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高動態範圍(HDR)

高動態範圍(High-Dynamic Range,簡稱HDR),又稱寬動態範圍技術,是在非常強烈的對比下讓攝像機看到影像的特色而運用的一種技術。當在強光源(日光、燈具或反光等)照射下的高亮度區域及陰影、逆光等相對亮度較低的區域在圖像中同時存在時,攝像機輸出的圖像會出現明亮區域因曝光過度成為白色,而黑暗區域因曝光不足成為黑色,嚴重影響圖像質量。攝像機在同一場景中對最亮區域及較暗區域的表現是存在侷限的,這種侷限就是通常所講的“動態範圍“。HDR圖片是使用多張不同曝光的圖片,然後再用軟件它們組合成一張圖片。它的優勢是最終你可以得到一張無論在陰影部分還是高光部分都有細節的圖片。在正常的攝影當中,或許你只能選擇兩者之一。

廣義上的“動態範圍”是指某一變化的事物可能改變的跨度,即其變化值的最低端極點到最高端極點之間的區域,此區域的描述一般為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差值。這是一個應用非常廣泛的概念,在談及攝像機產品的拍攝圖像指標時,一般的“動態範圍”是指攝像機對拍攝場景中景物光照反射的適應能力,具體指亮度(反差)及色溫(反差)的變化範圍。

寬動態攝像機比傳統只具有3:1動態範圍的攝像機超出了幾十倍。自然光線排列成從120,000Lux到星光夜裡的0.00035Lux。當攝像機從室內看窗戶外面,室內照度為100Lux,而外面風景的照度可能是10,000Lux,對比就是10,000/100=100:1。這個對比使人眼能很容易地看到,因為人眼能處理1000:1的對比度。然而以傳統的閉路監控攝像機處理它會有很大的問題,傳統攝像機只有3:1的對比性能,它只能選擇使用1/60秒的電子快門來取得室內目標的正確曝光,但是室外的影像會被清除掉(全白);或者換種方法,攝像機選擇1/6000秒取得室外影像完美的曝光,但是室內的影像會被清除(全黑)。這是一個自從攝像機被髮明以來就一直長期存在的缺陷。

HDR可以令3D 畫面更像真,就像人的眼睛在遊戲現場中。在HDR的幫助下,我們可以使用超出普通範圍的顏色值,因而能渲染出更加真實的3D場景。

何時應開啟HDR?

風景照

HDR功能的一項經典應用就是藍天白雲下的風景照。開啟HDR後可以讓天更藍,草更綠。不過唯一的的例外是日出和夕陽,由於HDR功能會對太陽的曝光亮度做出錯誤判斷,反而會喪失了原有的動人色彩。

戶外人像

大太陽下拍攝人像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逆光拍攝經常會導致黑臉或黑眼圈,順光時則容易出現皮膚或高亮度物體過曝現象。HDR功能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效果相當好,但使用時需要一些技巧。

科普:高動態範圍(HDR)

圖中的四幅照片,左上為直接拍攝,右上為開啟HDR拍攝,左下為觸摸對焦至人物面部,右下則是觸摸對焦後再開啟HDR的結果。結果很明顯,在遇到戶外背光人像的拍攝狀況時,我們應當首先將對焦點選擇在人物面部,然後再使用HDR功能拍攝,讓人物和背景都能有一個合適的曝光水平。

準備進行後期處理

如果你準備對拍攝的照片進行後期修改處理,那麼HDR照片會幫助你保留原始圖片中的更多細節。如果你不滿意HDR模式導致的飽和度和對比度下降,只要在Photoshop等軟件中稍作調節即可。

何時應關閉HDR?

拍攝運動物體

HDR模式下會連拍三張照片並進行合成。雖然連拍速度很快,但如果拍攝對象正在運動當中,合成的照片還是會出現重影現象。如果你經常碰到這種狀況,苦練穩手功和嘗試三腳架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高對比度照片

很多照片的意境都要通過鮮明的亮暗對比來實現。比如在專門拍攝陰影、倒影時,開啟HDR都只會讓對比度降低,失掉預想的效果。

捕捉鮮豔色彩

科普:高動態範圍(HDR)

右側為開啟HDR效果

HDR模式可以找回暗部和亮部的色彩,但是當拍攝對象本身就明亮鮮豔時,開啟HDR只會導致飽和度降低。比如,同樣是拍攝風景照,但你要拍攝的主體是藍天,並不在乎地面出現陰影的時候,關閉HDR就能讓天色看起來更藍。

閃光燈照相

使用閃光燈時不需要使用HDR技術。當你使用外部光源照亮暗部物體時,也一定要保持手持平穩或使用三腳架。


本文轉自:博客園 - WalesPeng

原文鏈接:https://www.cnblogs.com/walespeng/p/4201433.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