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何時使用硬漸變鏡?

漸變中灰鏡是從外表直觀上看是一邊有深色而另外一邊是透明的光學濾鏡。而這其中,漸變過渡區域由深到淺的不同程度和方式決定了它的種類。它們常常適用於天空過曝而地景過暗的場景。

人類的眼睛可以抓捕到一個大範圍的亮度還有陰影。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動態範圍”。然而很不幸我們目前相機傳感器技術還沒有能夠達到人眼的動態範圍。因此,使用漸變中灰鏡可以讓你在單次曝光的時候就可以拍攝到場景的最大動態範圍,無需用不同快門速度進行多次曝光。


不同類型的漸變鏡適用於不同拍攝場景。在NiSi產品範圍內,GND漸變灰濾鏡的種類很多。不僅有常見的軟漸變、硬漸變、標準漸變,還有反向漸變和NiSi獨創的地平線漸變。它們的漸變過渡區域都是不一樣的。


「推薦」何時使用硬漸變鏡?


漸變中灰鏡的光學密度還有檔數的原理和減光鏡相同。只是這個原理只運用在了鏡片深色的一邊。大部分的漸變中灰鏡都是由上至下,從深到淺。


漸變鏡有不同的檔位,分別為2檔(0.6),3檔(0.9)和4檔(1.2)。使用任何類型漸變鏡時,都應該測量最亮天空和地面存在幾檔的光比,然後選擇合適檔位的漸變鏡。瞭解場景的構成以及在總體對比度和曝光平衡方面要實現的目標將會決定選擇哪種類型的漸變鏡。


讓我們看一下何時使用硬漸變鏡以及使用時要注意的內容。


1.當地平線平坦且明顯時,請使用硬漸變鏡


硬漸變中灰鏡的漸變區域較短,過渡非常突然。不同於軟漸變和標準漸變從上到下由深灰過渡到中灰,硬漸變的正中間有一道非常明顯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通常我們會把它壓在海平面或者地平線上面。


「推薦」何時使用硬漸變鏡?


當沒有其他較大的元素(例如山脈,建築物或岩石)突出到地平線上方時,硬漸變鏡就是最佳選擇。但是,如果水平線上有明顯的凸起的元素,使用硬漸變,則圖像上那些區域的曝光就會被壓暗,並且在後期處理時很難校正。


在插硬漸變鏡時,要確保水平線與漸變區域完美對齊是非常重要的。由於硬漸變的中間過渡明顯比軟漸變和標準漸變迅速,因此如果濾鏡放置不到位,可能會影響地平線以下部分的曝光。


那麼,硬漸變中間的這道分界線在使用的時候會不會很難對準?其實在分界線的地方帶有一點非常柔和的小過渡,雖然過渡的級別不能和軟漸變相比,但還是有一點點的過渡。


「推薦」何時使用硬漸變鏡?


所以在壓暗的時候只要小心一點,讓小過渡的一方能夠和海平面或者地平線能夠去重合,壓暗就不會出現什麼意外的狀況,看起來將會非常自然。


「推薦」何時使用硬漸變鏡?

未使用濾鏡

「推薦」何時使用硬漸變鏡?

使用NiSi硬漸變鏡拍攝


2.使用硬漸變鏡時,焦距很重要


由於硬漸變鏡壓暗的部分多,而漸變過渡區域少,因此鏡頭和焦距的選擇對於是否應使用它們也起著很大的作用。焦距越短,自然就越有可能出現圖像失真變形的情況。失真有兩種類型:桶形失真(使線看起來像是向外彎曲)和枕形失真(線看起來向內彎曲)。


超廣角鏡頭會引起某種形式的失真,這一般在圖像的水平線上很明顯。可以在後期處理中校正處理一下,但是如果使用了硬漸變鏡,並且在捕獲圖像時水平線實際上會有出現彎曲變形,則濾鏡的水平線可能不會與您看到的實際水平線對齊。這在後期處理中將很難糾正,因為在沒有水平直線的地方會出現不均勻的暗部。


「推薦」何時使用硬漸變鏡?

反向漸變鏡@ 35mm

「推薦」何時使用硬漸變鏡?

硬漸變鏡@ 16mm


如果使用超廣角鏡頭(在很多情況下為20mm或更寬),則軟漸變或者標準漸變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從20mm到最大50mm,大多數鏡頭不會有太多可見的畸變,在這種情況下,如上文所述,當出現明顯的水平直線時,建議使用硬漸變鏡。


圖文/NiSi Filters Austral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