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第一部爆笑喜劇電影《大贏家》:大鵬“嚴謹”勝利的3大因素


開年第一部爆笑喜劇電影《大贏家》:大鵬“嚴謹”勝利的3大因素

前幾天看了預告片,大鵬和柳巖經典搭配《大贏家》帶著一個有趣的故事爆笑迴歸喜劇,還是很期待的,20晚上在頭條西瓜視頻裡第一時間觀看了整部影片,不得不說,作為2020首部爆笑解壓喜劇,實至名歸。

“一根筋”的性格本身就是爆笑點,加之可以合理合法的搶銀行,這其中的認真的態度讓人捧腹大笑。今天除了爆笑情節,還想分享一下大鵬飾演的“嚴謹”何以致勝的3點因素。

實力來自嚴謹認真的超前準備

大鵬飾演的“嚴謹”作為銀行職員,一直兢兢業業,憨憨傻傻的嚴謹可愛又認真。一場銀行與警局的聯合演習,行長選他作為“劫匪”。

嚴謹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準備工作中,依舊保持著工作態度。行長漫不經心的給他放了三天假,讓他回家看看國外電影,學習一下如何搶銀行。

而這三天的利用,讓感受達到了達到了第一情緒高潮,一場演戲,嚴謹卻真把自己當做劫匪去訓練,精確計算紙幣重量,託著同等重量的行李箱鍛鍊,去健身房跑步機,在公園跑,儼然一副劫匪的勢在必行的計劃。

開年第一部爆笑喜劇電影《大贏家》:大鵬“嚴謹”勝利的3大因素

《大贏家》劇照

現金運來和運走的時間,銀行周圍環境和巡邏警車,備用的逃跑路線,路口探頭和攝像頭都瞭如指掌。怎麼控制顧客,那什麼威脅櫃員,都事無鉅細的瞭解清楚。

而體現實力的智慧點在於嚴謹製作的planA和planB,並非“一根筋”的傻直搶銀行。放棄是最輕易的一個選擇,但嚴謹選擇了不放棄,且做了超精細計劃。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學生分成三組進行不同方式的投籃技巧訓練。第一組學生在20天內每天練習實際投籃,把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成績記錄下來。

第二組學生也記錄下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成績,但在此期間不做任何練習。第三組學生記錄下第一天的成績,然後每天進行實際練習,並花20分鐘做想象中的投籃;如果投籃不中時,他們便在想象中做出相應的糾正。

實驗結果表明:第二組沒有絲毫長進;第一組進球增加了24%;第三組進球增加了26%。由此,他們得出結論:行動前進行頭腦熱身,構想要做之事的每個細節,梳理心路,然後把它深深銘刻在腦海中,當你行動的時候,就會得心應手。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的就是計劃的重要性。做事沒有計劃,行動起來就必然會是一盤散沙。只有事前擬定好了行動的計劃,梳理通暢了做事的步驟,做起事來才會應付自如。

嚴謹內心秉持“搶銀行不是兒戲”,然而從同事到警員都給到了完全相反的態度:演習沒那麼複雜,到時候乖乖的等待被抓就行了。

不同心態決定了一場演習演變成嚴肅的對抗,“劫匪”的超強實力來自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事無鉅細的超前計劃準備。三天時間,嚴謹高效的完成了所有的前期準備,勝利是給有準備的人。

開年第一部爆笑喜劇電影《大贏家》:大鵬“嚴謹”勝利的3大因素

取勝來自豐富想象力的細節設計

警察的態度玩樂,玩笑的一句“戲是不是又點過了?”嚴謹扳動了第一槍,讓警員光榮“犧牲”。嚴謹在第一回合,劫匪勝利。

拉著一箱假幣逃出銀行,卻還是沒能逃走,轉身進入銀行,看似冒失失誤,在電影結尾其實可以看到來著嚴謹的細節設計,和柳巖裡應外合假意監控門失靈,開始執行PlanB計劃。

嚴謹不只在計劃上做到細緻入微,在心理上也預設綁匪的窮兇極惡的殘暴狀態。為了讓大家配合自己的行為真實性,製作了各種掛牌“捆版”“犧牲”等,當大家較真兒質疑細節,嚴謹能準確無誤地合理性解釋,假如的真實性。

開年第一部爆笑喜劇電影《大贏家》:大鵬“嚴謹”勝利的3大因素

《大贏家》劇照

嚴謹把室內攝像頭全部黏住的細節,讓在外圍堵的警察看到了不按套路出牌的劫匪,把演示正式拉入軌道。

沒收手機讓一盤輕鬆狀態,各種解決自身問題的人質們私人問題,嚴謹殺一儆百,把其中一位女人質先是打“昏迷”,隨即俯臥撐式的“強姦”,堪稱一絕令人捧腹大笑。這一嚴謹的細節早已在“應對緊急人質”的規劃裡。

從警員身上收繳的手槍不忘備在身上,關鍵時刻再製服一名喬裝打扮的警員,可謂是實力劫匪。

警察局長見“犧牲”兩名警員,特別派特警隊到達現場。棋逢對手,嚴謹的機智應對,引起了公安部門的高度重視,真實的調動資源與之對峙。

特警隊的緊急出警,令觀眾心裡為之一震,心理自然覺得嚴謹必敗,警察認真起來,一般人會等待束手就擒。然而,嚴謹掏出計劃小本,嚴謹的計劃裡竟然有特警到場的應對策略。

開年第一部爆笑喜劇電影《大贏家》:大鵬“嚴謹”勝利的3大因素

特警在後門進入辦公區區域,在四名特警遭到嚴謹的設計,判定“犧牲”。還設身處地的進入暴怒狀態,轉攻為守,成功當著警察的面,成功“射殺”一名人質。

大堂經理按耐不住說:“你自己看看,屋裡外頭多少人陪著你一個人玩,你別玩了。”至此,在疲憊的對峙中,有人質疑他的處境和態度,在情感上應該是不堪一擊的。但嚴謹卻用對待一次貸款一樣的決定和態度,對待這一次的工作任務,做好一名設身處地的劫匪。

柳巖點火鍋是本片爆笑亮點,情節緊張之時,切入歡樂點火鍋鏡頭,不禁開懷大笑這點“認真中的一點不認真”。以為嚴謹這次放鬆警惕,看到孤獨的背影一個人吃老媽給帶的飯盒餃子,和柳巖說“警察送的東西我不能吃,外一有毒藥呢?”原來這個過程,只有他一個人時時刻刻保持著警惕和角色定位。


開年第一部爆笑喜劇電影《大贏家》:大鵬“嚴謹”勝利的3大因素


現實生活何嘗不是這樣呢?注意了細節才能把事情辦得更加完美,注意了細節生活才會更真實更有意義。而忽視了細節,就會影響經濟發展,甚至釀成重大責任事故。

細節往往因其“小”,而容易被人忽視,掉以輕心;因其“細”,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瑣,不屑一顧。但就是這些小事和細節,往往是事物發展的關鍵和突破口,是關係成敗的雙刃劍。

大贏家來自集體影響力

在整個演習過程中,嚴謹遭遇內外夾擊的壓力,但他一次次的堅持,用實際行動,把一次次不認真、不負責的態度,引導正在進行的正規演習中。

嚴謹面對這次搶劫過程,最大的對手其實是他的同事們,銀行職員和行長。


開年第一部爆笑喜劇電影《大贏家》:大鵬“嚴謹”勝利的3大因素

代樂樂飾演的銀行女職員,脾氣直爽暴躁,一心想早點結束這場演習,去看牙醫。所以幾次衝突,都來自她直面數落:“這幹嘛呢?一個個怎麼那麼愛演呢?”、“演習啊,走走過場就完了”,代表了大眾普遍大眾心態。而嚴謹用以強硬態度,和實力首先壓制。

面對外面一百多個警察,大堂經理說:“屋裡外頭都陪你玩呢”

在行長以人質進入銀行,與嚴謹進行了一系列的臺詞對峙,把劇情最初的疑問和質疑重新演繹對峙:演習到底要不要認真?應不應該立馬結束?

嚴謹用職業危機威脅嚴謹,假裝被警察擊斃,演習宣告結束那一瞬間,一個孩子說出了真話,而所有在場的人“職業歸屬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統一性。

開年第一部爆笑喜劇電影《大贏家》:大鵬“嚴謹”勝利的3大因素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1943 年提出“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 歸屬和愛的需要” 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滿足了這一需要,人們才有可能“ 自我實現”。

近年來,心理學家對歸屬感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缺乏歸屬感的人會對自己從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責任感不強;社交圈子狹窄,朋友不多;業餘生活單調,缺乏興趣愛好。

《影響力》的作者羅伯特.B.西迪尼奧在接受採訪時說:

我覺得有兩點很重要。第一點是我現在手上正寫的書所說的內容:“我們”的力量。當人們把自己歸屬於一個更大的團體,其中每個人都有同樣的身份,他們將願意做出與個人利益相沖突的行為。這個結論有確鑿的研究依據。因此,組織者需要創造出一種讓所有人都認同的目的。

“我們”是一個集體概念,當個體沒有職業歸屬感時,容易陷入自己私人的情緒判斷裡。就像嚴謹的幾位同事和那位警察一樣著急下班,結束這場演習一樣,他們並沒有認識到這場演習的意義,而是陷入自己私人事件的處理中,有人著急看牙醫,有人著急見丈母孃,有人著急給兒子過生日......

嚴謹是這場演戲的主導者,並非主角的戲份,而是態度的主導者,他最初的機智認真行為,最先影響到一牆之隔的警察局長,作為警局領導者帶領下屬迅速進入戰鬥模式。而嚴謹不是領導者,甚至是被看作另類者,卻最終帶領大家找到那份認真工作的集體“歸屬感”。

寫在最後

“記住,結果不重要,認真對待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是贏家。”

“贏家”的意義,並非真誠的結果成敗,而是贏得工作的認真態度,嚴謹最終是獲勝的,他用嚴肅認真超前準備,備足實力,在用豐富的想象力和細節應變能力,應對可變風向,最終他影響了所有人去認真嚴謹的對待這樣演習,得到集體的“認真”找到“歸屬感”才是一場戰局必勝的條件。

“努力沒有成果,那我們就更努力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