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微課堂︱為你解碼「私域流量」

最近半年時間裡,營銷領域最熱門的詞彙,莫過於“私域流量”了,究竟什麼是私域流量?今天,跨界微課堂為大家解碼私域流量,一起來看看吧~

跨界微課堂︱為你解碼「私域流量」

公域流量

講私域流量之前,先講講什麼是公域流量!

公域流量,即大平臺上的公共流量,它對所有商家開放,但如果需要利用這些流量,就必須按次向大平臺購買,每次導流都需要付出成本。典型的公域流量存在於淘寶、京東、微信、微博、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上。各平臺的收費方式也是林林總總、無孔不入。

對平臺來說,公域流量是個好生意。公域流量大多采用競價機制,誰出的價錢高,誰的產品就能排在前面,排在首頁,能被更多潛在消費者看到。

跨界微課堂︱為你解碼「私域流量」


但是,從整個生態的角度來看,公域流量的玩法並不是長久之計。越來越多的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興起,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新玩法參與到流量的競爭中來,這就導致了流量成本越來越貴。流量費持續上升,又被大平臺反覆收割,商家自然不安。

而且,競價獲得流量的盈利方式,也導致流量越來越貴,如果企業繼續陷入這種流量戰爭,最後的贏家就不得不承擔過高的流量費用。流量費在上漲的同時,產品一定會降低成本,變得越來越同質化,甚至出現假貨橫行,導致生態崩塌。

在這樣的背景下,私域流量開始興起。那什麼是私域流量呢?

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是相對於公域流量而言,品牌或個人自主擁有、自由控制、免費、可多次利用的流量。這類流量或是從公域導入,或是自主建立,都沉澱在了商家的“流量池”裡。典型的私域流量留存在個人微信號、微信群、小程序或自主App。說白了,就是商家可以反覆獲取並利用的流量,能夠持續產生購買的那群用戶。

私域流量都留存在社群圈層裡,有自己的獨特需求,商家在幾乎不用支付流量費的情況下,可以基於圈層需求專注於打造獨特產品或服務,通過提升用戶體驗獲得高溢價,最後達成雙贏效果。

跨界微課堂︱為你解碼「私域流量」

在沒有微信等社交媒體之前,私域流量就是通訊錄裡的客戶,通過電話推銷或者寄送樣品等方式,讓他們購買商品。可隨著推銷人員增多,人們越來越反感此類的推銷電話,因此電話推銷落幕,朋友圈微商崛起。很多人以為一味地添加好友,瘋狂養號就是在建設自己的私域流量;殊不知,這種簡單粗暴刷流量的方式,把社交圈當流量窪地,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踐踏。

私域流量,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微信是你的社交圈,而不是你販賣物品的商場。對於私域流量,不要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做好私域流量,不是養號加好友那麼簡單。你認識多少人不重要,多少人認可你的價值才重要。

私域流量是為了實現低成本獲客,搭建屬於自己的流量池,再針對不同的客戶運用不同的方法,將生意徹底盤活,實現粉絲的二次利用!私域流量絕對不是朋友圈收割,而是長期關係的培養。私域流量的核心是用戶關係,只有深度服務用戶,與用戶建立聯繫,才能將流量變成留量。


跨界微課堂︱為你解碼「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的邏輯本質,不是“貨”,而是“人”。

客戶相信你,願意看你的朋友圈,知道你真心關心她,覺得你是一個懂她的人,而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廣告機器。這樣他才會在你這裡買東西,並且推薦更多的朋友來你這裡買東西,自發成為你的銷售隊伍,為你帶來可持續、可沉澱的賺錢生意。

你是誰,比你賣什麼更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李佳琦賣口紅能成為帶貨王,小微商賣口紅卻無人問津。

嚴格來說,能反覆觸達,喚得起,撩得動,有情感鋪墊的,才是私域流量。私域流量的運營重點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質量;不在於廣度,而在於深度。

跨界微課堂︱為你解碼「私域流量」

怎麼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呢?舉個例子,你在跨界視聊,每天和你的好友、粉絲聊天,關心問候他,幫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她想了解護膚知識,你像一個閨蜜一樣給她講解護膚流程;他想追女朋友不知道怎麼告白,你像發小一樣給他支招;你會向朋友們一樣,通過瞬間視頻、動態分享日常生活,與你的粉絲進行互動,和粉絲成為真正你的好友……跨界視聊自營區,你的ID活躍在哪裡,你的自營區就展現在哪裡,和你互動過的人,都可能成為你的私域流量。

5G技術的到來,開啟了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拘泥於本行業,跨界將成為大趨勢,新的應用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將會進一步突破,基於黏性用戶的多元商業模式更為興盛。基於私域流量運營的電商模式還會有更多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