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府”的農民賣貨不愁

農民日報記者 張豔玲

為加快成都天府空港新城建設,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將簡陽市483平方公里土地委託成都高新區管理。自此,作為成都市中心城區的成都高新區有了一塊“三農”主戰場——成都高新東區,共涉及9個街鎮166個行政村28萬農村人口。

今年春節過後,成都高新東區每天都有超過100噸果蔬產品上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產品銷售一度受阻,村民著急上火。為此,成都高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局與成都紅旗連鎖超市、四川種都高科種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攜手,發起了一場農產品助銷接力。據不完全統計,僅2月就幫助村民銷售果蔬產品3300噸,有效化解了農產品滯銷難題。

“往年這個時候,草莓大棚裡每天能來六七撥客人,有時候還會來一些小的旅行團。”成都高新區石板凳街道永屹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平原最近過得有些不舒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棚裡大片的草莓熟透了,卻沒有客人上門。

與吳平原一樣犯愁的還有菜農吳啟兵,“之前都是自己挑去市場上賣,現在疫情暴發了,市場限流,出來買菜的人也少了,只能看著菜爛在地裡面,愁得一大家人年都沒有過好。”老吳一家人以種菜為生,地裡4000斤萵筍亟待上市。

為了第一時間掌握疫情對“三農”工作的影響,成都高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局全體幹部齊上陣,先後成立6個工作組,出動170餘人次,全覆蓋走訪街道(鎮)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等,收集信息76條,分類建好臺賬。

“疫情導致的產銷脫節是目前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成都高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局作出判斷,並迅速組織全面摸排166個村亟待上市銷售的農產品品種和數量。

成都高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局農林經濟處處長郭文清告訴記者,經過摸排,全區2萬餘畝蔬菜,近一個月產量可達3300餘噸;草莓5300餘畝,近一個月產量可達700餘噸。

近日,包括成都翔華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內的蘆葭鎮、草池鎮種植戶與成都本土最大的連鎖超市——紅旗連鎖超市生鮮採購部門達成合作意向。隨後,通過持續溝通,正式簽訂採購協議。很快,首批蔬菜水果就運往了超市物流中心。

紅旗超市的訂單迅速打破了成都高新區農產品銷售不暢的僵局。僅3天時間,紅旗連鎖超市便累計收購3萬餘斤蔬果。

為了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成都高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局業務處室、各街道負責人紛紛“組隊”,前往周邊縣市進行“點對點”運銷對接,深化區域合作。

石板凳街道已有二十多年的草莓種植歷史,是成都高新東區草莓主要產地之一,每天草莓產量在1.5萬斤左右。隨著氣溫回升,銷售壓力很大。在多方努力下,石板凳街道草莓滯銷問題很快得到解決,收購價格不斷上漲,順利銷往新疆烏魯木齊、重慶、四川宜賓等地,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在統籌城鄉發展局的支持下,四川種都高科種業有限公司發起了“抗疫情、保春耕、送溫暖”活動,為農戶贈送蔬菜種子1500袋,併為成都高新區肖家河、桂溪、石羊、芳草、中和5個街道捐贈蔬菜2批次合計10餘噸,主要向轄區內衛生服務中心、派出所等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免費供應。

目前,紅旗連鎖有生鮮業務的190多家門店都已經上架成都高新區的水果蔬菜,不僅解決了市民“菜籃子”“果盤子”需求,也實實在在為當地群眾解決了“鬧心事”。

在此基礎上,成都高新區頻頻出招——充分引導街道(鎮)利用益農信息社、廣播、微信群等平臺,及時發佈主要農產品信息,強化產銷對接。鼓勵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種養基地與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商超、規模連鎖企業開展訂單直採直銷,建立穩定的產銷合作關係,及時發佈供求信息,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後方支援。

石板凳街道還積極加大草莓收購商引進力度,全力做好草莓收購商的服務工作,主動協調收購場所,指導開展防疫工作,將消毒藥品等物資送貨上門,發動種植戶在本地開展零售業務,積極開闢線上銷售渠道。

“這次助銷接力不僅有效化解了農產品滯銷風險,更讓我們的農產品走進了紅旗連鎖、盒馬鮮生等大型商超。”成都高新區統籌城鄉發展局局長孫波表示,這是成都高新東區農業產業升級的一次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