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布袋和尚坐化日: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2020年3月26日,农历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纪念日。布袋和尚传说为五代后梁时期之僧人,明州奉化人。因常背负一只布袋,又称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化身的说法广为流传。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这是你远离红尘,逍遥自在的解脱生活吗?你知道这句偈子是谁写的吗?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说的是谁呢?偈子是布袋和尚写的,说的就是弥勒菩萨!两者有联系吗?有!

恭迎布袋和尚坐化日: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应化身。何为应化身?

简单来说,就是菩萨为了方便度化众生,在人间示现的一种身体形象,通俗来说,就是会变,像孙悟空一样72变。非常自在想变什么就变什么,怎么方便度化,就现什么身。

为什么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呢?

也是大和尚圆寂前说的,“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恭迎布袋和尚坐化日: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为什么称为布袋和尚呢?布袋很草根,读起来听起来都很接地气,深得民心,也很形象,挺着一个大肚子,疯疯癫癫,嘻嘻哈哈,背着一个大布袋子,四处云游,化缘所得都装到布袋里面,也不往外倒,却一直也没见装满过,看起来布袋一直空空的,有时候,人们请教他佛法,他就把布袋一扔,人们不解,他就赶紧捡起布袋一溜烟跑了,一边跑还一边笑,困了随地枕着布袋就呼呼大睡了,真是“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人皆奇之,名之布袋和尚。

其实,我们的布袋和尚也是有身份证的人。

恭迎布袋和尚坐化日: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布袋和尚真名很个性,叫契此,号长汀子,大概在五代时期的梁朝,出现在浙江的奉化,原先他的布袋是用来装蛇的,怕人被蛇咬伤,就抓蛇放布袋里面,拔去毒蛇的牙,然后去深山老林放生,发善心慈悲世人,后来得道修成正果,正史记载,布袋和尚氏族不详,不知从何而来,917年,在岳林寺留下辞世偈,后来就消失了,真是个来无踪去无影的神人啊!

不过传说,布袋和尚小时候趴在一捆柴上顺江漂流而来,随时都可能淹死,被村民张重天救起,抱起一看,这孩子圆头大耳,眉清目秀,非常端庄,关键还冲着重天咪咪发笑,太惹人喜爱了,爱不释手,重天决定抱回家抚养,取名为“起此”,从这里开始的意思,后演绎为“契此”,张重天一家信佛,经常去村对面的岳林寺烧香拜佛,契此也跟着去,刚开始还是和小伙伴们去寺庙打闹着玩,时间长了,耳熏目染,慢慢也虔诚起来,17岁时,提出要出家为僧,父母本来就是信佛人,就把契此交给方丈,方丈见了相貌端正,圆头大耳的小契此,大惊,连连说道“本寺添此沙弥,定能香火兴旺啊!”,亲自为契此剃度,赐法名释契此,自此,布袋和尚出家在此,圆寂在此,后被定为弥勒化身,岳林寺也成为了弥勒道场而名声大振,闻名寰宇。

恭迎布袋和尚坐化日: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布袋和尚,机智幽默,随缘教化,与人为善,抑恶扬善,深得民心,有个市井无赖,欺软怕硬,爱闹事捉弄人,认为布袋和尚好欺负,几次三番把布袋和尚的布袋给烧了,烧完第二天看到布袋和尚还背着一个布袋,又要夺过来,可是怎么也提不动,认为布袋和尚非凡人,就跪拜求饶,大和尚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无赖服了,决定重新做人,布袋和尚一忍再忍,包容了他的恶习,最终使他开化,善莫大焉。

布袋和尚随缘教化的典故很多,我们不一一赘述了,什么五子戏弥勒,十八小儿戏布袋等等,都寄托了人们对布袋和尚无尽的敬仰和信仰!布袋和尚平时也会种种地,留下一首插秧偈: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大家可以好好参参!

恭迎布袋和尚坐化日: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布袋和尚随遇而安,宽容大度,诙谐幽默,百般容忍,笑对一切,不计较,不纠结,洒脱自在,欣逢布袋和尚坐化纪念日,让我们至诚顶礼大和尚,学习大和尚,宽厚包容,心无挂碍,一切随缘,以偈结尾,祈愿大家在弥勒的忍辱中,用笑来净化心灵,面对一切,洒脱过生活。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白干了,

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