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近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在核心期刊

《中華實驗眼科雜誌》發表臨床研究論文——「COVID-19疫情防控期間眼科遠程專屬醫生平臺的構建和應用價值」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類人群居家隔離、眼科醫院無法正常接診的情況下,探索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眼科遠程專屬醫生平臺應用效果。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成立於1998年,2009年經省衛生廳批准增掛“浙江省眼科醫院”,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眼科專科醫院。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醫院形成了集醫療、教學、科研、產業、公益、推廣為一體的眼視光體系。

醫院位列中國醫學科學院的“2018年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原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評價排行榜)”科技產出位居全國眼科第一綜合排名全國眼科前二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2017年,溫醫大眼視光醫院與金蝶醫療達成戰略合作,協力創建眼科互聯網醫院研發基地。該基地的創立致力於互聯網醫院平臺優化和拓展,旨在助力溫醫大眼視光醫院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模式眼科醫院。

溫醫大眼視光醫院於2018年與金蝶醫療進一步深化合作,攜手上線「眼科遠程專屬醫生平臺」,是涵蓋圖文諮詢、網絡門診、電話諮詢、在線複診與藥品配送、健康教程、名醫講堂為一體的遠程問診平臺。

患者無需安裝APP,在微信公眾號隨時發起諮詢,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安全就醫、安全取藥、遠程會診的目標。

而對於提供醫療服務的另一個角色醫生來說,醫生診療的新生態也正逐步形成。雙方還將再次聯合打造「網絡門診」,為在線接診的醫生團隊提供互聯網診療工作室,醫生不再只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機回覆患者。

經過一年多的運營和應用,截止3月2日,溫醫大眼視光「眼科遠程專屬醫生平臺」已經進駐210名醫生,關注用戶高達20.2萬人,累計服務了2.4萬訂單

遠程診療正在淡化疫情下的就醫限制

據溫醫大眼視光統計,2019年9月平臺月問診人次為1067人次,2020年2月問診人次數提高到3002人次,是2019年9月的2.81倍

2020年2月1日-2月28日的3002人次問診內容和疾病包括:白內障、高度近視、角膜病、近視激光、兒童眼底、斜弱視等類型疾病,部分診療工作在網上完成,無法在網上進行診療的疾病則溝通到醫院現場診療的具體方法。

該平臺每月問診次數呈持續上升趨勢,2020年2月COVID-19疫情暴發最嚴重時期該平臺就診數據增加顯著,平均每天問診103人次。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研究以上數據發現,與COVID-19疫情發生前比較,該平臺的在線診療和疫情防控作用得到了更好地發揮。

眼科遠程專屬醫生平臺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有效解決了患者眼科常見病、慢病問診的迫切需求,緩和了患者對疾病的焦慮情緒和心理壓力。

同時,通過在線處方、藥品配送服務讓患者得到及時和持續性治療,確保患者在疫情期間減少出門可能存在的潛在感染風險,幫助城鄉鎮完成隔離任務。患者足不出戶即完成診療過程,得到患者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縱觀互聯網診療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儘管疫情是突如其來的,未雨綢繆的信息化建設依然是一家現代化醫療機構面對疫情、抗擊疫情的先決條件。

醫療機構信息科(信息中心)甚至是管理層應該意識到,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尤其是互聯網診療服務的建設,已經成為三級、二級醫療機構必不可缺的信息化平臺。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金蝶醫療·互聯網診療服務基於互聯網醫院整體框架,在原有的「專屬醫生」基礎上豐富醫院“互聯網+”應用,進一步深化「IT+運營」特色模式,使醫療服務從院內向院外拓展,從線下向線上延伸。以患者服務平臺為基礎建設互聯網診療服務,搭建患者與醫生的溝通橋樑,實現在線複診、電子處方與藥品配送,達到診前分診、診中諮詢、診後隨訪的線上閉環就醫目標。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除此以外,它還兼具以下亮點:

01 堅持以醫院為主體,為患者提供可信的醫療健康服務

“醫療質量”和“服務效率”是醫院心繫的兩大主要目標,其中醫療服務質量關係到群眾生命健康,尤為關鍵。

以醫院為主體的互聯網醫院可以通過制定健全的服務流程管理辦法來規範診療行為。責任主體明確的情況下,可以更好確保服務質量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02 充分重視信息安全,確保隱私保護和診療記錄全留痕

醫院信息系統中儲存著大量的患者信息、化驗檢查結果、電子處方信息及醫院生產數據和運營信息。金蝶醫療患者移動服務與支付軟件所有業務均由部署在醫院內部的私有云完成,是真正的企業級互聯網部署模式,通過了信息系統第三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確保醫院數據安全。

03 與HIS系統深度打通,共建網絡門診

對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還可與HIS系統深度打通。在診療過程中,醫生能看到患者以往就醫的診療、檢驗檢查、影像資料等,在獲得實體醫療機構明確病史的情況下為複診患者開具電子處方,讓藥品配送上門。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通過共同建設網絡門診,讓醫生不再侷限於碎片化時間回覆患者,轉變接診模式,提升診療質量。醫院增設網絡科,開展日間排班,排班醫生通過遠程設備與患者圖文或視頻問診,界面的右邊同步顯示患者過往病歷,在線診療服務行雲流水。

目前,網絡門診在瀏陽市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均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04 全國各地的實施經驗和優秀案例

金蝶醫療作為“以醫院為主體”的互聯網醫療倡導者和智慧醫院整體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在全國範圍內均有專業的商務與實施團隊,已經幫助多家醫療機構順利對接省級監管平臺,獲得互聯網醫院牌照。

其中也有,廣東省首批互聯網醫院牌照獲得者——廣東省皮膚病醫院,更不乏許多三級醫院。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互聯網醫院運營暨“廣東皮膚雲”上線啟動儀式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收治的廣州以外異地患者人數約佔70%,另外由於病人多,患者就醫體驗很差,患者不滿意調查基本因為等候時間太長。

互聯網醫院正式對外運營以後,網絡複診解決了外地患者複診難、耗時長的問題,突破了實體醫院場地和容量的限制,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騰出空間為更多疑難複雜皮膚病提供服務。在線診療用戶數達14.8萬人,累計付費諮詢1.6萬條


2018年12月,在國家衛健委發佈《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3個月後,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互聯網診療平臺成功問世。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在金蝶醫療與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合作建設“互聯網醫院·服務平臺”的基礎上,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智慧醫院以實體醫院為依託,打通醫療服務全流程,正式上線後可為自治區居民提供在線複診、在線處方、藥品配送、慢病管理等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

據悉,已有260多位醫生、30多個科室使用,累計為超過12萬患者服務,患者諮詢次數12000+


西安高新醫院高度重視互聯網醫院項目建設,以馬慶久院長為西安高新醫院互聯網醫院院長,開展整體建設。

疫情期在線問診量激增2.8倍,溫醫大眼視光如何構建遠程診療平臺

2019年4月2日上線互聯網醫院項目以來,開放了支付寶、微信雙入口,同時還建立了網絡門診,通過順豐的物流網絡為全國各地的患者提供藥品配送服務,真正做到了“最多跑一次”的效果。在線診療用戶數量突破3萬人,入駐醫生數達300人

還於近日上線了“互聯網+護理”服務,率先在三秦地區開展“網約護士”探索先例,走在互聯網醫院整體建設前列。

可以看出,互聯網診療服務在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隨著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的政策逐步落地,相信互聯網診療平臺將被更多用戶接受,逐步替代不必要的線下就醫。

遠程診療平臺也將進一步與遠程會診相融合,不斷提升醫院診療水平、降低醫療開支,深化醫改,形成科學有序的分級診療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