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死神來了?好可怕

你是不是也產生過這樣的想法:既然人都會死,那麼我活著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自從有了這樣的想法,生活就失去了意義,自己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從此你變得焦慮、消極、悲觀、麻木不仁……

2020年,死神來了?好可怕


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大都在為自己的愛情和事業發愁,但最近因為“疫情”卻總是在為自己的生死苦惱、惶恐不安。每天都能看到的一則關於因為疫情擴散,報道死亡人數的新聞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內心。一個從沒有過的念頭開始在他的腦海裡出現了:“人終有一死,每個人也都有可能在下一秒面臨死亡,到頭來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總覺得自己是不是也可能下一個中招的就是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對生活也漸漸地失去了信心和興趣,一切都好像變得毫無意義了。白天看上去和別人沒什麼不一樣,但一到晚上,死亡的恐懼就開始了讓你徹夜難眠。

衰老和病死是每一個生命都逃不開的宿命,縱觀人類歷史的長河,誰又能逃得了這定數?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古有秦始皇派徐福去海外仙島求長生藥、明嘉靖皇帝以煉丹來追求長生,今有大肆氾濫的保健品、養生知識。不一樣的形式裡,存在著一樣的對死亡的恐懼。

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基本團體、社會生活的元素,都是建立在對死亡的恐懼上形成的。

你想想,遠古人類為什麼會群居生活?不就是為了抵禦猛獸侵襲嗎?而人類獲取食物也是為了維持生命、抵禦死亡。就連我們結婚生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生命的延續,也是為了抵禦死亡。

由此可見,對死亡的恐懼是普世皆然的,而且恐懼的程度已經強大到了人類把大部分的生命能量都耗在了抵禦死亡之上。大多數人能在抵禦死亡的過程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目的和自我存在的意義,進而忽略掉死亡所帶來的幻滅;但仍有極少一部分人因為必然到來的死亡而否定了人生的價值,他們常常在為死亡而焦慮。

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死亡焦慮”,具體來說是指:人在面臨極端不利的狀況或預感到某種危及生命的危機時所產生的過激反應。這種現象產生的原理是人內心情感體驗出現偏差,持續或反覆的現實環境刺激等,造成的大腦皮質與皮質下部神經互相作用發生紊亂。出現這種現象的人會表現出對死亡的極端恐懼,由此而產生幻覺、錯覺以及妄想,並在幻想中出現持續性的精神緊張。除此之外,還伴隨有生理上的心悸、氣急、尿意頻頻、四肢顫抖、汗流不止、失眠等。

這些人在白天與常人沒有任何差別,一旦到了晚上,特別是關燈後、入睡前的一段時間,對死亡的恐懼就會悄然來襲,他們會由此而陷入深深的焦慮中。

由此可見,黑暗而封閉的環境會加劇死亡焦慮。為此,這裡準備了一些方法來幫你克服對死亡的焦慮:

(1)強迫療法

顧名思義,強迫療法就是強迫自己去做一些自己想逃避的事情。比如你在逃避交際,那麼你就逼迫自己去與陌生人溝通;你逃避工作,那麼你就要去工作。強迫療法的原理就是通過強迫自己重新參與到正常的生活中,以此來提升自己面對生命的勇氣,使自己在生活中逐步找到生命的意義,最終正視死亡,戰勝對死亡的焦慮。

(2)芳香療法

科學家曾經證明,芳香的氣味可以使人感到舒適溫馨,能很好地調節人的心態。在你經常停留的地方,比如工位、臥室裡種植一些散發出芳香氣味的植物,能很好地緩解你的持續性精神緊張,讓你變得放鬆、愉悅。在種植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天然健康的植物,以免因植物選擇不當而給身體帶來二次傷害。

(3)從哲學的角度去信仰一種宗教

很多宗教,比如佛家、道家、儒家等都對生命的意義進行過探討,而宗教往往又涉及哲學。因此我們可以選擇從哲學的視角來信仰一種宗教,在宗教哲學中解決我們對死亡的焦慮。

死亡和出生一樣,都是每個生命要面對的,也許你正在為死亡後的幻滅而焦慮,但我想說的是,生命的意義與能活多久關係不大,一個真正有價值的生命在於其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比如,王勃雖英年早逝,但他的《滕王閣序》流傳至今,讓數代後輩們受用。這便是生命的價值。

2020年,死神來了?好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