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普通人逃避問題,聰明人解決問題,智慧的人又是如何對待問題的?

夜讀丨普通人逃避問題,聰明人解決問題,智慧的人又是如何對待問題的?

夜讀丨普通人逃避問題,聰明人解決問題,智慧的人又是如何對待問題的?

莊子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很膽小的人,他在無意間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為是什麼妖魔在作祟,就害怕地跑了起來。

可是這影子時刻跟隨在他身邊,他跑得越快,影子也就追得越緊,他便更加慌張,被自己逼得越跑越快。最終,在恐懼的支配下,將自己活活累死。

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有順境就會有逆境,就像是每個人都會在陽光下找到自己的影子。

越是逃避困難,不得不處理的問題便越積越越多,就越會身心俱疲。

逃避根本無法成為處理問題的辦法。

夜读丨普通人逃避问题,聪明人解决问题,智慧的人又是如何对待问题的?

普通人逃避問題

生活中,逃避永遠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衣服上總是要沾點飯粒兒,鬢角旁總是要冒出幾撮銀髮,耳朵裡總是要聽進幾句閒言碎語。

“逃避”是生物趨利避害的本能,連低等生物草履蟲也知道從高濃度的鹽水中逃走,遊向含鹽量更低的水域。但是逃避問題一旦成癮,人會很容易養成第一時間選擇逃避而不是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習慣。實際上逃避並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是將問題後置了。

“逃避問題”後短時間以內所發生的一切看上去被處理得很輕鬆,其實是將面前的問題撿了起來,揹負在身上。等到問題積壓到了不得不面對的程度,他們承受的壓力,會比直面問題的時候大得多。

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古寺院,院裡有一塊石碑,碑上刻著一句話:“既已成為事實,只能如此。”如果這個事情已經是事實,我們不能改變它。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最快時間接受它。只有接受並面對,才有解決的可能。

“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成為了問題”,將問題一天天積壓,最後總會有不得不面對的一天。把面前的阻礙背在身上,總有累垮的一天。

夜读丨普通人逃避问题,聪明人解决问题,智慧的人又是如何对待问题的?

聰明人解決問題

聰明人在困難的面前不會選擇逃避和妥協,他們會在第一時間認清問題,解決問題。頭腦靈活的人,都很擅長主動地發現問題,並且為自己找到解決的途徑。

在《莊子·達生》中,有一個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要到楚國去,他走出樹林,看見一個駝背老人正在用粘杆粘蟬,動作輕巧地就像在地上撿東西一樣。孔子說:“先生的技術真是巧啊!這其中有竅門嗎?”

駝背老人告訴孔子:“我有我的辦法。雖然粘杆很長,在杆頭上的黏丸也不好掌握平橫,蟬也爬的很高,我卻可以勤加練習。黏蜩的時候,我會站穩身形,就像臨近地面的斷木,我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地很大,眼前的景物很多,但我一心只注意蟬的翅膀。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為什麼不能成功呢。”

聰明的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正如老者黏蜩一樣,不僅能做到專一和刻苦,同時,心裡也在分析問題,手上解決問題。

當問題一時難以解決的時候,他們願意付出成百倍千倍的努力,去攻克難題,提高自我。如此強者,何愁不能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呢?

夜读丨普通人逃避问题,聪明人解决问题,智慧的人又是如何对待问题的?

智者消除問題

孔子看到了蟬,莊子看到的是烏龜。《莊子·秋水》中記載了莊子釣於濮水的故事。

莊子正在濮水邊悠閒地垂釣,楚王忽然派兩位大臣來請他出山,並許諾給他高位重金。

莊子得知兩人的來意後,淡淡說道:“我聽聞楚國有一隻神龜,已經死了有三千年,楚王用最高的規格將它珍藏在宗廟之中,可謂榮耀至極了。那麼我問你們,這隻龜是寧願死去留下屍骨讓人們珍藏供奉呢,還是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呢?”

兩個大臣想了一會兒,回答道:“當然是活在爛泥裡搖尾巴了。”

莊子這才笑了,他慢悠悠地收著魚竿,“那就請回吧,我也只想在爛泥裡打滾罷了。”

莊子活得比任何人都明白,他知道自己生性恬淡,根本不適合在權力的遊戲中廝殺爭鬥,不適合在富貴打造的黃金牢籠裡度過一生。

他這一生,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自由自在,全其天性,與道為一。

對於莊子,同為哲學家馮友蘭曾經指出:在歷史中的任何時代,總有不得志的人,在一個人的一生之中,總要遇到些不如意的事,這些都是問題。莊周哲學並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為如意。莊子的獨特智慧就在於它不解決問題,但能取消問題。

人生之中總有些問題是不可能解決而只能取消的。跳出局外看局內,取消問題不僅是局外的境界,還是局內解決問題的真正法門。

我們無法預測自己會遇到怎樣的問題,也無法斷言自己的人生會一帆風順,莊子留給我們的處世法寶是:遊於逍遙,論以齊物。超乎象外,得其環中。

當把心空了下來,去如實地觀察,此時的心感應力是最好的,洞察力是最強的。無心,是最高級的謀略;觀察,是最頂級的思考。下士製造問題,中士解決問題,上士取消問題。

生活中的強者,不是那些傳說中曾經歷風雨的人,也不是那些躲在一邊苦苦等待風雨過去的人,而是那些在風雨中起舞,不錯過烏雲之後彩虹驚現的人。

夜读丨普通人逃避问题,聪明人解决问题,智慧的人又是如何对待问题的?

主播:李佳霖

遼寧省心理諮詢行業協會常務理事

岫巖人民廣播電臺《佳霖有約》節目創辦人、主持人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文章來源:民生週刊(ID:msweekly)整理自道家智慧文化(ID:djzhwh369)

出品:民生週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人民名品”

瞭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夜读丨普通人逃避问题,聪明人解决问题,智慧的人又是如何对待问题的?

“民生週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