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阅读者很快了解一本书的方法,“略读”和“粗浅的阅读”

略读

当我们拿到一本书,并不知道这本书有多大用处,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我们深入阅读。或者我们想要发掘书中对自己有用处的资讯及观点,但时间却很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做的就是“略读”整本书。

略读的目的是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去仔细阅读。其次,就算我们决定了不再多花时间仔细阅读这本书,略读也能让我们了解许多这本书的有关内容。

我们可以花最多不过一小时的时间来略读整本书。

帮助阅读者很快了解一本书的方法,“略读”和“粗浅的阅读”

具体做法如下:

(1)先看书名、作者、出版信息,然后看序言。

(2)研究书籍目录,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述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通过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

(4)从一本书的目录,选出几个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很多会有),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5)最后把书随意翻翻,念个一两段,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阅一遍,你对这本书已经有了很多了解。尤其,你应该了解这本书是否包含你还想继续挖掘下去的内容,是否值得你再继续投下时间与精力?你也应该比以前更清楚,这本书该归类为哪一个种类,以便将来有需要时好作参考。

帮助阅读者很快了解一本书的方法,“略读”和“粗浅的阅读”

粗浅的阅读

我们大多数人所受的教育,都说是要去注意那些我们不懂的地方。我们被教导说,碰到生字,就去查字典。读到一些不明白的隐喻或论述,就去查百科全书或其他相关资料。但是这种被打断的阅读方式,只会妨碍我们的阅读,破坏阅读的乐趣。等我们读到最后的时候,已经忘了开始是什么,也无法洞察全书的意义。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不要企图弄清每一个字句,碰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而是用“粗浅的阅读”方式,从头到尾先把整书读完一遍。

帮助阅读者很快了解一本书的方法,“略读”和“粗浅的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继续读下去。很快你会读到你看得懂的地方。集中精神在这个部分。继续这样读下去,将全书读完。不要被一个看不懂的章节、注解、评论或参考资料阻挠或气馁。在大多数情况里,你一旦和它纠缠,就很难脱困而出。在读第二遍的时候,你对那个地方的了解可能会多一些,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至少将这本书先从头到尾读一遍才行。

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之后,就算只有50%或更少的了解,也能帮助你在后来重读第一次略过的部分时增进理解。就算你不重读,对一本难度很高的书了解了一半,也比什么都不了解来得要好些。如果你让自己在一碰上困难的地方就停住,最后就可能对这本书真的一无所知了。

帮助阅读者很快了解一本书的方法,“略读”和“粗浅的阅读”

“略读”和“粗浅的阅读”,两个方式都需要快速地阅读。这两个方式可以帮助一个熟练的读者,不论碰到多难读或多长的书,都能够很快的读完。

换句话说,系统“略读”可以帮助阅读者了解整本书的架构。“粗浅的阅读”,是帮助阅读者了解全书内容的一个必要步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