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中國人的破壁精神

沒有人會對太行山感到陌生。

即使說起太行山的時候,人們還沒有搞清它的位置、沒有見過它的容顏、甚至不確定它是不是真的存在……

但太行山這個名字就像一個祖傳印記,在這個民族裡有著共通的血性。

這股內力,就叫做:愚公移山

面對著王屋與太行

憑著一身肝膽

無路難呀開路更難

所以後來人為你感嘆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愚公移山©徐悲鴻

01

在古文《愚公移山》裡,愚公住在山的北面,他不僅想去洛陽,還打算把路修到湖北去,——一個夢想遠方的文藝老漢。

但,太行、王屋是兩座大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愚公“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決心搬走大山。更是拿出“子子孫孫無窮匱”的氣概,反擊了前來看戲嘲諷的“智叟”。

其實,像列子這樣縹緲遺世的道家代表,是不大會寫什麼鼓勵人們艱苦創業的文章的。

他只是借愚公和智叟的對話來說明時間觀不同的人對於世界認知的不同,進而表達“天地為一朝,億代為瞬息”的哲學思想。

但後來的人們還是將愚公作為了鍥而不捨的勞動模範。而太行山裡的人們,似乎骨子裡都根植著這種開山破壁的天性,並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留下了足以應證的奇蹟。

太行山郭亮掛壁公路

(攝影©孤城)

橫屏觀看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西漢末年,一支農民起義軍在太行山南端的峭壁上據險以守。兵亂平息後,滯留下來的人在此採石築房,建起了一座村子,並以起義軍的領袖“郭亮”為村名。

2000多年來,絕壁頂端上的人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與外界溝通往來的唯一出路是在垂直巖壁上鑿出來的石階。

隨著人口的增多,耕地稀少、山路迂塞的弊病日漸顯露,村民們的日子困頓不堪。

時間來到1972年,春節過後不久,郭亮村十三條壯漢面壁舉拳,發誓要鑿穿絕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

那是中華民族自信心爆棚的毛澤東時代,在“人定勝天”的精神鼓舞下,沒有人覺得這是天方夜譚。

從1972年3月9日到1977年5月1日,在十三位開路先鋒的帶領下,郭亮村傾全村之力,在沒有任何機械化工具的輔助下,硬是在百米高的絕壁上一錘一錘鑿出了一條長1250米、寬6米、高4米,可以通行汽車的掛壁公路。

郭亮掛壁公路局部

(攝影©孤城)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1976年,國際友人無意間發現了業已貫通的郭亮洞,驚呼其為“世界第九大奇蹟”,並製作了一個專題紀錄片,郭亮洞隨之揚名天下,且順利入圍“世界最險要的十條路”“全球最奇特18條公路”

實際上,除了河南輝縣的郭亮洞,太行山中還有六條同樣開鑿於絕壁上的公路,分別是:回龍村掛壁公路(河南輝縣),錫崖溝掛壁公路、崑山掛壁公路、陳家園掛壁公路(山西陵川),虹梯關掛壁公路,神龍灣掛壁公路(山西平順)。

神龍灣掛壁公路

(攝影:圖蟲網@閒雲sxczzpc)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錫崖溝掛壁公路

(攝影:圖蟲網@jackbean)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在掛壁公路開鑿之前,百公里外群山夾持的林州盆地上,另一個劈山開石的浩大工程已經完成。

盆地中的林縣,雖有開闊的田地,但卻缺少可靠的水源,千百年來,乾旱始終緊箍著林縣人的咽喉。

林縣人對水源的渴求絲毫不亞於郭亮人對路的渴求。他們把目光投向層層山巒外的濁漳河,計劃在地勢較高的上游開闢一條水渠,直接“引漳入林”。

紅旗渠位置示意圖

(製圖©孤城)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

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從1960年2月破土動工,到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林縣人民以強大的意志力和團結忘我的精神,捨身奮戰了近十年,完全以人力削平1250座山頭,開鑿211個隧洞,架設151座渡槽,在崇山峻嶺間修起了總乾渠長70.6公里,幹、支渠遍佈各鄉鎮的傳奇水利工程——紅旗渠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20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百廢待興。太行山裡的人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艱苦創業,自力更生,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奇蹟般的壯舉。

這股“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也飛越太行,傳遍大江南北,激勵著國人為建設一個全新的中國而齊心協力,鬥志昂揚。

02

太行山,從低處看,是一面巨牆,壁立萬仞,隔絕一切信息。

太行絕壁

(攝影©孤城)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從高處俯視,又如一階階石梯,拾級而上似乎就能抵達新的世界。

雲端錫崖

(攝影©蔡雪輝)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巍巍八百里太行,自北而南貫穿於中國大地的腹心,上接燕山,下銜秦嶺,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地理分界,也是中國第三階梯向第二階梯的天然一躍。

太行山概覽圖

(製圖©孤城)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關於太行山範圍的劃定,學術界仍存有爭議,一種接受度較廣的論述認為太行山應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狹義的太行山,按照其主脈的自然延伸,南段包括王屋山乃至中條山,北段包括北京西山;廣義的太行山系,還應囊括太嶽山、系舟山和五臺山。

太行山詳圖

(製圖©孤城)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太行山主脈延伸400餘公里,加上餘脈,全長近1000公里。平均海拔1200~1500米,主脈最高峰位於河北小五臺山東臺,海拔2882米。習慣上,人們把太行山分為南太行、北太行、西太行三部分,分別指稱河南省、河北省和山西省境內的太行山。

大約25億年前,太行山所在的地區還沉睡在海底,以億萬年的時間跨度,收集著從海水裡沉降下來的細微砂礫。

發生於約18億年前的“呂梁造山運動”使得這一地區的古陸塊進入差異升降階段,太行山開始在海底萌生。

隨後,在“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的作用下,這一堆積了厚厚砂岩層的區域幾經沉浮,最終於240萬年前大幅抬升,隆起為今天的太行山脈。

劇烈的造山運動,千百萬年的冰雪侵蝕,加上容易成片剝落的砂岩山體,使得太行山上隨處可見落差巨大的垂直崖壁和深不可測的陡峭峽谷。而富含鐵粒子的紅色砂岩又為這壯觀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攝人心魄的視覺效果。

雲臺山紅石峽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太行山是中國北方的景觀中心。

在平原上長大的人們初次進入太行山,無不為其大開大闔氣象所震動。

這裡的山峰可以奇巧瑰麗

河南輝縣萬仙山

(攝影©孤城)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也可以雄渾浩瀚

山西陵川錫崖溝

(攝影:圖蟲網@閒雲sxczzpc)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這裡的峽谷可以波瀾壯闊

河南林州太行大峽谷

(攝影©柴俊林)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也可以清秀典雅

山西壺關通天峽

(攝影©柴俊林)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這裡有劈山繞谷的大河

山西晉城沁河大灣

(攝影:圖蟲網@閒雲sxczzpc)

橫屏觀看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也有澄明如鏡的湖泊

山西陵川武家灣

(攝影©蔡雪輝)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有名揚天下的道場

山西忻州五臺山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也有遺世獨立的村落

山西平順霓虹村

(攝影©柴俊林)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03

太行山中多峽谷,峽谷中多有驚世駭俗的風景。這是現今人們在推廣太行山時常常亮出的名片,但地質造物的安排另有深意。

陡峭的太行山猶如一道屏障,橫陳在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這兩大文明發源地之間,隔絕了文化往來,也阻斷了物質交流。

而山脈隆起時產生的眾多斷裂帶,實則打破了屏障,形成一個個聯接東西的通道。

正是有了峽谷的導流,發源於黃土高原上的沁河、漳河、滹沱河、沙河、唐河、拒馬河、永定河等一條條河流才得以藉助巨大的地勢差,橫切太行山脈,流入華北平原。

拒馬河,河北淶水縣野三坡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當河流從太行山中奔流而出的時候,會在開闊的平地上形成肥沃的沖積扇。

華夏古文明就在這些沖積扇上落地生根,枝繁葉茂。古時候的王朝統治者們,也往往背依太行,建立國都,一統宇內。

這些古都重鎮如貝殼項鍊般南北串聯,在太行山下形成了一條閃耀3000年的文化走廊。太行山成為中國的核心,清代地理學家顧祖禹稱之為“天下之脊”,得太行者,得天下。

太行山中的八條裂谷亦成為商旅往來和軍事鬥爭的天下要衝,並被人們賦予了一個更慎重的名字:太行八陘

太行八陘與古都重鎮分佈圖

(製圖©孤城)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陘(xíng),最初是指山脈中斷開的缺口,人們沿著缺口探尋,便發現了橫貫山脈的出路。

軍都陘,北京昌平居庸關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飛狐陘,河北蔚縣飛狐峪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井陘,河北井陘縣蒼巖山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從黃河岸邊到燕山腳下,八條著名的陘道,自南而北,沿太行山並列分佈。中國歷史那些最驚心動魄的章節就在這狹窄的山谷中輪番上演。

公元前264年,秦將白起率軍出軹關陘,攻陷韓國野王邑(今河南沁陽),切斷太行陘,隔絕了韓國國都新鄭通往上黨郡(今長治、晉城)的交通,郡守馮亭將上黨獻於趙國,隨後,秦趙爆發長平之戰,趙國40萬士卒慘遭坑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於出巡途中暴斃,隨行的趙高、胡亥與李斯共謀,篡改遺旨,秘不發喪。時值盛夏,馱著臭鮑魚和始皇帝屍體的車隊就經由井陘匆忙西歸咸陽。

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伐趙之戰、公元前204年漢將韓信攻趙的背水之戰、公元756年唐將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等,來來往往的鐵馬金戈皆在

井陘口滾滾而過。

公元1209年,蒙古伐金,先由軍都陘居庸關不得入,後南下經飛狐陘奪取紫荊關後殺入北京。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首領也先進犯大同,御駕親征的明英宗兵敗後沿軍都陘後撤,卻不料在土木堡淪為俘虜,也先挾持英宗賺開紫荊關大門,迅速兵臨北京城下。

04

時光指向中國近代,抗日戰爭期間,太行山更是在跌宕起伏的炮火間力挽狂瀾。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以後,日軍在華北、華中、華南瘋狂進攻,民族存亡,危在旦夕。

“日軍不可戰勝”“中國必亡”

的投降言論更是讓整個國家蒙上了灰暗的陰影。

但就在兩個月後,太行山裡忽然傳出了勝仗的消息。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15師在山西靈丘縣平型關附近,成功伏擊素有“鐵軍”之稱的日本板垣師團,打出了令人沸騰的平型關大捷

這是真正的千鈞一髮之際,因為遠方傳來的不止是一場勝仗,還有對這支隊伍能打敗日軍的信任、這個國家可以抗戰到底的信心。

也許此刻的你我,無法體會到那時的人們,在山河失守時的絕望,也無法切身感受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勝仗帶來的希望,無法得知很多人是怎樣拭去淚水,重新振作,走進戰場。

但我們知道,救國救民的擔當,在中華大地熊熊燃燒了起來。

平型關大捷

(油畫作者©孫浩)

太行美貌——在這裡“雲”遊太行山

1940年,日本為迅速結束在中國的戰事,全面加強對中國的經濟封鎖、軍事進攻和政治誘降。

國民政府的抗日意志產生動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岌岌可危,中國進入“空前投降危險與空前抗戰困難的時期”

緊要關頭,八路軍在敵後主動發起意在破襲日軍“囚籠政策”的百團大戰,太行山上再次拉開抗日救國的浩蕩篇章。

這場大規模、長時間的進攻戰役,猶如捶在日軍背後的一記重拳,打穿了亡國論的惶恐,打開了抗戰的新局面。

烽火硝煙的崢嶸歲月裡

無數太行兒女挺身而出

誓死奔赴國難

戰火無情,信念不息

為家國而奮不顧身

因為太行山裡

總流傳著那樣一份鑿壁穿遁的感情

滿懷著堅定、執著和信念

衝破藩籬,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