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頭狀瘤病毒(HPV)不僅與宮頸癌有關,與口咽癌也有關!

20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宮頸癌的發生與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有關,而1985年首次報道在喉、口咽、下嚥等部位的鱗癌中均檢出HPV,口咽癌的HPV陽性率明顯高於其他頭頸部鱗癌,達36%-57%。同時,逐年上升的HPV相關口咽癌患者數也引起了口腔頜面外科專家們的高度關注,人們開始對HPV相關的口咽癌的獨特病因、分子生物學和臨床特徵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我們知道,HPV是一種感染人皮膚和黏膜的DNA病毒,而90%的HPV病毒可以自行消失,大多數HPV感染者不會出現症狀;但在一些人中,HPV感染會持續存在,並可能導致疣或癌前病變。研究發現約100%的宮頸癌,90%的肛門癌和12%的頭頸癌與HPV感染有關。HPV與吸菸、酗酒、營養不良、日光暴曬、機械性損傷、衛生環境差及牙或口腔修復體的刺激等多種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抑制機體的抑癌基因(如p53的活性),從而促進口咽癌的發生與發展。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不僅與宮頸癌有關,與口咽癌也有關!

HPV家族有170多種不同的類型,根據引發癌症的風險分為“低風險”和“高風險”組。低風險組如HPV6和HPV11可導致生殖器疣和喉乳頭狀瘤病;高風險組如HPV類型(16,18,31,33,35,45,51,52,56)會引發宮頸癌、頭頸癌、肛門癌、陰道癌、陰莖癌等。其中HPV16被證實是口咽癌的誘因,有研究表明,口腔在細胞水平上與陰道和子宮頸結構非常相似,都有相同類型的上皮細胞,HPV16可以攻擊此類細胞,誘導口腔黏膜的乳頭瘤樣增生、疣狀上皮病損及鱗狀細胞癌,研究發現36%的扁桃體癌和32%的舌根癌有HPV的感染。

為何口腔也會有HPV感染呢?

性傳播是HPV主要的感染渠道,與攜帶HPV病毒的人進行口交、陰交或肛交都可能感染HPV,這在同性戀和雙性戀人群中尤為多見。病毒感染通常發生在性行為開始後的幾年內,即便感染者無任何症狀,即使是第一次性接觸,HPV也能傳染,並且安全套並不能完全有效防止HPV病毒感染。大約有70%的性活躍人群可能在人生中的任何時期出現HPV感染症狀,被一種或多種HPV病毒感染,感染風險隨性伴侶數量增加而增加,同時也隨性伴侶的性伴侶數增加而增加。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不僅與宮頸癌有關,與口咽癌也有關!

因此,宣傳HPV的危害性,尤其是男性同性戀和雙性戀人群中進行健康宣教尤其重要,可以參照預防艾滋病(AIDS)的模式來預防HPV的感染。發放預防宣傳材料,配備隔離套等方式來減少HPV的感染。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與HPV不同,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大量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淋巴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而免疫抑制能增加口腔HPV感染的概率,機體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如口腔黴菌感染、肺結核、腸炎、肺炎、腦炎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等,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併發生長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目前口腔腫瘤通過醫生檢查口腔並觸診頸部淋巴結的方式可進行一線篩查,但HPV的不同的檢測方法在口咽癌中的陽性率差別很大,HPV感染陽性並不意味著患者將來一定會患癌症,因此測試HPV感染還不能作為口咽癌的一般性篩查實驗。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不僅與宮頸癌有關,與口咽癌也有關!

HPV具有一過性感染、病毒變異性強等特徵,目前預防HPV感染的疫苗已出現,HPV與口咽癌相關性的進一步研究進展將提高HPV疫苗的的廣譜預防效果,有助於口咽癌的預防及治療。HPV導致的癌症雖然可以傳染,但它們也是少數能夠預防的癌症。在接觸病毒前接受疫苗的注射,對口咽癌的預防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接種疫苗後,可使機體產生免疫力,當病毒侵襲,免疫系統會依據其原有記憶,迅速識別病毒並快速製造更多的免疫物質消滅病毒以保護機體,從而達到預防HPV感染的目的。

疫苗接種通常需要在6個月內完成3次注射。注意,接種HPV疫苗不代表可以一勞永逸,雖然疫苗可以在接種5-6年內有效防止HPV病毒感染,但接種後仍需要定期進行病毒和不同癌症篩選。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不僅與宮頸癌有關,與口咽癌也有關!

更多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每週定期分享!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不僅與宮頸癌有關,與口咽癌也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