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壓下,看那些逆境中的企業如何“突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以來,打破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娛樂節奏。截止到目前,在全國上下一心共同奮鬥之下,疫情抗擊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國絕大部分企業也開始慢慢復工復產。

雖然,這一場疫情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是不可忽略的是,這次疫情對企業的生存發展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據相關數據報告顯示:從整體上看,超過九成中小企業受到負面影響,七成企業經濟損失預計在10萬—500萬元之間。

對於企業而言,一般會在春節前做好一年的業務規劃,並慢慢開始投入執行。但因為這一場疫情的突然降臨,徹底打亂了企業的發展計劃。尤其在全國範圍內的疫情管控之下,大多數企業的業務幾乎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很多單位甚至陷入停擺狀態。業務停擺,也就意味著企業在這個期間內無法獲得新的現金流,這對企業的打擊是致命的。

這樣的情形,也給經營者們提出了一項巨大的挑戰:特殊時期,該如何讓企業在逆境中實現突圍?

先活下來,再尋找增長機會

從短期來說,疫情確實給中國經濟踩了一個急剎車。但從長期來講,在中央減稅等政策的影響下,除部分行業外,疫情的影響其實也沒有那麼大,只是可能會對一些行業做一些加速的革新。

而在這個時機裡,也正好給經營者們帶來了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未來市場會高度向頭部企業集中,那些經營低效的企業會被加速淘汰。過度依賴某種經營形式、某種市場環境的企業發展模式實際上是一種不太健康的商業規則。未來,在危機中求變也許是我們作為經營者的必修課。

而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在這場疫情影像學,讓自己先活下來,再尋找增長機會,這中間千萬別懷著賭一把的心態。

現金流是一家公司的血液,員工是一家公司的心臟

此次疫情對絕大多數行業的影響要分短期和長期來看。在短期,企業損失會比較大,優勝劣汰改變一些行業的競爭格局,同時疫情也區分出消費市場的強需求和弱需求。在長期,影響不會太大,但是線下行業目前幾乎凍結的狀態倒逼消費者使用線上產品,因此產業線上化趨勢會加速。

所以,企業要想生存下去,就要轉變思維。企業需要保障現金流,做到開源節流,比如壓縮成本、儘量回款與拓展融資;同時要團結和關心員工,這對困難時期企業業務效率的提升有積極作用。

想要活下去,就要建立好品牌口碑

企業要在特殊時期建立品牌信任感和認可忠誠度,可通過保障優質產品的供應,從內容和社群上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來溝通品牌、構建良性用戶關係、構建信任口碑。

同時,企業還要拔高在線化的戰略地位,重視品牌渠道建設和品牌傳播在線化。

注意疫情後的馬太效應

疫情過後馬太效應還是會非常明顯。也就是說,疫情過後,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會比較大,而大企業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領先的企業,一方面更容易獲得貸款,另一方面也會加速擴張的步伐,他們會變得更強大。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中小企業就此失去了機會。疫情後的調整階段,則需要經營者更多地思考如何打磨產品和服務,重新為公司建立正確的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個主題都有一個“行動指針”一般的標題。初讀這些標題,您可能會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真正困難的是將這些內容全部記於腦中,並且每天付諸實踐。這些“行動指針”都是從我的經驗出發精煉出來的,留心這些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

積極學習優秀企業的長處,打磨產品及服務現如今消費不再侷限於對生活需求的滿足,在商品之上,大家更期待的是彰顯文化底蘊、生活理念、美學價值的精神內涵,我相信通過不斷迭代,那些擁有高效供應鏈和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新消費企業能夠適應危機,發展壯大。

提升對風險的預判,提高抗風險能力

面對疫情危機,企業想要突破重圍,就要不斷提升危機意識和抗風險能力。提升企業戰略柔性,主動適應動態環境。

面對當前全球經濟動態不確定環境,特別是頻發的各類風險和危機,企業應從全局性和長遠化制定總體發展戰略,不斷提升企業主動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不斷提升企業贏得競爭主動的能力。

同時,培育企業高管戰略柔性思維,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完善企業公共應急預案,增強企業抗擊風險能力,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等流程進行系統完善,才能做到有效保障複雜環境中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