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下一個國乒女隊“一姐”是她

所謂“一姐”,並不是名聲有多大,而是實力要很強,其實反過來講,實力強大了,想深藏功名,也是不可能的。自從邱鍾惠在1961年榮獲第26屆世乒賽女單金牌,也是中國第一個女子世界冠軍以後,中國國乒女隊就迅速地崛起,在世界賽場上開始了統治級別的序幕。國乒歷來不缺“一姐”,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李曉霞,都成為各自時期的“一姐”,她們帶領國乒女隊奪金爭銀,沒有辜負全國球迷的期盼。

權威解讀,下一個國乒女隊“一姐”是她

她們之所以被球迷公認是“一姐”,與她們的驕人戰績和強大的實力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在世界大賽上,她們有令對手聞風喪膽的威望,有她們在,全國人民對金牌就會放心,因為我們知道,這些“一姐”一定不辱使命。就像“大魔王”張怡寧,在奧運會、世乒賽和世界盃三大賽的單打賽中,她居然實現驚人的全勝。所以,一系列輝煌戰績證明,她們無愧於國際乒壇一代女皇的稱號。

權威解讀,下一個國乒女隊“一姐”是她

在現役國乒女隊中,雖然人才濟濟,她們也都取得過優異的成績,也給國家帶來不少榮光時刻,但是由於規則的改變,大球時代的來臨,她們的統治力不如上面四人,難當“一姐”稱號。雖然老中青三代都有優秀運動員,劉詩雯、丁寧、陳夢、朱雨玲、孫穎莎、王曼昱等,但是縱觀2019,用劉國樑的總結就能看出,“一姐”難求,劉國樑在總結國乒2019年全年表現的時候,明確指出了中國女隊現在存在的問題:“整個全年上大家還是一會這個好一點,一會那個好一點,還沒有一個人有絕對的優勢。還有一個是她們從技術和心理上,競爭這麼激烈時如何能夠脫穎而出,細節上還需要進步。”

權威解讀,下一個國乒女隊“一姐”是她

所以,國人非常希望現在能有一個人站出,能帶領女將們在世界大賽上奪金,那麼誰最有這個能力和希望呢?近日,權威雜誌《乒乓眼》發起一次一萬份調查問卷,展開投票:誰是下一個國乒女隊的“一姐”。結果是孫穎莎以64%的支持排在首位,陳夢55%、王曼昱49%緊隨其後。“小魔王”孫穎莎的勝出,結果並不意外,可能球迷朋友們也看好小將的巨大潛力,畢竟劉詩雯、丁寧已經快到退役年齡,陳夢的年紀也26歲了,狀態還能保持幾年還是未知數,只有孫穎莎有著巨大潛力,最有可能成為國乒女隊的“一姐”。

權威解讀,下一個國乒女隊“一姐”是她

《乒乓眼》給出的理由也很客觀,大球時代,現在的女隊打法已經趨向女子技術男子化,她們的前輩李曉霞就是最早實現這種打法的運動員,但是李曉霞的技術對身體負荷大,難以維持長時間的巔峰。孫穎莎應該是我國女乒2010年後整體男子化的一個最成功的案例。從技術上來分析孫穎莎其實是略顯多餘的,畢竟孫穎莎年紀小,以後的改變空間還很大。但是就現在來說的話,她的技術應該是一種趨勢。

權威解讀,下一個國乒女隊“一姐”是她

不足17歲就能成為國乒一隊主力,這樣或許不算驚為天人,但是從2017年開始,孫穎莎徹底成為了一匹黑馬。日公賽從資格賽開打,一路過關斬將最終4-3戰勝陳夢女單奪魁。在隨後的中公賽也是打入決賽。雖然憾負丁寧,但是卻打出了自己的風采。18年隨隊出征亞運會,助女團奪金,19年的直通孫穎莎8勝3負,僅次於陳夢。靠自己的努力打進了布達佩斯世乒賽女單。

權威解讀,下一個國乒女隊“一姐”是她

從布達佩斯到日本公開賽,從全錦賽到亞錦賽,孫穎莎拿到了幾乎這一年裡可以獲得的冠軍,並且被國乒教練組重視,東京團體世界盃,孫穎莎名字赫然在列,並且出現在決賽當中,這是孫穎莎第一次出現在如此大賽,而且擔任主力一單,對陣最強國乒女隊對手伊藤美誠。雖然2020卡塔爾公開賽未能續寫輝煌,但是劉國樑在年終總結時說:“到高手對決時找到一個點想要進步,越高水平越難進步,到最後誰突然間能夠進步一個空間,長一到兩分,勝利的砝碼將完全不同。”孫穎莎現在可能碰到瓶頸,正在突破中。就像樊振東一樣,在2019上半年的時間,一金難求,但是突破自己的瓶頸之後,已經勢不可擋。

權威解讀,下一個國乒女隊“一姐”是她

隨著東京奧運會的臨近,雖然不能確定能不能按時開始,但是我們希望孫穎莎儘早實現“突然間進步一個空間”,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帶領國乒女隊取得國人滿意的戰果,我也相信,孫穎莎註定是要在巴黎週期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運動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