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後,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勢逐漸好轉,企業復工的規模也在逐漸恢復。但是防疫工作確絲毫不能懈怠,下面就與大家共同學習全面復工、復產後,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復工復產後,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一、上班途中

疫情期間推薦步行和騎車上班,如果條件不允許,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員,應避開人流高峰期。儘量避免面對面站立,與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到達目的地後及時洗手,洗手前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在擁擠的交通工具上,至少要戴外科口罩以上級別的口罩,隨時進行手衛生,還要注意與陌生人保持距離。獨自開車時可不佩戴口罩,如有他人搭乘,應全程正確佩戴口罩,途中少交談,相互保持適當距離,不進行肢體接觸。不要開啟空調內循環,適度開窗通風。

二、進入工作場所

1、公共區域

到單位後,首先要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並及時洗手。上下樓時多走樓梯少坐電梯,避免多人共乘電梯,乘坐電梯時要正確佩戴口罩。

減少在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區域的逗留時間,如門廳、走廊、洗手間、茶水間等,逗留期間要正確佩戴口罩。

儘量少觸摸公共區域物品,接觸電梯按鈕、扶梯、門把手等部位時可用紙巾遮避,用後的紙巾按規定處理,如無遮避,用手觸碰後須及時洗手。


復工復產後,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2、室內工作場所

應減少不必要的“串門”。儘量採取分散辦公的工作方式,人員較多、通風不良的辦公場所應正確佩戴口罩,儘可能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工作時減少隨意走動。

減少不必要的會議。會議期間儘量開窗通風,參會人員正確佩戴口罩。減少工作場所會客,如需會客,要注意雙方保持1米以上距離或正確佩戴口罩。

提倡無紙化辦公,減少紙質材料、報刊雜誌的傳遞。頻繁交接或搬運物品後應洗手,做好手消毒來進行自我防護。

加強公用物品消毒,特別是公用電話,可以自備消毒溼巾擦拭消毒。定期對門把手、水龍頭等手常觸摸部位進行清潔消毒。

加強工作場所通風,保證每日至少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

3、室外工作場所

進行室外工作時儘量避開密集人群,儘可能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在人員密集、交流頻繁時,要正確佩戴口罩。外出工作後回到室內,要第一時間先洗手,洗手前避免接觸口鼻眼等部位。

復工復產後,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4.就餐

首選自帶盒飯。自帶盒飯可以有效避免扎堆就餐,且餐食餐具衛生更有保障。餐前洗手,餐後及時清潔飯盒。

在食堂就餐的人員可自帶餐具。做到錯峰就餐,避免食堂人員聚集。取餐時要正確佩戴口罩、有序排隊;就餐時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儘量避免面對面就餐,避免交談;餐後及時離開,不在餐廳逗留。

復工復產後,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三、下班

下班回家後,別忘記先洗手再與家人接觸。如果出現了一些可疑症狀,比如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腹瀉嘔吐、肌肉痠疼等,應該立即停止工作,不能帶病上崗,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