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撞臉奢侈品,七個校區各具特色,百年浙大吸引你的不全是排名

浙江大學大家一定不陌生,這所歷經百年的高校一直都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代表。從清末到民國再到現在,浙江大學為我國培養了許許多多的人才,現在浙江大學經過了整合之後更是顯示出更大的活力,在眾多985高校中也是數一數二的。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聊聊浙江大學除了學科之外的一些趣事。

校徽撞臉奢侈品,七個校區各具特色,百年浙大吸引你的不全是排名

第一個就是浙江大學的校徽,大家都知道校徽作為學校的代表,表現出來學校的一種人文氣息和求學精神。浙江大學的校徽最早是由民國時期浙大的學生設計而成,其主體是一隻鷹象徵著浙大學子對於學業勇攀高峰的精神。當時的校徽採用的是倒三角形形狀,這是符合當時所有高校流行的趨勢。

校徽撞臉奢侈品,七個校區各具特色,百年浙大吸引你的不全是排名

而在1990年,浙江大學重新設計了校徽的形狀,將倒三角改成了現在通用的圓形,在字體和圖案之間也做了很大的調整。最大的改變就是將原來校徽中的浙大改為了浙江大學,在下面也加上了成立的時間,表達出浙大百年的歷史底蘊。而圖形依然是民國時期採用的鷹的圖案。

浙大校徽中的鷹被稱為是"求是鷹",取這個名字的意義一方面是表達了浙江大學求是的求學精神,另一方面是為了紀念浙江大學最早成立時取名為求是書院。不過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這個校徽就會想到另一個奢侈品的圖標,這樣原本嚴謹的校徽多了幾分趣味。不過如果把大學比作是品牌,那麼浙江大學也一定奢侈品中的一員。

作為一所百年名校,除了校徽之外,校訓也是校園底蘊的重要組成部分。

校徽撞臉奢侈品,七個校區各具特色,百年浙大吸引你的不全是排名

浙江大學在歷史上經歷了辛亥革命,經歷了抗日戰爭。在這些國家發生重大變革的時候,浙江大學依然為國家的教育做出著自己的努力,而影響這些師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校園的人文精神。浙江大學的校訓為求是創新。求是二字最早可追溯到創立初期的求是書院,在竺可楨擔任校長期間,這浙江大學將求是寫入到校訓之中,竺可楨校長對於浙大學子的期盼不僅僅是埋頭讀書亦或是隻在實驗室中進行實驗,更應該是將學問用到實際中。博學審問還不夠,更應該深思熟慮,來辨別是非得失。

而後到了1988年,在校長路甬祥的建議下將創新二字加入其中,表達了浙江大學將與時代共同進步,在發揚傳統底蘊的同時也要著眼未來,培揚創新精神。

校徽撞臉奢侈品,七個校區各具特色,百年浙大吸引你的不全是排名

除了校徽校訓之外,浙江大學的校區也是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現在浙江大學共有七個校區。

而這七個校區各有特色,比如最獨特的校區之江校區,這裡現在是光華法學院的校區,該校區是沿著錢塘江而建,也是當年十三所基督教大學之一。這裡的建築別具一格,整體建築給人以一種西洋建築的特色,校區中還有一座百年鐘樓,見證了之江校區百年的歷史。除了之江校區之外,華家池校區是以小聞名。但是這裡雖然小,卻別具美感,三山一島六亭一長廊,就如同江南的園林一般,在一方天地中構造如同西湖一般的美景,所以也被譽為小西湖。

校徽撞臉奢侈品,七個校區各具特色,百年浙大吸引你的不全是排名

這裡也被《國家人文地理》一書收錄到了"66箇中國高校最美的地方"。而其他校區也有自己的特點,規模最大的玉泉校區,最奢華的紫金港校區,含有珍貴文物的西溪校區。

從浙江大學的校徽,校訓,校區的歷史中,我們不難看出來浙江大學確實是一所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同時又充滿活力的大學。在校徽校訓中,我們看到數代浙大人對於學問嚴謹的態度和做事的情懷;從校徽中我們看到浙大人對於知識的渴望和不畏艱險求學精神;從校園中我們又能體會到浙大人對於生活的情趣和對美的理解。

校徽撞臉奢侈品,七個校區各具特色,百年浙大吸引你的不全是排名

一所大學之所以能夠成為好的大學,全國知名的大學,不單單是學術上的成就更是來自那些潤物細無聲的細節。很多學生嚮往一所大學,不單單是因為它的排名,更是其學校的內涵。浙江大學之所以能夠每年吸引如此多優秀的人前往,也正是因為這些細節讓學生不僅僅上了大學,更是成為了浙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