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1959年12月,46歲的蘇格蘭少帥香克利空降安菲爾德,只花了5年時間,就率隊完成了從次級聯賽落魄球隊到頂級聯賽冠軍的轉變,自然被紅軍球迷視為二戰後的第一代教父。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比爾-香克利

不過香克利中後期的歲月並非一路坦途,從1966年到1973年,球隊甚至經歷了7年無冠的尷尬歲月,頗有些後來溫格的無奈,但這一切並沒有擊倒永遠充滿熱忱的香帥。當他離開球隊的時候,並沒有像教授一樣淒涼,而是像爵爺一樣風光。

一.解析至暗時刻:7年無冠的內外交困

1965-1966年是香克利紅軍生涯前期最輝煌的一段時間,他們陸續收穫了足總盃冠軍和英甲聯賽冠軍,還闖進了1965-66賽季的歐洲優勝者杯決賽,最後也只是惜敗多特蒙德收穫亞軍。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1991年弗格森率隊拿下歐洲優勝者杯冠軍

這樣的橋段與後來的爵爺十分相似,1990年曼聯也是先拿下了足總盃冠軍,幫助弗格森成功續命,後來他們也陸續在優勝者杯和英超聯賽中爆發,逐步拉開了紅色帝國的序幕。但與弗格森相比,香克利面臨的內外環境都有著很大的不同,從1966年開始,紅軍的至暗時刻降臨。

1960年代是老英甲競爭最激烈的時期,事實上香克利執教紅軍15年,期間英格蘭頂級聯賽沒有一支球隊成功衛冕。當時的英倫足壇豪強林立,前期有馬特-巴斯比的曼聯和比爾-尼克爾森的熱刺,後來唐-裡維的利茲聯以及布萊恩-克拉夫的德比郡也加入了頂尖球隊的戰團。

而這還不是全部,阿爾夫-拉姆齊率領的伊普斯維奇,喬-默瑟執掌的曼城,乃至卡特里克治下的埃弗頓,先後迎來了隊史上最輝煌的歲月,或者說最驚豔的時光。在混亂的局面中大家輪流坐莊,如果你的硬實力出現波動,別說參與爭冠,一不留神就會名落孫山。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1965年香克利率隊拿下隊史首座足總盃冠軍

所以香克利在短時間內再造紅軍,拿下2次英甲聯賽冠軍和隊史首座足總盃,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聖賢也會犯錯,在1966年之後,香克利在陣容改造上始終下不了決心,險些釀成不可逆的後果。

香帥來到紅軍之後,在1年內就完成了陣容的大清洗,第一批打江山的人要麼是他挖來的悍將,比如羅恩-耶茨、伊恩-聖約翰和彼得-湯普森;要麼是球隊自家青訓發掘的優秀球員,比如羅傑-亨特、湯米-史密斯、伊恩-卡拉漢和湯米-勞倫斯等人。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2019年皇馬在歐冠淘汰賽首輪就宣告出局

一般而言,當同一批人並肩戰鬥收穫了眾多榮譽,陣容又不進行大的換血,就容易出現倦怠感,這種精神疲態有時非常致命。歐冠三連之後的皇馬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同一批人懶洋洋的態度,甚至比失去C羅更可怕。

到了1960年代末期,香克利就面臨這樣的問題,這些隨他南征北戰數年的弟子盡顯頹勢,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銳氣,競技狀態也一天不如一天。但香帥始終沒有痛下決心進行二次大清洗,只是採取了穩妥的補充型引援,但在這段時間他買的人幾乎全部迷失,唯有一個埃姆林-休斯後來成長為紅軍隊魂。

一直到1970年足總盃失利之後,香克利才終於如夢方醒,耶茨-亨特-勞倫斯-聖約翰這些人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如果繼續這麼蹉跎下去,讀者們可以參考一下2010年之後的溫格與阿森納。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傑夫-特溫泰曼

不過此前多筆失敗引援也給香克利敲響了警鐘,恐慌性收購是沒有意義的,必須像1960年時那樣精準且果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重建。而在這個節骨眼上,他曾經的隊員傑夫-特溫泰曼站上了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二.神探降臨逆天改命,香氏紅軍煥然一新

在香克利教練生涯剛起步的時候,執教的是一支叫做卡萊爾聯的低級別小球隊,當時特溫泰曼就是隊裡的一名球員。他在退役之後並沒有立刻去投奔香帥,而是自立門戶當了幾年教練,後來於1967年正式拜入“靴室智囊”門下,負責組建紅軍的球探團隊,他成為了首席球探。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香克利與特溫泰曼

那是一個信息嚴重不對稱的年代,換言之在引援中經常可以“撿漏”,誰先注意到一名天賦出眾的小球員,就可以迅速用低價將他簽下,不會像現在大家都盯著一個桑喬垂涎三尺,還得掏出超過1億歐元的天價。

特溫泰曼正是此中高手,他建立的球探體系深入到英格蘭各級別聯賽中,在1970年前後開始“批量收割”。用較低的成本網絡了一批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成為了香克利2.0時代的基石。

這這批人包括了未來10年的門神克萊門斯,耶茨的接班人拉里-勞埃德、新任神鋒託沙克、邊路鐵閘林德塞和中場多面手布萊恩-霍爾;但最有代表性的還要數邊鋒史蒂夫-海威,以及那個香克利在自傳中用單獨一章歌頌的男孩:凱文-基岡。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史蒂夫-海威

海威在加盟利物浦之前,是一名標準的non-league player,遊離於所謂的92家職業俱樂部之外,本質上還是個業餘球員。但在1970年前後,他卻被特溫泰曼的球探團隊相中,並被帶到了利物浦。

即便在今天的體系中,像瓦爾迪這樣non-league football出身的球員還會被廣為傳頌,在那個各方面都不健全的年代,海威能夠出人頭地更顯神奇,當然也體現出特溫泰曼團隊的工作能力。

凱文-基岡的出身雖然沒有海威那位卑微,但也只是低級別球隊斯坎索普陣中的一員,在這種球隊混跡一般還得在別處打工,不然掙的那點錢都不夠養家餬口。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基岡與香克利

結果天賦出眾的基岡,也是在1970年前後被特溫泰曼鎖定,並被推薦到了香克利那裡。每一位傳世名帥都得有自己的招牌寶藏,就像梅西之於瓜迪奧拉,C羅之於弗格森;而香克利選中的真命天子,就是凱文-基岡,他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拿到2次歐洲金球獎的英國球員。

如果說1960年代香克利的陣型還在424與433之間徘徊,1970年代之後則慢慢進化成了442。而他作為蘇格蘭人的堅持還在繼續,所謂的Move-Pass仍是香氏足球的招牌,輔以簡單的長球衝擊,構成了那個時代紅軍的主幹體系。

在442陣型中,基岡與託沙克這對搭檔頗為顯眼,也是後來“一高一快”組合的雛形。身高1米85的託沙克是典型的英式高中鋒,他的支點作用明顯,在對抗中顯得剛猛有力,能用在自己的控制區域,為隊友創造出射門機會。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基岡與託沙克扮演羅賓和蝙蝠俠

基岡則是小快靈類型的二前鋒,他的速度和耐力都很出色,盤帶水準放眼整個英格蘭足球史,也沒有多少(非邊鋒出身的)人能與他相媲美。他能夠在極小的縫隙中閃轉騰挪,也利用隊友的掩護完成致命一擊,與1980年代風靡世界的“球王型”攻擊性中場相比,基岡向前的慾望更強,得分的職責也更重。

後世有一些媒體將他們稱為蝙蝠俠和羅賓,不過客觀來說,我們也不能神話這對組合。他們固然出色,但基岡認為多數人在比賽中跟不上他的節奏,託沙克也經常會出現失神的情況,對於一個準球王級的人物來說,這也是領先於時代的無奈;不過在1970年代,他們依舊是威震英倫三島乃至整個歐洲的大殺器。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伊恩-卡拉漢

在香克利的體系中,對於邊鋒的理解和運用,與傳統思路出入較大。此前的湯普森和卡拉漢,並不是抱死兩邊的爆點,他們經常回撤拿球參與接應和串聯,甚至會內收到中場中路參與節奏的控制。1970年代卡拉漢還是右翼第一選擇,左邊就換成了上文提到的史蒂夫-海威。

海威其實比較接近狹義上的英式高位邊鋒,他的強項還是突破以後的傳中,也能勝任前鋒的角色,但沒有彼得-湯普森那麼全面的能力。卡拉漢依然保持了本色,他從1962年開始一直就是紅軍的尖刀人物,直到香克利退休他還在堅守。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埃姆林-休斯

中場的壓艙石是1960年後期香克利唯一買對的那個人,埃姆林-休斯。他主要的職責是防守,拖後中場和中後衛都能打,出球能力和防守意識都屬上乘,後來成為了利物浦首奪歐冠冠軍的隊長。他的搭檔布萊恩-霍爾技術出眾可邊可中,是一名比較全面的中場球星。

防線上的定海神針是前朝遺老湯米-史密斯,他依然是那個無所不能的破壞者和組織者,無論身邊搭檔是勞埃德還是菲爾-湯普森,他都能應付自如;後場邊路的唯一爆點是林德塞,一位衝擊力較強的左後衛;門將克萊門斯是後來的英格蘭隊主力,把守紅軍大門超過10年,是反應神速的一流門將。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這一支全新打造的紅軍,從1972年開始漸入佳境,面對多年無冠的窘境,香克利要重新向巔峰發起衝擊。對於永不止步的人而言,一定不會在留有餘力時宣告失敗。

三.火速崛起再造三冠,巔峰謝幕永留遺憾

1972-73賽季紅軍重新上路,他們以風捲殘雲之勢席捲英甲聯賽,一度創造了主場21連勝的神蹟。直到我們仍在其中的2020年3月,渣叔治下的新紅軍才以完美的主場22連勝向香克利致敬。這樣的表現無可爭議,球隊收穫了香克利時代第3個頂級聯賽冠軍。

歐戰賽場一直是香帥的遺憾,1965年和1966年,球隊先後在歐冠杯和歐優杯中功敗垂成。此後數年由於在國內戰績不佳,連拿到歐戰的門票都顯得十分困難,最多也只有聯盟杯像他們敞開大門。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1973年湯米-史密斯高舉歐洲聯盟杯

而在1972-73賽季,他們也正是通過聯盟杯實現了歐戰獎盃的突破。那一年他們在決賽中力克德甲勁旅門興格拉德巴赫,即便對手陣中擁有海因克斯、內策爾、福格茨和邦霍夫這些西德黃金年代的功勳球員,香克利的球隊還是以3-2的總比分驚險奪冠。

1973-74賽季,雖然聯賽和歐冠接連失利,但他們在足總盃中所向披靡,時隔9年之後拿到了隊史第二座獎盃,在那個榮耀極重的年代,一座足總盃就能宣告這是一個成功的賽季。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1974年全隊慶祝獲得足總盃冠軍

然而這世界上有太多看似簡單的再見,其實就是永別。1974年7月12日,利物浦官方突然宣佈,60歲的比爾-香克利宣佈退休,將離開執教了15年的安菲爾德。上文提到的那場足總盃決賽,也就意外地成為了香克利時代的絕唱。在此期間他幾乎收穫了一切,無緣歐冠獎盃成為了畢生最大的遺憾。

2013年弗格森的退休醞釀已久,甚至早在11年前就險些絕塵而去;2018年溫格的離開也早有徵兆,有心無力的教授殘喘多年,是時候卸下沉重的包袱。但在1974年這個節點上,香克利的突然歸隱令人錯愕,在街頭嬉戲打鬧的球迷聽聞這一消息,立刻陷入無盡的沉默。有些事情我們早就習以為常,當一切真正改變的時候,只剩下茫然無措。

有人說他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有人說15年的時光掏空了他的身體,但結局就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自此之後香克利再也沒能歸來,7年之後便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四.從0到1:只有一個比爾-香克利

其實單從獎盃而論,後來的佩斯利和達格利什,乃至短暫接手的費根都不遜色於香克利。但倘若你隨手翻閱一份足球教練的歷史排名,香克利一定列於他們之前。正如布萊恩-克拉夫所言,佩斯利接手的而是一座城堡,建造城堡的人是香克利,從0到1的過程是無與倫比的,所以香帥配得上所有的讚譽。

紅軍戰史02:從七年無冠到東山再起,香克利在巔峰時刻突然謝幕

比爾-香克利

當然除了輝煌的成績,香克利還有一點被後人稱道,那就是他在任上與球迷之間建立的紐帶。他始終認為一支球隊的根基是社區,要有一群人與之共存亡,即所謂的贏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扛。當時的職業足球還沒有如今的全球化程度,多數球迷集中在本城甚至本區,香克利的號召也讓紅軍的鐵桿擁躉們倍感親切。

在退休之後,香克利甚至會來到KOP看臺,與死忠們一起欣賞利物浦的比賽。他曾經說過,在卸任利物浦主帥之後,他和所有來到安菲爾德看球的死忠們一樣,He is one of the KO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