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推遲:日本三千億美元經濟效應暫落空,阿里最受傷

東京奧運會推遲的靴子終於落地,3月24日晚間,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發佈聯合聲明:同意東京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舉辦,最晚不超過2021年夏天。

東京奧運會推遲:日本三千億美元經濟效應暫落空,阿里最受傷

原本,這場籌備近7年的東京奧運會,將在2020年7月24日至8月9日舉行。

牽一髮動全身,作為當今全球最為重要的體育賽事,奧運會一旦延期,牽扯到的利益相關方複雜至極,包括舉辦國政府、奧委會、運動員、各個單項國際體育協會等直接參與者,從商業層面考慮,還包括贊助商、轉播商、供應商、票務公司等,甚至囊括保險、航空、酒店、旅遊等行業。

新華社援引日本多家媒體消息稱,東京奧運會推遲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60億美元,一旦取消,損失則高達410億美元。

按照東京奧組委2019年底的預算,奧運會主辦成本高達123億美元,這些費用由日本中央政府、東京市政府及東京奧組委共同出資,如果算上城市公共交通、新場館建設、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項目,總支出預計超過270億美元。

日本政府本來指望舉辦奧運會提振疲軟的經濟狀況,日本媒體預計,東京奧運會對日本經濟拉動作用達到近3000億美元,但眼下,奧運會的推遲讓這一切變得不可預知。

62家贊助商、31億美元本土贊助收入受影響

作為有史以來贊助金額最高的東京奧運會,2019年6月時,東京奧運會拿到了31億美元的本土商業贊助收入,簽下總計62家贊助商,這也打破了倫敦奧運會的11億美元的贊助收入。

此外,上述贊助金額並未包括TOP計劃中的企業贊助。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TOP計劃作為奧運會的最高贊助級別,目前擁有13家贊助商,包括阿里巴巴、可口可樂、Atos、普利司通、Dow、通用電氣、英特爾、OMEGA、寶潔、Visa、松下、三星、豐田,贊助金額每年至少1億美元。

從國際奧委會的收入結構來看,近兩成來自頂級贊助商,超過7成收入則依賴媒體轉播權售賣。

2011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以14.5億美元拿到本土轉播權,至2020年底,隨後在2014年以76.5億美元續約至2032年,其中東京奧運會要支付14億美元。此前,NBC宣佈,東京奧運會90%的廣告時段已經賣出,廣告收入已達12.5億元。

不過,Sportspro報道稱,NBC此前已為轉播權買了保險,雖然具體保險金額未予透露,但NBC母公司Comcast集團首席執行官Brian Roberts稱,這筆保單能保證在奧運會取消的情況下公司不遭受任何損失。奧運會延期後,NBC隨即表態稱,將支持東京奧運會調整舉辦方案。

在門票收入方面,此屆東京奧運會所有賽事共有780萬張門票,東道主負責承銷7成左右的本土門票,東京奧組委原本希望門票收入達到8億美元。截止目前,已累計售出448萬張門票。東京奧運會延期,阿里最受傷

2017年,國際奧委會宣佈,阿里巴巴加入全球合作伙伴TOP贊助計劃,品類為“雲服務”及“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合作期限直至2028年,每年贊助金額不低於1億美元。阿里也是TOP計劃中唯一一家中國企業。

彼時,阿里CEO張勇表示,“這也是我們全球化戰略的一部分,同時能夠向服務20億消費者的目標更進一步。”

作為8年贊助週期中首個舉辦的東京奧運會,阿里上位便遭遇“開門黑”,其奧運營銷計劃也被迫中止。

2019年底,阿里巴巴就推出天貓東京2020奧運營銷計劃,希望吸引5億人參與奧運互動,“目前天貓已和上百家頂級品牌達成2020奧運年的深度營銷合作計劃”。

在昨天東京奧運會宣佈推遲後,阿里官方第一時間聲明表示支持。

2020年是個體育大年,核心賽事包括奧運會、歐洲盃。此前受疫情影響,歐洲盃也宣佈延遲到2021年舉辦。對於借力體育賽事進行品牌營銷的公司來說,著實落了空,比如國內體育運動品牌安踏、李寧、361度等。

安踏在2019年成為國際奧委會官方體育服裝供應商,權益期至2022年底,涵蓋東京奧運會及北京冬奧會。在昨天的2019年財報溝通會上,安踏集團總裁鄭捷表示,我們本來已經做好了一整套營銷方案,推遲對生意本身影響不大,更多的還是品牌角度。

此外,在品牌贊助方面,很多公司與參加奧運會的各個協會運動隊、運動員簽署了贊助合同,奧運會延期,這些權益如何理清、預算是否追加,可能也是複雜的問題。

與此同時,作為東京奧運會中國奧委會轄區官方票務代理機構及接待服務供應商,凱撒旅遊亦受到業務重創。

在轉播權方面,央視一如既往地獨家擁有東京奧運會在大陸及澳門地區的全媒體及轉授權權利,奧運會推遲,也勢必打亂了廣告招商及版權分銷計劃。

兩保險公司或面臨5.5億美元損失,延期賠償尚不可知

奧運會延期舉行不僅將給日本經濟帶來巨大損失,同時對保險業也將產生廣泛影響。

據再保險新聞(Reinsurance News)報道,瑞士再保險公司透露,若東京奧運會取消,它將面臨2.5億美元的風險敞口。慕尼黑再保險的風險敞口據說也在3億美元左右。

慕尼黑再保險在3月20日發佈的評估新冠病毒影響文章中稱,慕再有能力承擔這場流行病的經濟負擔。即便是200年不遇的全球流行病事件,保險索賠規模預計與財險中的中型自然災害相當。

不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3月23日的國會講話時明確表示,推遲舉辦東京奧運會是選項之一,但東京奧運會肯定不會被取消。

尚未知曉賽事延期將會有怎樣的賠償。業界資料顯示,如1995年西班牙世界滑雪錦標賽由於降雪不足而推遲一年舉行,保險公司就未有任何賠償。而2001年的高爾夫萊德杯因“9·11”事件推遲一年,保險商支付了2000萬美元的賠償。

按照國際慣例,保險已經是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圍繞大型體育賽事面臨的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自然災害風險、人身意外傷害風險等,相關保險品種達30多種。

在中國,較為人熟知的賽事保險案例是體操運動員桑蘭。1998年,桑蘭在美國友好運動會跳馬比賽中摔倒,造成頸部損傷、高位截癱。由於組委會事先有相關投保,桑蘭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保險保障。

在奧運會歷史上,受抵制、恐怖襲擊、自然災害等多種風險困擾。因此,奧運會通常有兩個專業組織為奧組委抵禦風險服務:一是奧運會風險與專家控制管理委員會,另一個是提供奧運會專門保險方案的保險經紀公司。

《中國保險》曾報道,慕尼黑再保險專家在一場“奧運保險國際研討會”上指出,奧運會涉及的主要保險產品有責任保險、賽事取消保險、人身保障保險、機動車輛保險及財產險。其中,“賽事取消風險”是最主要的風險之一,原因主要包括無法提供電視轉播信號、天氣風險和政治風險。作為“9·11”恐怖襲擊後舉辦的第一屆奧運會,國際奧委會曾為雅典奧運會斥資680萬美元購買賽事取消險,保額達1.7億美元。

曾在北京奧組委工作的趙旭在《中國保險》撰文舉例,由於西方國家的抵制,(1982年)莫斯科奧運會的賽事取消保險支付了7000萬美元賠款。(1996年)亞特蘭大百年奧運公園爆炸案產生了高達1000萬美元的索賠。

《稜鏡》梳理媒體報道,北京奧運會時,保險保障覆蓋整個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活動、人員、財產,包括大約15萬奧運相關人員,近8千輛車輛和所有的場館。保單還覆蓋了註冊媒體、非註冊媒體、海外觀眾和國內觀眾,11萬名註冊志願者也都享有保險服務。

不過,據《中國保險報》報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賽事取消風險並未以保險方式解決。課題組對北京奧運會期間的天氣、自然災害、恐怖襲擊等可能導致賽事取消的風險進行整體評估後,認為取消風險極小,北京奧組委考慮自留這部分風險。相關負責人解釋由於是商業手段,要考慮風險的概率和投保成本的核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