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雅迪愛瑪的電動車黑馬一年賣40萬輛,創始人曾是華為接班人


叫板雅迪愛瑪的電動車黑馬一年賣40萬輛,創始人曾是華為接班人


便捷、節能的兩輪電動車,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出行工具,目前全社會保有量接近3億輛,高居世界第一。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我國的兩輪電動車銷量將超過3490萬輛。龐大的市場上彙集了上千家企業,其中不乏雅迪、愛瑪、新日等老牌巨頭,也有小牛電動這樣的後起之秀。

3月16日,小牛電動公佈了2019年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6億元,同比增長40.5%;連續盈利4個季度,全年淨利潤為1.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電動車銷售收入是主要營收來源,累計銷售約42.14萬輛。

叫板雅迪愛瑪的電動車黑馬一年賣40萬輛,創始人曾是華為接班人


五年前,小牛電動橫空出世。這匹黑馬已經在國內設立1050家線下經營門店,海外銷售網絡覆蓋了38個國家和地區,共有29個分銷網點。2018年10月在美國上市,成為業內繼雅迪、新日之後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談起小牛電動,李一男是無法繞過的話題,這是一位充滿爭議的"少年天才"。他15歲考入華中科技大學第一屆少年班,22歲加入了華為。剛入職兩天升任工程師,半個月升任主任工程師,兩年被提拔為總工程師。27歲就當上華為最年輕的副總裁,成為公認的任正非"接班人"。

沒想到的是,新千年之際,30歲的李一男卻選擇離開華為。至於原因,有一個流傳坊間的說法,他與當時擔任常務副總裁的鄭寶用矛盾加劇,甚至到了誰走誰留的地步,最後任正非選擇了鄭寶用。於是李一男帶著2000萬創業基金北上,創建港灣網絡。從華為研發部門挖走大量人才,研發並推出屬於自己的產品,開始與老東家搶生意。

胳膊擰不過大腿,六年後港灣被華為收購。重新迴歸的李一男仍為副總裁,但和任正非的關係已經完全破裂。08年他再度離開,此後輾轉百度、金沙江創投等企業擔任高管,但再無往日的輝煌。

叫板雅迪愛瑪的電動車黑馬一年賣40萬輛,創始人曾是華為接班人


15年的時候,眼看著錯過 PC 和移動互聯網兩波大浪的李一男決定放手一搏,創立小牛電動,並將其視為自己的最後一次創業。他決定先從高端產品入手,採用寶馬一樣設計精緻的燈具和特斯拉一樣的鋰電池。並於當年六一兒童節發佈了小牛電動車N1,15天眾籌7200萬元,火爆異常。

可發佈會結束僅兩天,李一男就因涉嫌內幕交易被捕。這對於小牛電動猶如晴天霹靂,外界也不乏唱衰的聲音。事實上,公司選擇低調發展。雖然沒有積極對外發聲,但對產品的研發和渠道的拓展始終沒有中斷,用戶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創新產品+高價格的策略,避免了與雅迪、艾瑪等企業在中低端市場進行"近身肉搏"。2020年CES上,小牛電動發佈了首款跨騎電動摩托車RQi,以及擁有L2級自動駕駛功能的三輪電動摩托車TQi,兩款車均支持5G通訊。能夠出現在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足見其在科技及創新方面的投入。

隨著電動車新國標的出臺,行業正在加速變革,消費體驗、個性化設計等成為用戶購買的重要考慮因素。從這方面來看,小牛電動無疑走在行業前列。當然,3000元+的成本註定其售價不會太低,能分到的蛋糕有限。而且像雅迪、愛瑪等頭部企業也在往高端化發展,彼此間的較量不止著眼於國內,還將在海外市場謀求新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