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聲中,《螢火蟲之墓》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昭和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夜晚,我死了。”

非常震撼的開頭,這部影片叫《螢火蟲之墓》,是高畑勳的作品,於1988年在日本上映。

電影講述的是14歲的清太和妹妹節子在日本二戰戰敗前夕的苦難生活,母親身亡,參軍的父親杳無音信。兩人不得不去遠房親戚家寄居,但是親戚待他們很不好,忍無可忍的清太帶著節子在防空洞裡生活。因為營養不良,節子越來越虛弱,清太雖然竭盡全力守護,妹妹還是被餓死。

這部電影目前在豆瓣有31萬的網友參與了評分,得到了8.7的高分。超越了91%的動畫片和93%的戰爭片,位列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的第157位;《螢火蟲之墓》在IMDB有21萬網頁評分,也得到了8.5的高分。

但就這樣成功的電影,時至今日的三十多年後還存在著各種爭議,本文就試圖通過三個方面的解釋,來一窺《螢火蟲之墓》雖飽受爭議,卻能獲得成功的原因:

  • 主題之爭:到底是不是成功的反戰片?
  • 劇情之爭:男主角將妹妹養死了?
  • 情感之爭:為什麼多數人會說不會再看第二遍?


爭議聲中,《螢火蟲之墓》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01、主題之爭: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之一,日本的這部電影到底是不是成功的反戰片?

這是一部反戰片,毋庸置疑,電影通過老百姓的苦難生活表達了對戰爭的憎恨。但這樣的反戰表達到底成不成功確實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我叫爸爸把那些壞人都抓起來。”

“你好歹也是海軍軍官的兒子,要堅強地活下去。”

“爸爸,你是笨蛋。”

很多人對於電影不是成功反戰片的理由是源於上面幾句臺詞。

第一句,是片中清太揹著妹妹看到第一次空襲後的慘狀時,妹妹問“那怎麼辦?”,清太的回答是“我叫爸爸把那些壞人都抓起來。”,他把參加海軍的爸爸視為驕傲,在14歲男孩的心目中,將參加戰爭的爸爸視作英雄其實是正常的。試問,又有哪個孩子不以參軍的爸爸為偶像?為英雄呢?

將這句話作為不是成功反戰片的理由,就是強把孩子純真的崇拜與成人的價值觀來做等號,是不恰當的。

第二句,是清太沒有東西吃,向農民伯伯要吃的東西時,農民對清太說的話。“我也只不過是個農夫,不能老把東西分給別人。”“你好歹也是海軍軍官的兒子,要堅強地活下去。”民眾把參加戰爭的軍官看做高他們一等的人,是精英分子。因為這些精英在民眾看來就代表著堅強,代表著社會的中堅力量,代表著國家的強盛。如果把這個作為不成功反戰片的理由的話,其實也是比較牽強的。難道讓普通民眾說出“發起戰爭是不應該的”那樣的話嗎?

第三句,是清太在銀行取錢,聽到日本戰敗的消息,海軍全軍覆沒時說的話,表現了一個孩子對於爸爸所參加戰爭失敗的失望之情,是很純樸的孩子對偶像崩塌的失望之情,不能上升到對日本二戰失敗的失望之情。


爭議聲中,《螢火蟲之墓》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還有一個細節,也在影片的開始,美軍的一次轟炸中,一位日本人拿著刀對著天空大喊“天皇陛下,萬歲!”然後剖腹。也成為電影不是成功反戰片的證據,認為是宣揚軍國主義,不服輸的日本軍國主義精神。但這到底是在體現日本國民的無知呢,還是在為日本國民喊冤呢?其實我認為這個細節不是在為日本喊冤,而是民眾對於戰爭結果的—種憤懣。

所以,針對以上細節推定說這部影片不是成功反戰片的論斷是不對的,我認為,恰恰這些細節體現了《螢火蟲之墓》是成功反戰片的理由,孩子和民眾都是純樸的,他們關心的都是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並不能將這種感情昇華到日本發起二戰對不對的政治問題中。要知道,不是要將電影拍成大而全的宏大場面才能反映對整個戰爭思考的,通過普通的細節更能反映二戰對民眾的傷害,達到反戰的目的。


爭議聲中,《螢火蟲之墓》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02、劇情之爭:作為一個14歲的男主角,到底是如何將妹妹一步步養死了?

網上有一個很火的帖子,說《螢火蟲之墓》又叫《我是怎麼把妹妹養死的》。列舉了十幾條理由,其實這十幾條也不能說是理由,只不過是對電影的一個陳述,最後得出結論,說這部電影就在講哥哥是怎樣把妹妹養死的。

其實,這樣的論斷是有所偏頗的。

《螢火蟲之墓》中清太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並不是他好逸惡勞,而是因為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這樣,因為是軍官的子女,所以什麼都不用做就會有想要的東西。直到戰爭打響了,他也改不掉這個習慣,是非常正常的。所以他愛妹妹的方式和一些日常習慣也都是按照從前,問題是戰爭時期他並沒有慢慢適應這種情況,從影片中的一些片段可以看出,清太為了和妹妹過上接近從前的生活時的那些回憶和談話,就可以知道他並不能放開自我來重新生活。從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這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所以這一切的錯都只能怪戰爭,影片中並沒有明顯體現這一點,僅僅隱約的描寫但也深入人心,我覺得這才是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

且不論清太在影片裡是不是真的將妹妹養死了,我想影片只是想單純地表達戰爭對民眾的傷害,向觀看者傳遞著無辜、不滿、自嘲、憤懣等情緒。雖受爭議,只要將這些表達出來也就夠了,何況,清太也只是個14歲的孩子啊,能夠承受得了這樣的生活之重嗎?


爭議聲中,《螢火蟲之墓》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03、情感之爭:如此高分的一部電影,為什麼多數人卻說不會再看第二遍?

對於《螢火蟲之墓》情感之爭的話題,主要體現在民族情感與兄妹之情的爭論,雖然比較激烈,但個人認為談民族情感有些寬泛,那是一個永遠正確的話題,所以這裡只想討論一下因為兄妹之情而不願再看第二遍的理由。

一部電影最動人的地方往往都是對細節的細緻描寫,而不是宏大的場面。在殘酷的戰爭之下,清太和節子兄妹二人的感情,是與戰爭環境格格不入的,也成為了最為打動人心的地方。

《螢火蟲之墓》中清太面對母親的去世,男主並沒有哭泣。這樣的細節在是合理的,因為對於一個14歲的小男孩來說,他通常是沒有做好準備去面對這一切突如其來的事件。不能預知到失去母親之後生活將要面臨怎樣的困難,在同時他還要做到在自己妹妹的面前,強作鎮定不露出任何的破綻。

其中有個細節,當妹妹小節蹲在池塘邊為離世的螢火蟲建造墳墓的時候問道“媽媽不是睡在墳墓裡面嗎?”然後自己回答:“是阿姨跟我說的,媽媽已經死了,要睡在墳墓裡面。”這時清太不用再去編織別的謊言去安慰妹妹,並且想起了媽媽的愛,想起了曾經那些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積存了很久的淚水終於落了下來,終於可以痛快地大哭一場了。

這樣的細節在觀看電影時觀眾是會不自覺落下淚來的。

電影的尾聲,因為飢餓,把彈珠當糖果,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年僅4歲的妹妹說了句“謝謝,哥哥!”一個懂事、善良而又可憐的孩子讓哥哥淚如泉湧,更是讓每一個觀眾滿含熱淚。

像這樣感情真摯的片段影片中還有好多,不斷讓人淚崩,我想這就是影片讓多數人不願再看第二遍的重要理由。另外,細節的描繪,讓人每一次看到小女孩都會想到戰爭的殘酷,想到普通民眾在戰爭中如螻蟻一般的存在,無力感遍佈全身,想要逃離憋悶,也是多數人不願再看第二遍的原因吧。


爭議聲中,《螢火蟲之墓》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最後總結


《螢火蟲之墓》正是基於對上面三個問題的細節展現,並加入了真摯的感情,才使得電影雖然處在一片爭議聲中,卻能夠大獲成功。

有理由相信,一部電影拍出來之後,如果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一個主題,一個內容,一種情感,那它將是不會成功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不是宣揚醜和惡,爭議也無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