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領域社工如何參與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這裡有份服務指引!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東莞市展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為東莞展能)積極相應各級政府關於社會工作者參與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號召,充分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協助政府做好抗擊疫情工作,提升殘障人士以及家屬對於新冠肺炎的肺炎防治、相關政策和相關防控資源的認識,緩解殘障人士以及家屬的恐慌和焦慮情緒、保障殘障人士家庭的正常運轉。

目前,雖然全國各地的新冠肺炎的疫情發展已相對趨於穩定,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由於殘障人士群體由於自身的特殊性,他們在參與社區生活或者康復服務時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需要特別關注。目前全國各地市的殘障社會工作服務仍然未恢復正常,還是以防控疫情服務為主,為了更好地將探索殘障社會工作者在參與在疫情防控工作下的服務模式以及服務內容,東莞展能組織殘障事業部的多名資深督導,梳理和總結了近期在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過程中的經驗與做法,希望能夠為目前還在開展疫情防控的社會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和指引。

一、殘障人士服務指引

(一)工作目標

1、為殘障人士及其家屬提供緊急救助、疫情防護、居家照顧、情緒疏導、資源鏈接等方面的社會支持服務。

2、為殘障人士及其家庭所在社區開展臨時救助和幫扶提供必要的服務需求和專業服務信息等方面的協助。

(二)基本工作內容

1、疫情防控信息的傳遞

(1)對象:殘障人士及其家屬

(2)目標:協助殘障人士及其家屬能夠了解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文件、防治防護知識以及相關防護物資獲得資源等。

(3)方法方式:

1)線上服務:對於有微信的殘障人士以及家屬,通過微信文字、微信語音或微信視頻等方式,為殘障人士及其家屬提供新冠肺炎防治、治療、康復等相關知識普及,疫情發展信息與政策諮詢等服務;對於無微信等的殘障人士或家屬,則可通過電話講解等形式提供相關信息傳遞服務。

2)線下服務:通過走訪、面談等線下形式,為殘障人士及其家屬提供新冠肺炎防治、治療、康復等相關知識普及、疫情發展信息與政策諮詢等服務。

(4)內容:社工應為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及其家庭提供新冠肺炎防治、治療、康復知識和疫情防護的相關知識、信息與政策諮詢,具體包括如下。

1)及時提供新冠肺炎防控相關的政策、文件等信息。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病例的新增,截止至1月25日,廣東省、江蘇省、甘肅省等24個省份先後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同時各級政府、部門相繼出臺新冠肺炎防控關於暫停舉辦各類相關殘障人士活動和比賽、延遲康復機構開園、特殊群體民生保障等相關的政策和文件。社工要及時掌握各級政府針對防控疫情所發佈的相關政策、文件以及相關通知,並及時為殘障人士及其家屬傳達或者提供獲取相關政策文件的途徑,保障殘障人士以及家屬及時瞭解並配合政府做好關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

2)提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護的相關知識。

社工需要協助殘障人士及其家屬瞭解新冠肺炎疫情防護的相關知識,包括對新冠肺炎疾病的認識、自我防護知識以及本地區疫情發展的相關信息等,讓殘障人士及其家屬能夠正確、理性地認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護的相關知識,並做好相關防護措施。

新冠肺炎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疫情發展信息的傳遞。

社工可通過線上、線下等服務方式引導殘障人士及其家屬學習關於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發病症狀及其傳播途徑等相關疾病的知識,並定期告知殘障人士及其家屬關於疫情的最新發展消息,或提供相應的途徑讓殘障人士及其家屬瞭解疫情最新狀態,促使其能夠更好地瞭解疫情。針對一些認知能力較弱的殘障人士,社工可引導殘障人士的家屬或者志願者等共同通過電話講解、視頻播放等形式加強殘障人士對疾病知識的鞏固,確保其對於新冠肺炎疾病知識有一定的瞭解,做好相應預防措施。

新冠肺炎自我防護知識的傳遞。

社工需通過微信、電話等形式向殘障人士及其家屬傳授關於新冠肺炎自我防護的知識,或引導其通過觀看官方的新聞節目、政府網站、公眾號等形式增強自身關於新冠肺炎的自我防護的知識,並切實做好日常居家自我防護措施,例如做好個人衛生,減少外出活動;外出

時正確佩戴口罩等。

3)提供新冠肺炎防控相關的防治以及康復的資訊。

社工應協助殘障人士及其家屬正確認識新冠肺炎的相關發病症狀,並協助他們瞭解發熱門診分佈、當地就診醫院分佈、線上網絡問診平臺等信息,以更好地為有疑似感染症狀的殘障人士提供相關的協助。

全國各省份、自治區、直轄市新冠肺炎定點醫治醫院彙總錶鏈接(港澳臺除外)

廣東省:來源於廣東省委衛生健康委員會http://wsjkw.gd.gov.cn/gkmlpt/content/2/2878/mpost_2878316.html


http://wsjkw.jl.gov.cn/zwgk/gsgg/202001/t20200121_6549037.html


http://wsjkw.hlj.gov.cn/index.php/Home/News/show/newsid/7696/navid/33


遼寧省:來源遼寧省衛生健康委會

http://wsjk.ln.gov.cn/wst_wsjskx/202001/t20200122_3728472.html


https://mp.weixin.qq.com/s/BjQeZd7hKnspRfs6dxHPIw


http://sxwjw.shaanxi.gov.cn/art/2020/1/26/art_9_67455.html


河南省:來源於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http://wsjkw.hlj.gov.cn/index.php/Home/News/show/newsid/7696/navid/33


甘肅省:來源於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

http://wsjk.gansu.gov.cn/single/10910/82817.html


https://open.weixin.fj118114.com/diseaseReportHtml/dr/list.html?from=single

message&isappinstalled=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205355048420136&wfr=spider&for=pc


江西省:來源於贛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

http://m.ganzhou.bendibao.com/mip/1531.shtm


https://mp.weixin.qq.com/s/ix7WeT5Ylz3HxFUDjI6Nxw


山東省:來源於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http://wsjkw.shandong.gov.cn/ztzl/rdzt/qlzhfkgz/tzgg/202001/t20200126_2511903.html


https://www.sohu.com/a/368668741_611170


http://hebei.news.163.com/20/0130/06/F449KEGI0415987E.html


http://health.hainan.net/jkgz/2020/02/07/4166718.shtml


http://sx.people.com.cn/n2/2020/0221/c189132-33817222.html


https://new.qq.com/omn/TWF20191/20200122A0K84F00


https://mp.weixin.qq.com/s/mkhsUqufKrPWlXj4r7CFfg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6769973330099760&wfr=spider&for=pc


江蘇省:來源江蘇交通廣播網

https://mp.weixin.qq.com/s/E9-otedHknWz7nOrhuZWKQ


https://mp.weixin.qq.com/s/7Ni6lKQQbtnswm86KkJAxg


內蒙古自治區:來源於內蒙古自治區健康委員會

http://wjw.nmg.gov.cn/doc/2020/01/22/284968.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

nstalled=0(https://mp.weixin.qq.com/s/GXcG1C01AcGsOlwZMyL0JQ


https://mp.weixin.qq.com/s/DMDT8XXBK4SqA0riHfe5qw


https://mp.weixin.qq.com/s/h4hvHcfuqpgK6gdh8qcWcQ


https://mp.weixin.qq.com/s/536FLo_yCmX0Jdh9xHquyA


https://www.sohu.com/a/368624586_114731


https://mp.weixin.qq.com/s/WhnpFsym9PnUfaiHfQQ2KQ


https://mp.weixin.qq.com/s/U3GngNeGF94XPTCwPyP2bA


https://mp.weixin.qq.com/s/WhnpFsym9PnUfaiHfQQ2KQ


https://mp.weixin.qq.com/s/pHkGIcWUpk0OXYjnQZUe0g

4)提供肺炎防控相關防護物資獲取途徑的資訊。

疫情期間,社工一方面需要告知殘障人士及其家屬在家中應該配備好相應的防護物資清單(醫用口罩、75%醫用消毒酒、居家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以及相應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也需要為殘障人士及其家屬提供獲取相關防護物資的途徑,例如電商平臺配送、定點藥店購買、物資捐贈平臺求助、指定公眾號登記預約等。

(5)注意事項:在提供疫情防控信息的傳遞服務時候,也需要注意做好以下注意事項和原則。

1)確保信息真實,引導正確看待疫情發展。本次疫情大面積爆發,相關疫情防控信息的傳遞渠道多種多樣,社工在提供相關疫情防控信息傳遞服務的時候,需要選擇一些相對權威性的信息和渠道,例如政府相關或者比較知名、有保障的網站、電視或者公眾號,以免信息有誤,給殘障人士家庭帶來心理與精神的二次傷害;同時,社工也需要引導殘障人士正確看待當前疫情的發展,避免出現過度恐慌、焦慮的情緒。

2)引導殘障人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信謠、不傳謠。

社工在為殘障人士傳遞準確、真實的防控信息的同時,也需要引導殘障人士在獲取或者傳播相關信息的時候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科學辨別未經證實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不傳播未經證實的消息。

2、居家自我照顧的支持

(1)對象:殘障人士及其家庭

(2)目標:提升殘障人士居家自我照顧能力,為殘障人士自我照顧提供服務支持。

(3)方法方式:

1)線上服務:通過微信、電話以及訪問社區專職人員等方式,瞭解殘障人士及其家屬的日常居家生活的需求;通過聯繫社區、社會組織、網絡公益平臺等形式,為殘障人士鏈接日常居家生活保障的相關物資。

2)線下服務:通過家訪,邀請志願者和社區專職人員協助發放等形式,為有需求的殘障人士家庭發放所需居家生活物資。

(4)內容:社工應為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及其家庭提供疫情防控時期居家自我照顧所需要的一些知識與信息諮詢,具體如下:

1)保障殘障人士日常居家生活正常運轉。

①針對與家屬同住的殘障人士,協助做好居家自我照顧。

一方面,社工應定期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跟進殘障人士及其家屬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生活必需品是否充足、日常生活是否得到照料等;根據殘障人士或家屬反饋的需求,社工應及時跟所在社區或者相關部門溝通,爭取資源,共同協助家屬做好殘障人士的居家自我照顧;另一方面,社工應協助做好殘障人士日常居家防護的知識普及,包括日常飲食防護、居家環境清潔、居家自我身體和心理照顧等知識,應對居家疫情防控。

②為獨居的殘障人士搭建互助平臺,整合資源。

針對獨居但能夠自理的殘障人士,社工及時關注殘障人士的日常居家物資是否充足,並

聯合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社會組織等,適時為殘障人士提供防疫援助、生活援助等支援服務,保障殘障人士日常居家生活和防護物資的充足,

針對獨居且自我照顧能力較弱的殘障人士,除了要保障他們日常生活和防護物資充足外,社工還需要為殘障人士搭建互助平臺,鏈接村委、志願者、鄰里等資源,每天關注殘障人士的飲食、安全和起居情況,保障其日常居家生活的安全,必要時提供相應的協助。

2)提供殘障人士日常居家康復服務

①協助殘障人士每天做好健康檢測。疫情期間,社工應每天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瞭解殘障人士外出接觸情況、身體和心理狀況,例如體溫是否正常,是否外出,是否出現身體和心理不適等情況,如發現殘障人士出現不適或與涉湖北、武漢地區人士有接觸史,應及時上報當地社區、殘聯部門和機構,並根據殘障人士身體狀況做進一步跟進。

②落實跟進藥物管理。由於疫情期間,康就中心以及相關的康復機構等均處於閉園狀態,相關社工無法現場監督需要長期服藥的殘障人士的服藥情況。為了保障殘障人士的病情穩定,社工應協助殘障人士做好藥物管理,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與精神類殘障人士及其家屬溝通,監督其按時按量服藥以及複診,並及時做好服藥登記;同時社工應及時瞭解殘障人士的藥物是否足夠,必要時社工需鏈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精神衛生服務中心等資源,為其提供藥物配送服務,保障殘障人士藥物充足。(詳細指引可查閱針對性服務藥物管理部分)

③組織開展居家康復運動。受疫情影響,殘障人士外出活動受限,為了保障殘障人士進行居家康復,每天保障適當的運動量,延緩功能衰退,社工可根據殘障人士的特點、能力、身體、情緒情況,在開展線上康復運動。一方面社工可選擇簡單、易懂、實用的內容,通過學員群、家屬群等線上平臺組織殘障人士參與康復運動教學,例如手指操、居家體能運動教學等,提升殘障人士肢體的協調能力、精細動作和體能等;另一方面,通過發放康復運動視頻,圖片等資料,引導家屬帶領殘障人士進行學習鍛鍊。對於不能參與線上康復服務的,社工也可為殘障人士佈置簡單的居家康復運動任務,例如簡單的家務勞動或者原地運動等,增強殘障人士的身體素質,提升抵抗力。

在開展居家康復運動服務過程中,社工應鼓勵、動員殘障人士將成果拍成小視頻或照片,指導其正確完成任務,並及時在群內進行表揚,鼓勵其他殘障人士也認真參與,整體提升殘障人士參與康復運動的積極性。

④組織開展線上主題活動。社工可根據殘障人士的興趣和需求,結合當前疫情開展線上疫情防護知識課堂、居家照顧知識培訓、美食分享、手工達人等主題活動,並通過線上遊戲互動、心得分享,有獎問答等趣味性的方式提升殘障人士參與度,讓殘障人士足不出戶也能掌握居家康復知識。

(5)注意事項

1)社工應注意加強相關學習、準備充分。在疫情防控時期,殘障人士及其家庭居家自我照顧的狀況可能更復雜,因此社工所需要的知識及相關信息也隨之更多更廣,所以社工要有較為充分的學習積累與儲備。

2)應注意殘障人士的類別與等級。

不同殘障類型和等級的殘障人士所需要的居家自我照顧和康復知識與信息有所不同,因此在提供疫情防控時期居家自我照顧時,應清楚殘障人士的類別與等級以及特質,並根據殘障人士的實際需要,提供相應的服務及跟進。

3)應重點關注困難、獨居等殘障人士。困難、獨居的殘障人士的自我居家照顧能力以及抗風險能力都較弱,發生突發事件的風險也較大,因此針對這類群體,社工應密切關注;同時獨居的殘障人士,長期缺乏家庭親人關懷,再加上當前疫情,容易出現焦慮、無助甚至抑鬱的情況,應給予及時的關注和介入。

3、情緒支持

(1)對象:殘障人士及家屬

(2)目標: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殘障人士及家屬提供情緒支持服務,使其能夠保持穩定的情緒、良好的心態面對疫情。

(3)方法方式

1)線上服務:對於有微信的殘障人士及家屬,通過微信文字、微信語音或微信視頻等方式,為其提供情緒疏導、知識科普等服務;對於沒有微信的,則可通過電話提供線上服務。

2)線下服務:通過走訪、面談、慰問等形式,為殘障人士及家屬提供線下情緒支持服務。

(4)內容

殘障人士因為正常的生活規律受到影響、長時間不能進入社區康復、看到太多跟疫情相關的信息,有可能產生不恰當的認知,從而出現一些焦慮、恐慌、憤怒、低落抑鬱的情緒症狀,甚至作息紊亂、失眠、不願意與家人溝通交流等行為方面的症狀。為了預防殘障人士不良心理反應及舒緩其情緒壓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社工可通過線上、線下服務進行情緒支持服務。

1)初步建立信任關係,瞭解殘障人士的需求。

在防疫期間,社工可通過每日線上跟進了解殘障人士基本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包括吃、喝、保暖等,及時協助殘障人士解決基本生活所需物資,與其建立信任關係。滿足基本需求後,社工引導殘障人士及時表達自己的情緒,可採用鑽石溝通結構法,瞭解殘障人士的情緒困擾,邀請殘障人士敘述整個事件過程,發生了什麼,他做了什麼努力等,瞭解殘障人士的情緒困擾所在,同時通過尊重、聆聽、共情和同理,讓殘障人士的情緒得到良好的宣洩。

2)協助殘障人士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

此次疫情的到來,許多原本接受社區康復的殘障人士無法正常接受康復服務、許多融入社會的殘障人士不能正常出門工作與社交、家屬增加了照顧負擔,社工首先需要殘障人士確認的是,疫情暴發的確會給我們帶來生活上的影響,產生壓力和不良情緒。這個階段產生一定的消極情緒是十分正常的,即使發現自己出現了一些平時不常出現的心情,也不必對此有過多的心理負擔,接納這些情緒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生活、應對疫情。

3)協助殘障人士調整對自己情緒的認知

殘障人士可能會因為疫情帶來的壓力和情緒陷入恐慌,比如對很多事情只能想到單一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往往是壞的,還可能無限地誇大壞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低估自己能夠做的和改變的。社工可以採用ABC理論,從而更好地梳理事件、認知、情緒和結果之間的關係,協助殘障人士調整自己的非理性認知,更理性地去看待發生的情緒困擾。可以讓殘障人士自我察覺是否沉浸於某種消極情緒中難以自拔,對疫情的看法、信念是否有不合理之處,自己的生活習慣、行為軌跡是否出現了不必要的過大波動,並協助殘障人士把自己的狀況和最有利於抗擊疫情的行為模式進行比較,以便做出及時調整。

4)引導殘障人士正確關注疫情信息

在防疫期間,每天的新聞報道、各大網站各種群內傳播信息量非常多,也會出現許多誇大實情、謠言信息等,一是社工應引導殘障人士認真看電視節目和正規媒體關於新冠肺炎的報道,瞭解病毒性質,掌握流行情況,不輕信某些傳言;二是引導殘障人士相信政府公開的信息,對政府的防疫工作保持足夠的信心;三是引導殘障人士認真瞭解相關的科學報道,相信科學研究對治療疾病的根本性作用;四是通過報道學習個人防護知識;五是提醒殘障人士每天限時關注報道,建議不超過1小時,不因頻繁報道而產生恐慌心理,化恐慌為認真、科學、適度的個人防護。

5)鼓勵殘障人士積極與人溝通,構建社會支持網絡

殘障人士的圈子原本較窄,疫情當下更是減少了聯繫和交流。長達多日的不出門,大部分殘障人士可能會感到孤獨。一方面,社工可以鼓勵殘障人士通過電話、互聯網多與家人、朋友交流,相互鼓勵、溝通感情,加強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另一方面,亦可以鼓勵他們在需要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建立新的連接。

6)指導殘障人士維持穩定健康的生活方式。

雖然活動範圍受到限制,社工仍要鼓勵殘障人士積極看待生活,引導殘障人士在家中保持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注意良好的飲食,保證睡眠,不要試圖通過使用煙、酒來緩解緊張情緒。可根據殘障人士的需求,佈置家庭任務,如運動康復類、家務類、學習類、娛樂休閒類等,在家裡學習、訓練,讓家屬共同參與其中。增進家庭關係,可在原有建立的一些微信群內開展互動活動,定期線上交流,如趣味廚藝大比拼、親子手工工作坊、疫情防護知識比拼、遊戲互動等。

7)轉介

在服務期間,如果發現殘障人士出現了嚴重焦慮、精神狀態不穩定或服務內容超出我們服務範圍或能力,我們需要及時進行轉介服務,轉介到其他專業機構進行服務。如殘障人士出現身體不適感嚴重和與新冠狀病毒肺炎症狀相似,我們就需要建議其及時就醫。

(5)注意事項:

1)及時判斷個案所需處理方式。在提供線上服務時,如發現殘障人士及家屬需求無法在線上服務解決,則要及時進行線下服務或進行個案轉介;

2)不能超出自身能力範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如發現殘障人士及家屬不在自身能力範圍內,及時上報及轉介;

3)兼顧個人和公眾利益。在服務過程中要做好殘障人士信息保密。一旦發現殘障人士有危險行為傾向(自傷、傷人等)則必須及時與家屬溝通及上報相關部門;如發現精障人士未按時服藥或出現發病情況,必須及時與其家屬溝通及上報相關部門;

4)服務中避免出現以下行為:一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回答,而直接不理睬或不給予任何正面回應,直接結束服務;二是殘障人士及家屬剛開始敘述自己痛苦時、立刻給予建議;

5)服務時應注意以下的話不能說:一是不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二是不輕易許下承諾;三是如遇到不能回答的問題時,要真誠告知殘障人士及家屬,並告知殘障人士及家屬在諮詢瞭解後再回答他的問題;

6)自我關照。工作人員應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保持良好狀態,並保持穩定的情緒狀態,必要時可向督導尋求幫助;

7)以避免傷害和維護殘障人士及家屬最大福祉為基本出發點。

4、資源鏈接

(1)對象

:殘障人士及其家屬

(2)目標: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殘障人士及其家屬鏈接所需的醫療、生活物資和防疫知識等資源,促使殘障人士及其家屬有足夠的物資面對疫情。

(3)方法方式:

1)通過微信、電話、走訪以及訪問社區專職人員等方式,瞭解殘障人士及家屬目前需哪些生活物資;

2)通過微信等網絡平臺發佈募捐信息和電話溝通的方式,向社會各界人士鏈接所需資源;

3)通過微信和電話的方式,為殘障人士及家屬提供相關防疫知識資源鏈接;

4)通過工作人員家訪、社區專職人員協助發放等形式,向有需求的殘障人士及家屬發放所需物資。

(4)內容

在防疫期間,社工需多方關注殘障人士資源需求,積極發佈信息,多方籌措資源,為有需要的殘障人士鏈接所需的醫療、生活物資等資源。

1)發現、瞭解殘障人士在疫情期間的需求。

在防疫期間,社工通過電話、微信、走訪以及訪問社區專職人員等方式,向殘障人士瞭解其在疫情期間的生活狀況,發掘殘障人士的迫切需求,為接下來的資源鏈接提供最直接的依據。在社工溝通的過程中,會面臨殘障人士提出各種不同的需求,歸根結底主要包括知識層面和物質層面的需求。在收集到的殘障人士需求可分為四類:防護物資、日常生活必需品、就診信息、相關的健康知識。

2)發佈殘障人士需求的募捐信息。

收集殘障人士的需求後,社工常用的募捐物資的方式有通過推文、微信、社區宣傳欄、宣傳單張等方式發佈需求信息。除此之外,殘障領域社工大部分具備良好合作關係的人力、物力、組織等資源,可與曾有合作的組織、企業、聯盟、志願者等溝通獲得資源。其次,還可以聯繫當地殘聯、其他服務點等鏈接資源。

3)物資發放。

籌集到的物資歸類發放,主要分為防護物資和日常生活必需品。物資發放方式有社工下戶發放、各社區/村專職委員派送、捐贈方配送。下戶發放前需要提前分類數量和對應的殘障人士家屬,下戶發放時則需要做好自身防護措施,同時也需要提前告知殘障人士在家先做好相關防護,由捐贈方配送的還需提前與雙方做好相關溝通確保物資順利發放。

4)就診信息、相關健康知識的傳達。

關於相關防疫信息、醫療信息的發送,可結合當地的實際的就診信息,提供明確的指引給各殘障人士。及時運用多種途徑,如推文、微信、社區宣傳欄、宣傳單張,提供明確的就診信息。

同時可將適合殘障人士的科學預防新冠肺炎知識通過這些方式進行傳達。知識介紹要簡潔精煉,忌過多、不準確、不科學的信息,以免產生抗拒心理和恐慌心理,最好能做到圖文並茂。可以包括下列基礎信息:正確消毒、正確咳嗽、正確佩戴口罩、正確鍛鍊、正確通風、正確隔離、正確就診、正確心態等。

5)資料的存檔與信息的公開。

在防疫期間,社工對於收集的需求、資源鏈接、資源的發放等相關資料要做好存檔,進出明細規範,在發放結束後,可通過微信平臺、社區宣傳欄、網站等多種途徑公開資源的使用情況,確保殘障人士、捐贈方、社會大眾能明確知道資源使用情況,同時在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做好殘障人士隱私保護。

(5)注意事項:

1)切實瞭解殘障人士及家屬的需求,所鏈接的資源必須是符合殘障人士及家屬急切需求的。

2)必須通過正規的、合法的渠道獲得所需物資資源。

3)在鏈接資源時要切實做到保障殘障人士及家屬的隱私,不能向外界曝露殘障人士及家屬的個人信息。

4)保證將所鏈接到的資源公開公平公正的發放到每個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及家屬的手中。

5)在為殘障人士及家屬提供防疫信息時,要核實信息來源,保證其真實性,傳遞正面的價值觀,堅決不傳謠不造謠。

6)做好資源鏈接與使用登記,及時存檔。

7)及時整理資源鏈接渠道,形成資源庫。

(三)針對性服務建議

1、疫情期間的精神殘障人士藥物管理服務

(1)認識殘障人士的藥物管理服務

本文所提及的藥物管理是指針對需要服藥的精神殘障人士(以下簡稱“精障人士”)進行嚴格規範的藥物管理服務,包括建立精障人士服藥監管機制,對不同等級的精障人士採取不同的藥物監管形式,以達到培養精障人士最終能夠實現自我保管藥物、自行按時按量服藥的目的。

(2)疫情期間,做好精障人士藥物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疫情發生後,原本接受在託服務或其他集中服務的殘障人士,通常情況下均需安置在家,無法進行集中管理和服務,因此,疫情期間,精障人士的藥物管理服務需要依託家庭進行。為避免精障人士及其家庭對於藥物管理重視與監管力度不足的情況,確保精障人士按時按量服用服藥,不會因為延時或者少量服用藥物導致藥物功效減低從而出現精神異常現象。同時,通過及時瞭解精障人士精神狀態和服藥情況,如有異常能夠早發現早治療。因此,我們需要做好疫情期間精障人士的藥物管理服務。

(3)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精障人士的藥物管理工作

1) 跟進方式

以線上跟進為主,如對於有微信或者QQ的殘障人士及其家屬,通過文字、語音或視頻等方式跟進;對於沒有微信或者QQ的,則可通過電話提供服務;必要時,也可通過入戶探訪的方式提供援助支持。

2) 跟進內容與方法

① 做好取藥指引和跟進

社工需及時與當地殘聯以及相關殘障人士服務管理工作人員聯繫,瞭解疫情期間關於精障人士藥物派發的相關制度和指引,並把瞭解到的相關制度、指引與取藥注意事項等信息製作通俗易懂的宣傳單張,宣傳內容應包括當地社區精障人士取藥方式、取藥就診安全防護注意事項等。同時,社工可通過電話、微信、入戶宣傳等方式,及時將信息和安全注意事項告知殘障人士家屬或監護人,讓家屬或監護人清晰瞭解到取藥的方式和注意事項,做好及時、安全取藥。

② 做好居家藥物管理服務

A、與家屬或監護人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共同監督

工作人員需與家屬或監護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要求家屬或監護人對殘障人士的服藥情況進行監管。具體包括:針對藥物管理一級的殘障人士,要求家屬或監護人做好藥物的保存,每天提醒並監督殘障人士按時按量服藥,並對殘障人士服藥情況進行登記;針對藥物管理二級的殘障人士,提醒家屬或監護人每日提醒並觀察殘障人士的服藥情況,並做好服藥登記;對於藥物管理三級的殘障人士,提醒家屬或監護人不定期檢查殘障人士服藥情況,並做好登記,確保殘障人士能夠按時按量服藥。

B、保持聯繫,關注精障人士心理情緒狀態

工作人員需每天與殘障人士保持聯繫,瞭解殘障人士的服藥情況以及心理情緒狀態,對於有情緒問題的殘障人士及時給予心理的支持和情緒的疏導,必要時需要轉介到專業的精神科醫生處就診。

C、對於不配合工作人員的殘障人士及其家屬,工作人員應該及時與當地殘聯、社區專職委員及運營機構等工作人員及單位進行報備和溝通,尋求解決的方案。

2、居家隔離的殘障人士服務

(1)居家隔離是什麼

居家隔離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規定,對湖北地區返回、與疑似確診病例有接觸史,且目前體溫正常的人員實施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當殘障人士出現需要居家隔離的情況,社工需要及時、定時跟進其隔離情況,根據殘障人士的需要,協助殘障人士及其家庭做好居家隔離相關工作。

(2)疫情期間,殘障人士居家隔離跟進工作的重要性

殘障人士是特殊服務人群,在目前疫情情況嚴重,影響巨大的情況下,殘障人士的身心健康需要引起足夠重視。尤其是如果殘障人士需要進行居家隔離,他的居家隔離照顧,情緒心理等情況更需要我們緊密跟進並提供及時專業的援助。

首先,從殘障人士的殘障類別和等級來看,殘障類別分為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以及多重殘疾共7個類別。殘疾程度等級分為4級,4級最輕,1級最重。不同類別、程度的殘障人士的特點和需求不同,其生活自理能力、理解能力等相應能力程度不一,相關照料者所需的照顧技巧也不同。因此,出於殘障人士的群體特殊性,殘障人士在接受居家隔離時需要更加具體和針對性強的居家隔離防護指引服務。

其次,因為不同類別、程度的殘障人士其生活自理能力、理解能力等程度不一,居家隔離期間比平時更需要家屬的陪伴和照料,對於家屬的照顧技巧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專門陪護照料的殘障人士,其家屬的感染幾率和風險更大,照顧壓力和心理壓力也更大,因此需要社工在向殘障人士家屬傳授更多的照顧和陪伴技巧,並注意對家屬進行情緒疏導。

再者,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需要被隔離的殘障人士一方面需要適應和麵對因隔離造成的不便,居家環境的改變。另一方面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對被感染的害怕和擔心,需要被照顧及家屬被傳染的風險的內疚心理等,非常需要社工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及時的跟進和疏導。

(3)如何開展殘障人士居家隔離服務

1)介入方式

以線上跟進為主,如對於有微信或者QQ的殘障人士,通過文字、語音或視頻等方式跟進;對於沒有微信或者QQ的,則可通過電話提供服務;必要時,也可通過入戶探訪的方式提供援助支持。

2) 介入的重點內容

① 協助被隔離的殘障人士及其家庭進行居家隔離指引工作,包括提供居家隔離和防疫知識,科學設置居住環境、提供居家隔離照料注意事項,不同類別殘障人士照料技巧等;

② 為被隔離殘障人士及其家屬提供心理情緒疏導與支持服務。

3) 介入內容與方法

① 做好居家隔離環境與居家隔離照料指引工作

社工可通過線上微信及qq視頻、語音或者電話的方式,對需要被隔離的殘障人士進行居家隔離環境、居家隔離照顧方面的指引和協助,為方便殘障人士瞭解和學習,可以將相關內容製作成知識手冊通過線上方式發放,需要特別注意居家隔離環境和照顧要符合殘障人士的特點和需要。具體指引內容如下:

A、居住環境

a、條件允許情況下,安排需被隔離殘障人士單獨居住。條件不允許情況下,社工指導家屬安排被隔離殘障人士有一個固定的活動領域,如日常生活儘量在自己房間內,儘可能減少與其他家屬的接觸。儘量不要有重疊的活動領域,如果無法保證,如衛生間出現重疊,則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b、被隔離殘障人士隔離時的居住環境需確保具有良好的通風和採光環境,並符合殘障人士的特點需要,如確保隔離場所的無障礙設施符合殘障人士的日常生活需要,匹配對應的輔助器具等。如果以上條件較難滿足,社工需通過鏈接資源等方式協助家屬改善環境,滿足被隔離殘障人士的居住條件。

c、如果被隔離殘障人士是肢體類殘障人士、視障人士等,需要藉助導柺杖、輪椅、盲杖等輔具的,社工要指導家屬對被隔離殘障人士經常接觸的位置、輔具等進行消毒,讓被隔離殘障人士正確佩戴一次性手套。如果被隔離殘障人士如廁時需要協助,社工需提醒協助者必須戴好口罩、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圍裙或者一次性雨衣再協助,並處理好排洩物,對衛生間進行消毒,同時協助者本身也要做好清潔工作。

B、照顧者安排

殘障人士在隔離期間除每日有專門的醫護人員對其跟進身體狀況外,儘量安排一位固定家屬與被隔離殘障人士接觸,接觸時雙方要正確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圍裙或一次性雨衣等。如果被隔離殘障人士無法生活自理或者生活自理能力欠佳,需要安排家屬進行照料。如果被隔離殘障人士本身比較依賴家屬的,如自閉症患者、重度智力障礙者等,要注意安排被隔離殘障人士最信任、最依賴的家屬進行照顧陪伴,以緩解被隔離殘障人士的恐懼、焦慮等。如果家屬有需要,社工需提供相應的照料技巧、知識的指導,並且指導家屬正確緩解被隔離殘障人士的焦慮情緒。

C、生活照料注意事項

a、需確保被隔離殘障人士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保障飲食營養,正常作息及適當的運動。如果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殘障人士,尤其是長期臥床的殘障人士,社工需指導並提醒家屬定期協助被隔離殘障人士進行翻身動作、按摩和拉伸,防止出現肌肉萎縮和壓瘡。

b、需要服藥的殘障人士,社工需指導家屬提前將每次服藥的劑量分配好,並督促殘障人士按時按量進行服藥。

c、針對情緒不穩定的殘障人士,社工需指導家屬留意殘障人士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情況,並保證隔離的居住場所不應有具有攻擊性和傷害性的物品,一旦發現被隔離殘障人士的精神、心理狀態出現問題,社工及時介入,必要時需由社區精神衛生防治醫生進行介入。

D、家庭成員自我防護

居家隔離觀察期間,由於部分生活無法自理或完全自理的殘障人士需要家屬的照護,因此照顧家屬也需要特別注意做好自我防護。社工需向被隔離殘障人士家庭提供自我防護指引,指引內容應包括照顧者需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品、緊密接觸後需做的清潔、被照顧者生活區域及公共領域的日常清潔消毒等。

② 做好被居家隔離的殘障人士的心理情緒支持

被居家隔離的殘障人士,一般為確診地區或者人員的密切接觸者,他們突然被隔離,並且面對許多未知和不確定性,情緒會有較大的變化和波動,最突出的情緒變化是恐懼和焦慮。比如擔心自己染病,過分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的變化,甚至出現“疑病”表現;情緒焦慮低落,日常興致減退,甚至影響日常飲食和睡眠;對家屬感到強烈內疚,擔心傳染給家人。出現急躁易怒、悲觀絕望的情緒,甚至想要自殺等。因此,社工需要對居家隔離的殘障人士的情緒心理情況進行密切留意,及時做好情緒疏導和支持的工作。具體的支持策略如下:

A、跟進的方式和頻率

以與居家隔離的殘障人士建立良好穩定的關係為前提,以殘障人士特點需要為主,選擇適合的方式,包括電話、微信、QQ等途徑,每日關心及跟進被隔離殘障人士的身體情緒情況,確保殘障人士的居家環境安全及心理情緒穩定。

B、具體跟進方法與注意事項

a、注重傾聽,提供宣洩機會。社工在瞭解被隔離殘障人士的情緒、精神狀態、身體狀況、對於居家隔離的看法等,過程中需注意傾聽,儘可能不打斷殘障人士的描述,並留意殘障人士的非語言表達。同時,不要輕易下結論和判斷,不要對殘障人士的情況做猜測,更不能直接下判斷或者用專業術語進行定義。

b、正常化和接納情緒,鼓勵積極思考。包括促進被隔離殘障人士接納目前現狀及因隔離產生的心理情緒,與其討論隔離對其本人與他人帶來的其他積極意義;肯定及讚賞殘障人士隔離的行為,引導其思考隔離給目前生活帶來哪些好處和積極作用等。

c、鼓勵積極的應對方式。包括提供放鬆技巧,催眠冥想技術,協助殘障人士放鬆身體;鼓勵殘障人士通過聽舒緩的音樂、適度運動、與親友聊天、看輕鬆的影視娛樂節目等,放鬆心情並轉移注意力;減少對疫情的過多關注,多做目前居家可以做的事情,併合理安排每日的生活計劃;協助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做好目前的自我照顧,包括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注意補充營養,保持充足睡眠等;針對生活自理能力欠佳的殘障人士,可以建議與其一同隔離的家屬對其進行生活照料指導;協助殘障人士熟悉周邊資源,並做好利用計劃。如一旦出現嚴重症狀時,可以如何尋求幫助,及時就醫。

d、如果被隔離殘障人士為中重度殘障,需要根據相應殘障等級、殘障類別的特點、被隔離殘障人士的自身情況等調整介入策略。如,社工可以通過家屬來了解被隔離殘障人士的行為、情緒等變化。同時社工可以指導家屬通過與被隔離殘障人士互動、談話等來轉移被隔離殘障人士對於居家隔離的注意力,緩解被隔離殘障人士的情緒和壓力。

e、持續、定期跟進被隔離殘障人士的心理、情緒、精神的變化,尤其是精神障礙人士,如果發現精神障礙人士在居家隔離後呈不穩定狀態或是誘發病症,需要及時與社區精神衛生防治醫生保持聯繫,由精防醫生進行介入。必要時,與有隔離條件的精神衛生專科醫院聯繫就診事宜。

③ 發揮家屬力量,共同跟進被居家隔離殘障人士情況

A、社工需定期向家屬瞭解並保證被隔離殘障人士處於安全、舒適、得到良好照料的狀態。如果被隔離殘障人士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或是生活自理能力欠佳,需要由家屬進行照料,社工需向家屬提供相應的照料指導。如果該項無法實現,可以與被隔離殘障人士所在街道進行溝通協商處理,或者聯繫有資質的、可供居家隔離的機構。

B、社工可指導家屬與被隔離殘障人士一同進行排解活動,如遊戲互動、運動、視頻聊天等,儘量減少被隔離殘障人士的獨處時間。

C、社工可與家屬溝通,由家屬留意被隔離殘障人士的情況以及需求,協助社工更好地瞭解被隔離殘障人士的情況。同時社工指導家屬與被隔離殘障人士緩解不良情緒並滿足其需求。

D、家屬可以起到提醒作用,提醒被隔離殘障人士進行適當運動、保持正常作息、以及提醒需要服藥的被隔離殘障人士按時按量服藥等。社工需與家屬一同梳理由家屬負責提醒被隔離殘障人士的事項、時間、頻次等,並記錄下來。

④ 注意為居家隔離的殘障人士家庭提供心理支持

A、給予肯定和必要的協助。社工對殘障人士家屬的照顧行為和付出要表達充分的肯定,同時要留意和關注家屬的需要,及時提供相應的殘障人士照料技巧指導,或者鏈接其他資源,減輕家屬的照顧壓力。

B、重視家屬的壓力,及時提供情緒疏導。對於家屬的行為,不能一味讚揚和肯定,更需要同理家屬的感受,關注家屬的壓力和擔憂,通過關心、同理、傾聽等方式,協助家屬宣洩情緒,舒緩壓力。

C、促進殘障人士與家屬的相互支持。被隔離的殘障人士和家屬在疫情期間需要長期接觸,他們之間的相互支持,互相取暖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鼓勵殘障人士與家屬相互傾聽,多體諒,多表達感受和傾訴擔憂,適當宣洩情緒等,讓殘障人士及其家屬能夠相互支持並積極影響,共同抗疫。

編寫:東莞市展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吳秀娟、黃妙霞、陳磊珍、黃肖鳳、劉遠超、姚煒達、鍾翠瑩、彭柳燕、簡錦蘭、葉嘉玲、周彥媚、曹小麗、鄭芙蓉、葉嘉欣,李宏揚、李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