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昨晚暢聊生命,涉及生死。


‖生·死‖昨晚暢聊生命,涉及生死。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人,從出生到有獨立的思想意識開始,就應該思考到"死"的問題,這也是人為什麼要活著的一個最高級問題,也是生命哲學中最高級的問題,更是提高生命質量、探尋生活意義的終極話題。

因為人是無法選擇"出生"的,父母是誰、在哪生、生來家境如何……,這些都是左右不了的。但是,如何生活、怎麼死,在正常、健康的狀態下是可以有選擇性的。其實當一個生命體,如果失去意識或者意識清醒卻無法決定自己"性命"的時候,是超級可悲的!

有多少意外發生者,根本來不及思索,就匆匆離開人世,他們當然不希望"死",卻失去了選擇"死"的權利;有多少老人,因為子女的"愚孝",正在忍受著醫院的"過度醫療",臨死前還要經歷一番"痛苦折磨"的"孝道"。

‖生·死‖昨晚暢聊生命,涉及生死。

養兒防老,典型的中國式“孝道”。


我想,生命本身是平等的,但是對於某個生命體來說,應該要分清來源和程度。比如,我們的身體髮膚皆來於父母,其實他們是可以擁有我們一半的"生命所有權"的,另一半使用權屬於自己,如果自己沒有看護好這個"身體",那麼是有責任向父母懺悔和交代的;而使用權和支配權絕大多數屬於個體自己,也可以給父母或其他人使用,這裡面就包含著社會倫理。

那麼,正常情況下,可以決定個體"死"的,應該的佔比是父母共佔 50%(共同擁有子女一半的生命所有權),父母如果不在世了,那麼自己才擁有 100%權利決定自我的"死"。而子女是絕對沒有權利決定父母如何"死"的。但是,面對父母病危時,是救還是不救?

‖生·死‖昨晚暢聊生命,涉及生死。

生命繁衍,代代不息。


我認為,要以結果為導向,如果老人在出現緊急生命體徵之前,就已經是"植物人",或者不惜一切代價挽救回來的也是個"半導體",那麼與其讓他痛苦的活著,不如讓他安詳的死去;如果醫療干預可以讓老人恢復健康快樂,那麼毋庸置疑是要必須救治的。我相信,這種觀點在若干年前就是"大逆不道",但現在對於一些開明的父母以及年輕的一代一般都可以理解了。

‖生·死‖昨晚暢聊生命,涉及生死。

人在不同的時間段,應該把握不一樣的幸福。

——人,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如果可以笑著離開,那應該是最幸福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