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33萬,境外又在回輸,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3月23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第63期新冠肺炎疫情簡報記者會上介紹稱,

各國向世衛組織報告確診病例超過30萬例,幾乎所有國家都受到影響。新冠肺炎大流行呈加速傳播趨勢(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經過評估後認為新冠肺炎可被認定為“大流行病”),從報告首個病例到第10萬個病例用了67天,從10萬增長到20萬用了11天,從20萬到30萬病例,僅用了4天[1]。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33萬,境外又在回輸,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圖源人民日報

目前,新冠肺炎已經波及了100個多國家,感染人數不斷上升。2009年的H1N1流感病毒在6個月內就感染了全球10億人口,而COVID19新冠病毒也是類似的一種流感病毒,但它的傳播率要比H1N1還要更強一些。

據3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第63期新冠肺炎疫情簡報稱,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3日10時(北京時間23日17時),各國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2930例,新增40788例,死亡14510例,新增1727例。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251329例[2]。

新數據指出老年人與已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更容易罹患新型肺炎

近日Our world in date發表的一項中國按年齡分列的早期新型肺炎病例死亡率數據顯示:老年人以及患者更容易染上新型冠狀肺炎。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33萬,境外又在回輸,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圖源: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mergency Response Epidemiology Team. Vital surveillances: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outbreak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diseases (COVID-19)-China, 2020. China CDC Weekly.

從上圖可以看到,小於40歲的人群患新冠肺炎的風險極地在0.2%左右,但是到了40-50歲風險就漲好幾倍接近1%,60-70歲的風險更高,是3.6-8%,而80歲以上的風險則是最高已達14.8%左右。

除了老年人更容易患型冠狀肺炎以外,下面的數據也顯示疾病在加劇患新型冠狀肺炎人群死亡的風險。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33萬,境外又在回輸,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圖源: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mergency Response Epidemiology Team. Vital surveillances: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outbreak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diseases (COVID-19)-China, 2020. China CDC Weekly.

從上圖可以看到,感染新冠病毒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死亡率是10.5%,而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是7.3%,慢性呼吸病患者的死亡率是6.3%,高血壓患者的死亡率是6%,癌症患者的死亡率是5.6%,沒有疾病的人是0.9%。

一般來說,中老年人以及身患疾病的病人身體免疫力較差,對病毒的抵抗能力也較弱,因此更容易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防治病毒的有效手段:提高自身免疫力

面對如此嚴峻的全球性疫情,作為普通人我們除了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以外,還可以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增強自己的免疫細胞,讓它們幫助人體抵禦病毒的傷害。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33萬,境外又在回輸,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圖源新京報

免疫細胞作為人體的守衛警察,它們有著與生俱來的責任——保護人體免受病菌的侵害,免疫細胞種類多,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獨特的絕招來對付入侵者。

例如巨噬細胞會使用自己吞噬的能力將病菌“吃掉”,B細胞會發射抗體,製造出有效打擊入侵者的“炮彈”;傷害性T細胞,它能夠精準找到已經感染的人體細胞並將其消滅掉,遏制入侵者的擴散。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33萬,境外又在回輸,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因為有了免疫細胞的保護,人體才能健康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因此只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強免疫細胞,才能增強身體抵禦病毒的能力。

提高免疫力,做好這幾點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在3月8日就列舉出了一些關於提高自身免疫力,抵禦冠狀病毒的簡單方法[3],徐徐挑幾個比較重要的點列舉一下:

1.保持充足的睡眠

薩塞克斯大學的免疫學家詹娜·馬喬基博士建議:“充足的睡眠是整個免疫系統的基石。如果不睡覺,沒有其他任何生活方式措施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因為在我們睡覺的時候,褪黑素會刺激新的免疫細胞。”

2、吃色彩豐富的食物

對免疫學特別感興趣的全科醫生克萊爾·貝利建議:吃由各種不同顏色的水果和蔬菜組成的、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會讓你的身體有機會獲得對抗感染所需的各種抗氧化劑和抗炎植物營養素。

3、一天中多走動,鍛鍊肌肉

薩塞克斯大學的免疫學家詹娜·馬喬基博士建議:“對於運動和免疫力而言,定期並經常鍛鍊是關鍵。全天候運動對於淋巴系統而言至關重要,後者有賴於運動和肌肉來刺激。”

4、“兩升水”原則

病毒免疫學家羅斯·沃爾頓博士沃爾頓建議:“水合作用非常重要,但被廣泛忽視。如此多的新陳代謝功能都依賴它。”馬喬基博士指出,事實上,如果脫水的話,可能改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這些黏膜中有抗體,而抗體能捕捉病菌,並阻止其進入細胞。

提高免疫力,存儲免疫細胞很重要

除了上述提高免疫力的建議以外,給自己存儲一份健康的免疫細胞也很重要,為身體儲備一批最年輕、狀態最佳的"免疫細胞特種兵團",等到身體裡面的免疫細胞因為衰弱而無法保護身體的時候再將其回輸到體內,幫助我們對抗疾病的傷害。

人民解放軍第117醫院再生醫學中心的副主任陳霖老師曾經在《名醫堂》欄目中就提到,存儲NK細胞(免疫細胞的一種)可以補充、增強體內本身已經在逐漸衰弱的NK細胞這樣能極大提高免疫力,將免疫細胞擴增以後回輸到體內,臨床上的療效性非常可觀[4]。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33萬,境外又在回輸,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參考鏈接:

[1]https://m.weibo.cn/2803301701/4485891601149458

[2]https://m.weibo.cn/2803301701/4485891601149458

[3]https://news.sina.cn/2020-03-10/detail-iimxxstf7723314.d.html?wm=3049_0032

[4]https://health.qq.com/zt2015/mingyitang/128.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