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公元664年3月27日唐朝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唐三藏坐化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664年3月27日唐朝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唐三藏坐化

公元664年3月27日,(602年~664年)唐朝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唐三藏坐化。

唐三藏(别称:唐僧、唐三藏、陈祎)就是小说《西游记》唐僧的原型。实际上,唐僧受李世民委托到西天取经这事是演绎的。

唐僧当时未获得官方允许,而是自己私自取得,据记载他是跟随难民队伍混出关的。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664年3月27日唐朝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唐三藏坐化

玄奘出身名门望族,祖先历朝为官,父母早逝,长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号长捷。玄奘自幼跟随兄长诵习经典,娴熟儒道百家典籍,受其影响很大。

玄奘通过学习,发现各处教法异说纷纭,尤其各个汉译佛典的义理解释不一,令人不知所从,于是玄奘发大宏愿,决心亲自至西方取经。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664年3月27日唐朝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唐三藏坐化


公元627年夏天,秦陇一带遭到霜雹灾害,受灾缺粮的人逃荒四处就食。玄奘趁这个机会,混在灾民要饭的队伍里,偷偷地溜出了长安,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艰苦跋涉。后来他的这段经历被演化成《西游记》,故事里的唐僧被塑造成一个超度众生的长者,其实这年他才28岁,正是身强力壮的黄金时代。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664年3月27日唐朝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唐三藏坐化


玄奘一行经过十四国,进入今阿富汗境内,紧接着又翻过有名的大雪山(兴都库什山),这里冰雪千古不化,山谷强盗出没,饥寒交迫使剩下的随从只有几个僧徒了。但这一切困难险阻都没使玄奘退缩。终于在公元628年八月,玄奘到达了目的地———印度。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664年3月27日唐朝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唐三藏坐化


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后来游历天竺各地,并与当地佛学家辩论,名声大震。玄奘在天竺学习了近二十年,最终拒绝了天竺的盛情挽留,回到了长安,并同时带回了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受到唐太宗的热情迎接。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664年3月27日唐朝佛教法相宗创始人唐三藏坐化

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亲自督造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玄奘带回并译出大量经典。组织法相唯识理论,而有了法相宗的创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