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旅遊:萬國別墅群世界遺產的瑰寶——廬山別墅


廬山旅遊:萬國別墅群世界遺產的瑰寶——廬山別墅

廬山旅遊:萬國別墅群世界遺產的瑰寶——廬山別墅

廬山別墅,近看,櫛比鱗次,錯落有致,幢幢典雅。每幢小別墅,宛如一幅瑰麗的水彩畫,一件精美的工藝品,一首清新的山間田園詩。居高遠眺,像紅綠的珍珠、瑪瑙,星羅棋佈地撒落、點綴在綠色的山谷群中,猶如一座精深、博大的萬國建築藝術博物館,大放其異彩。

廬山別墅的建築起源於1895年,李德立這個英國年輕傳教士買通了地方官紳,強行租借了當時為牯嶺長衝的東谷闢為避暑勝地,租期為999年,成立了牯嶺開發公司,率先大興土木,興建了一幢幢小別墅。後來,許多外國人和中國的高官鉅富在西谷、橄欖山、女兒城、太乙村等建成了別墅群,共有600餘幢。其中外國人佔有的別墅達350餘幢。

廬山旅遊:萬國別墅群世界遺產的瑰寶——廬山別墅

廬山旅遊:萬國別墅群世界遺產的瑰寶——廬山別墅

廬山別墅有三大共同特點:在坐落上,依山傍水,千姿百態,或隱約在深林濃蔭、雲霧縈繞中,或屹立在丹崖翠壑處,或坐落在潺潺山泉溪流邊,小巧玲瓏,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直轄市一致,相得益彰。每幢小別墅的佔地面積和每號土地的面積的比例有一定規定,一般為1.5:10。在外觀上,大多數別墅建有敞開的木拱券式外走廊,便於觀賞周圍自然風景;在用料上,別墅的牆較厚,用石料砌成,以青灰色為主。屋頂用鐵皮釘蓋,漆成紅、綠顏色,以防冰凍,並顯得與綠山綠林渾然一體,或襯托出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協調一致。室內築有壁爐,冬天可生火取暖。

廬山別墅大都屬於歐洲山地別墅的建築風格,但風格各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國的房屋建築藝術和流派。既有巴西里加建築的模擬品,又繼承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名師代表伯魯涅列斯基的建築傳統,還吸收了英國近代的園林思想,並運用了十九世紀美國傑出風景建築師奧姆斯特德的鄉村生活與城市文化相結合的浪漫主義風格。在長衝河西邊設計、營造了帶狀式公司“林德賽公園”,使歐洲山地別墅在庭院建築上向公園式建築發展,大大提高了山地別墅的檔次和審美價值。這些別墅既有雙石堡、雙尖樓,又有弧度很大的穹窿形房頂。既有北歐式的陡坡度屋頂,又有南歐式的緩坡屋頂。英、美、德、法等國別墅較為富麗豪華,高大精深;北歐4國別墅簡易樸素,闢有柵欄和拱券式外走廊;日本別墅注重木結構,小巧玲瓏;意大利別墅注重雕塑藝術。這些仙宅靈居般的別墅熔西歐建築藝術、文化和廬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於一爐,具有文化和自然完美結合的雙重寶貴价值。

廬山旅遊:萬國別墅群世界遺產的瑰寶——廬山別墅

廬山旅遊:萬國別墅群世界遺產的瑰寶——廬山別墅

廬山別墅的命名也是燦豔多彩的。一種是按別墅所屬行業的性質來取名的,如原亞細亞銀行別墅、英國國際出口公司別墅、沙俄亞洲銀行別墅、醫生窪別墅;第二種是按宗教來取名的,如原聖公會別墅、瑞典教會別墅;也有按原房主的姓名來取名的,如“美廬”別墅、賽珍珠別墅、馬歇爾別墅、汪精衛別墅、宋子文別墅、朱培德別墅、熊式輝別墅、孔祥熙別墅、“吳廬”別墅、胡宗鐸別墅、上官雲相別墅、馮玉祥別墅、林森別墅、陳誠別墅、李烈鈞別墅、朱植甫別墅、倪桂珍別墅、曾仲鳴別墅、1961年,修建的林彪別墅……最後一種按山韻寓意來取名,如松門別墅、崇雅樓別墅、竹隱別墅、小梅別墅、鹿野別墅、太乙村別墅、竹泉山莊別墅……

新中國成立後,廬山別墅全部收歸國家所有。廬山管理局十分重視廬山別墅的保護,嚴格控制新建房屋規模,每年撥專款修復舊別墅,不得改變原別墅的外貌、結構。以“美廬”別墅為例,解放後經過幾次大的修復,撥專款和自籌資金800萬元以上。為有效地保護“萬國”別墅,廬山管理局有計劃地實施別墅群與居民住宅完全脫離,並逐步引導向山地別墅藝術博覽實地過渡。

廬山別墅的建築起源於1895年,最早的建於1896年。1935年以前建造的別墅有324幢,其中:1900年以前建造的有56幢;1900年至1910年建造的61幢;1910年至1920年建造的85幢;1920年至1930年建造的104幢;1930年至1935年建造的18幢。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廬山會議”舊址及別墅群(美廬別墅即180號別墅、124號別墅、176號別墅、359號別墅、442號別墅),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對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品位的評定,為廬山名人別墅戴上了桂冠。

廬山眾多的別墅,既可以接待中外各種大、中、小型會議和旅行團體。例如1959年、1961年、1970年,中共中央在廬山舉行了三次會議,每次都可以給數百名中央委員的每一位委員連同秘書、警衛人員、司機、服務員提供一幢小別墅居住;也可以為外國元首、駐華使館外交官、外商友人及前來大陸觀光度假的臺灣、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個人和家庭提供優越的居住條件。據遊客的貴賓反映,與大城市的高樓大廈相比,他們更喜歡山地別墅。因為,山地別墅更容易把遊客、貴賓置身於浪漫的大自然,特別是廬山的歷史名人別墅,使廣大中外遊客居住後,身價提高百倍,終身榮耀。

廬山名人別墅是人文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萬國建築博物館”。為了解廬山別墅的幢數、面積、建築年代、國籍、用途、現狀等情況,廬山土地房地產部門採用查閱房屋登記表與實地察看相結合的方法,對全山別墅進行了詳細調查摸底,新近首次得出準確結果:廬山現存別墅總數為636幢,16個國家的建築風格,總建築面積174653.57平方米。

廬山旅遊:萬國別墅群世界遺產的瑰寶——廬山別墅

廬山旅遊:萬國別墅群世界遺產的瑰寶——廬山別墅

長期以來,一些報章、資料稱廬山別墅有“1000多幢,體現25個國家的建築風格”,數字不準。據廬山土地房地產部門對全山別墅的詳細調查摸底,廬山現存別墅總數為636 幢,總建築面積為174653.57平方米,有16個國家的建築風格。其中,中式259幢、美式185幢、英式125幢、德式17幢、瑞典式12幢、日本式11幢、法式7幢、芬蘭式3幢、挪威式3幢,還有丹麥、加拿大、俄羅斯、葡萄牙、澳大利亞、瑞士和國際式(多種建築風格融合)別墅,其中名人別墅有 300餘幢。讓人透過歷史的煙雲,探究一幢幢別墅幽幽的神秘和一個個久遠的故事,文化積澱尤為豐厚。

時下最時尚的就數山地別墅,它比海濱別墅、城市別墅更具有魅力、更受青睞。在我國,山地別墅建造最早的、最多的、最有國外特色的、建築水平最高的,無愧是廬山了,放眼世界山地別墅建築位置上,廬山也是舉足輕重的,令世人刮目相看,驚歎不已。廬山別墅的價值連城主要在於它的起源、建築藝術風格,以及和中外眾多的歷史名人緊密聯繫、融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規模、鮮明的特色、中西結合的結晶和深刻的內涵,成為能代表世界相當一段時間或別墅文化區域內的一項獨特、富有特色的藝術和美學成就的典型例證,達到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難怪國內專家組的專家們說:“廬山別墅是廬山的一大特色,只要讓聯合國遺產專家親眼看了,深刻理解了,廬山申報世界遺產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專家們的見解,給廬山找到了打開通向世界遺產大門的金鑰匙。聯合國專家評價廬山:“廬山的歷史遺蹟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1996年12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友情提示:《廬山別墅》圖文資料由廬山味道整理發佈,旨在幫助來廬山旅遊的小夥伴們瞭解知曉世界遺產的瑰寶、萬國建築文化藝術的博物館:廬山別墅群。如需轉摘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