會浪費你大量的精力,讓你無法專心工作。

沉下心,專心在工作上面,這樣你會收穫更多。

2、對事不對人,客觀面對批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工作中出現失誤再正常不過了。有些人面對上級的批評,總覺得是別人在針對他,雞蛋裡挑骨頭,是在“對人不對事”。

怎麼說呢,大多數領導都是理性、客觀的,都會針對工作問題的本身去說事,不存在刻意玩針對這種。

這時要做的是,靜下心來,仔細分析自己在這個工作上是否存在問題,上司說得是否在理,需要怎麼改進,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負面的情緒中。

3、友善待人,保護自己

在職場中,同事一般來說是不能做朋友的,因為涉及利益衝突。不能做朋友,但也不代表不能友好相處,還是能做好同事的。

與同事相處也是一種重要的“修行”,如何學會掌握相處的尺度,既能讓自己舒服,也能讓別人舒坦;既能讓自己安全,也能讓別人感受到尊重,這是需要每個人根據自己不同的風格去設計的。

總而言之,待人友善的同時,切記好同事不是好朋友,嚴守自己的私人秘密是關鍵。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一切困苦和如意皆是磨礪

只有靠著人世間紛繁複雜、跌宕起伏的狀況,才能把人的心性磨平,磨得透徹,才能達到超然的人生境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當以此為標準,以職場為道場,修行一生。

以上,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