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自古以來,中國人敬奉天地,凡造屋築居、村落營建等無不講究順其自然、諧和天人

,而閬中古城就是其中傑出代表。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坐落於四川省南充市的閬中古城,乃天然一處風水寶地

嘉陵江從四川流過的時候,正好拐了個彎,而閬中就在這個彎彎裡。同時古城又四面環著山,山作城牆,水做城壕,一座天然的城便出來了。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閬中有很多美稱,風水之城、曆法之源,春節文化之鄉……

相傳,伏羲之母華胥曾生活在這裡,作為中華人文始祖,伏羲“觀天象、作甲歷、定四時”。

或許,正是對他的追慕,使得這座城與天文曆法、風水玄學有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曆法之源:落下閎與太初曆

落下閎,西漢人,生於閬中,職業:天文學家。

我們中國人最愛的“春節”,就源自於這位落下先生(落下是複姓哦~),將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用於指導農事,也是他的功勞。

當時是這麼個情況。人們日常耕作呢,是要參考曆法的,而那時候用的顓頊歷實在太久沒修訂過了~

你聽聽這個名字,顓頊,都上古時代了,參考這個進行農業活動已然不靠譜,由此糧食產量便大打折扣,百姓生活也越過越困窘。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落下閎是個責任心很強的同學,對此十分憂心。於是,他開始研究這事兒,想要找到一個規律,用以指導農事,讓鄉親們的日子好過些。

然而這事兒不簡單,很多年過去,都沒什麼進展。

直到有一天,當他看見竹竿的影子,隨太陽東昇西落不斷變化時,靈感突現。或許,秘密就藏在這裡。於是他開始每日觀察記錄。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經歷了漫長的摸索,他終於總結出二十四節氣更替與天空二十八星宿變化的對應關係。

這個驚人的發現引起了朝廷的重視,當漢武帝下旨編造新曆時,落下閎也奉旨入京,與唐都等人一起創制了“太初曆”。(太初就是當時的年號~)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太初曆”的意義不一般,它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使得節氣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人們春種夏忙秋收冬藏,勞作都按照節氣來,不再任大自然隨意擺佈。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另外,落下閎還以正月為歲首,把正月初一

定為一年的第一天,由此誕生了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落下閎“中國春節老人”的美譽也正是由此得來。

稍稍解釋一下,在落下閎以前,歲首並不是在正月,像是秦始皇就把十月作為一年的第一個月,那這樣的話新春和新年就不在一個日子了,也就不存在春節這一說了。

“太初曆”頒行後,落下閎功勞不小,漢武帝要給他官做,但他卻對做官並不感興趣,而是回到閬中繼續研究他的歷算之法,並把知識傳與後人。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在落下閎的影響下,閬中誕生了大批天文學家,西漢有任文孫、任文公父子;三國有周舒、周群、周巨祖孫三代;唐朝時,袁天綱和李淳風也先後來到閬中定居,擇地觀天,著書立說。

閬中逐漸成為古代中國乃至世界的天文研究中心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天人合一:袁天綱與閬中城市規劃

閬中是一座風水之城,融山、水、城於一體,是古代建城選址“天人合一”的典範。而這座城現在的格局,是唐初玄學家袁天綱一手操辦的。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唐朝時期,每當雨季來臨,城北的江水就會氾濫成災,影響百姓的生活。

當時袁天綱恰好來到閬中,於是這位聞名於廟堂與民間的風水學家,成了人們的求助對象。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在對古城環境進行了全方位勘測後,袁天綱得出了舊時選址已不合時宜的結論,必須把整座城南移才能避免水災,並且要重新規劃古城格局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他顛覆傳統建築模式的格局,左右對稱不要,中軸平衡也不考慮。街道佈局上呢,則採用北寬南窄的格局。

根據風水學的原理,這種格局對於閬中來說,可以藏風聚氣關水引財。這其中的道理複雜難懂,大家只需要瞭解人家是專業的就行啦~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除此之外根據袁天綱的規劃,人們又在古城中心修建了一座中天樓,以應“天心十道”的大吉之相。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雖然古代的風水建築理論帶有某種玄學的成分,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中所蘊藏的因地制宜趨利避害的選址建造方式,卻成就了獨具東方特色的審美表達和人文情懷。


造福後世:父子兩代接力造林

千年時光中,古城人始終對世間萬物都保持著一顆敬畏之心,對一草一木都極盡愛護之能。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1989年,閬中被列為四川“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的重點治理啟動縣,規劃建設總規模為45.6萬畝的防護林。

這項工程雖緣於政府的號召,卻異常契合閬中的傳統

敬國和是閬中林業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培育樹苗、栽種樹木,是他的日常工作。

當造防護林的工程啟動後,他便每天帶著乾糧,和當地村民一起植樹,直到1992年退休,他們一共栽下了兩萬多畝樹苗。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敬興明是敬國和的兒子,小時候常看到父輩們,自發地把自家種的糧食賣掉,用得來的錢去買樹苗,栽植綠化,對此,他深受影響。

在造林工程啟動後,他也放棄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參與到植樹造林的工作中。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每天早上六點,他便來到古城的老牛山上整地打窩,忙到晚上七點才回家。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他和其他古城人一起,在這座山上栽種了

11萬株樹木。

在兩代人的接力下,如今,古城周圍的錦屏山、白塔山、炮臺山、馬落崖等山上的防護林早已鬱鬱蔥蔥,不僅改善了當地的自然環境,也對整個長江的生態環境做出了貢獻。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如今,閬中古城憑著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特色,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雖然經濟不斷髮展,但傳統的生活方式依然在這裡延續。

閬中的山、水、人,與古城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意的畫卷,它用獨特的筆觸,詮釋出古往今來,人們一直追尋的美好心境,宛若仙境,更勝仙境

曆法之源,風水之城,浪漫閬中,宛若仙境

今晚20:00

鎖定CCTV4

走進閬中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