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若是幹了此事,絕對是授元帥,可惜天不由人!

粟裕為解放軍第一大將,沒有授予元帥,成為不少人嘆為的憾事。

他授予大將,自然是有關部門綜合考慮授出的,也是恰如其分的。

但是,粟裕若是幹了一件事,那元帥絕對是跑不掉。

粟裕若是幹了此事,絕對是授元帥,可惜天不由人!


那就是掛帥出征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27日,美國宣佈出兵朝鮮,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

7月7日,受主席的委託,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周恩來主持召開第一次國防會議,討論朝鮮局勢和國防問題,解放軍主要將領參加。總理先傳達了主席對形勢的估計和成立東北邊防軍加強邊防、必要時出國支援朝鮮作戰的決定,提出東北邊防軍以粟裕為司令員兼政委。

7月13日,中央軍委正式頒佈了《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確定:

一、抽調第13兵團(第38軍、39軍、40軍),第42軍,炮兵第l師、2師、8師和一定數量的高射炮兵、工兵、戰車部隊組成東北邊防軍。這些部隊於8月5日前抵達指定地點,完成集結。

粟裕若是幹了此事,絕對是授元帥,可惜天不由人!


(二)以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李聚奎為後勤司令員。

(三)以15兵團領導機關為基礎組成13兵團領導機關,以鄧華為司令員、賴傳珠為政治委員,解沛然(解方)為參謀長,杜平為政治部主任。

其中,東北邊防軍是直屬中央的戰略方面軍,第13兵團抵達東北後,編入東北邊防軍序列,因此,也就是說,鄧華將成為粟裕的部下。

成為粟裕部下的,還有兩人,一是蕭勁光,一是蕭華。

粟裕若是幹了此事,絕對是授元帥,可惜天不由人!


為什麼選擇了這個兩個為粟裕的副手?

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在其著作《毛澤東與抗美援朝鮮》中指出:

“蕭勁光、蕭華在解放戰爭中長期在南滿工作,既熟悉東北邊防軍的第四野戰軍部隊,也比較瞭解朝鮮情況,可以協助粟裕指揮。”

而這個選擇中,蕭勁光為原東北野戰軍副司令員,為林總的副手,蕭華時任總政治部主任,為羅榮桓的副手,對此,張雄文在《無冕元帥粟裕》一書中說:“他們此時均成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的副手,也無疑清楚地表明東北邊防軍是野戰軍級別的單位,粟裕此時的軍隊級別與林、羅同列。”

粟裕若是幹了此事,絕對是授元帥,可惜天不由人!


在1955年授銜時,蕭勁光為大將,蕭華、鄧華等均為上將,林羅為元帥,若是按此下去,粟裕也應該是授元帥。

遺憾的是,粟裕最終沒有去東北邊防軍上任,沒有擔任其司令員兼政委,由此也沒有能夠與林羅同列。

為什麼他沒有去上任?

此時的他身體不好。為此,他上書主席:是不是考慮另外的同志。

但是,主席仍然堅持要粟裕去。

之後,粟裕請假去青島病休。

主席只同意他休養到8月。

粟裕若是幹了此事,絕對是授元帥,可惜天不由人!

7月23日,東北邊防軍改為暫歸東北軍區指揮。

8月1日,粟裕委託公安部長羅瑞卿轉告主席:

“在此休息期間除兩手已不如在寧(南京)時之顫抖外,頭暈頭痛症並未見好轉,文件書籍均不能閱讀,每日只能看報紙,且每次不能超過20分鐘,出外遊覽超過一小時,亦即頭暈目眩不能支持,但因新任務在即,而自己病症未見轉好,心中甚是焦慮,以致愈加不能定心休息。據醫生及一些患神經衰弱症之同志談,此種病非短期所能治癒,愈重則治療愈費時日,職以為依目前局勢發展似有一時期之間隙,因此請求能批准職給予較長的休息時間,以便於專心休息以期早日恢復工作。”

粟裕若是幹了此事,絕對是授元帥,可惜天不由人!

這樣,中央只好另外選將了。

粟裕因病由此錯失了與林羅同列的機會,所以有人說:“粟裕可惜病得不是時候,若是出征了朝鮮,元帥肯定是跑不了的,真是天不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