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特後旗歷史沿革


烏拉特後旗歷史沿革


烏拉特後旗雖地處北陲,但卻是一塊歷史悠久,寫滿滄桑之地。

境內人類活動蹤跡可溯源到新石器時代。本旗達拉蓋山口南口東側臺地上有一處面積1000多平方米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不遠處是一片排列有序的石棺墓葬群。據考證,是新石器時代狩獵民族的遺址和墓葬。

呼和溫都爾鎮境內大壩口、炭窖口東段有一些巨幅巖畫。這些巖畫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最早發現的陰山岩畫。

在旗山後之特哈查干、烏素溝、潮格明路、休日海等地發現了為數不少的石壘墓葬。這些墓葬有的呈"工"字形,有的呈半月形,有的為圓形或方形。據考證,為古代契丹、突厥、党項等族先民墓葬。

戰國時,今旗境陰山的南為趙九原地,北為匈奴牧地。

秦,旗境屬九原郡並北假之地。

漢,旗境屬朔方郡,隸北方刺史部統領。漢末,邊郡並廢,為南匈奴復踞。今旗境先後為其所屬。

三國至晉初,仍為南匈奴牧地。

五胡十六國時期,今旗境迭次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赫連夏屬地,陰山以北為拓跋鮮卑牧地。

南北朝時期,今旗境為北魏沃野鎮,懷朔鎮部分,繼為西魏地,未幾,轄於北周。

隋時,今旗境陰山南屬豐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州設郡,隸五原郡。

唐初,唐太宗貞觀年間改州置郡,今旗境隸九原郡,山後為突厥所踞。景龍二年(708年)朔方總管張仁願築三受降城。今旗境為西受降城轄地。宋、遼、金、西夏時期,今旗境皆為西夏地。元時,陰山南屬雲內州,隸中書省大同路;陰山北屬寧德路,砂井總管府。

明時,今旗境陰山南屬東勝衛轄地,隸山西布政司;山北屬蒙古。永樂元年(1403年)東勝衛軍民徒內地,遂廢。正統三年(1438)再度復置,不久再廢,為瓦喇所踞。後為土默特萬戶羅士蠻部屬地。明末為林丹汗所踞,後該部西遷青海。

清朝時期,烏拉特部遊牧於呼倫貝爾草原,天聰7年(1433年)歸附後全,為清王朝開疆闢土立下戰功。順治5年(1648年)敘從戰功,將其封為烏拉特前、中、後三旗(史稱三公旗)賜牧地於木納山(烏拉山)、狼山一帶。

清順治6年(1649年)烏拉特三公旗在圖巴的率領下,跋涉千里由呼倫貝爾草原遷徒於清廷賜地。三紮薩克同駐哈達瑪(包頭哈業腦包蘇木),屬會盟的烏蘭察部盟。

烏拉特三旗素"同牧地",向來未劃分旗界,各旗屬民可在烏拉特草原逐水草而牧。當時烏拉特後旗有6個佐領(蘇木),即阿魯寶日吉格德、烏布日寶日吉格德、高勒、巴圖、蘇海圖、黑亞蘇木,此外,還有一個王府直屬塔賓---扎魯特蘇木。依清制,每佐領有兵丁150人,全旗共有兵丁900人,依戶統計,烏拉特後旗當時有人口約4500人左右。

歷史上的烏拉特後旗位居三旗東北部。南北狹長,南北為高原,宜牧;中間為平原宜農。西北與烏拉特中旗相接,東與達爾罕茂明安、土默特交界,南與包頭、烏拉特前旗毗鄰。

民國時期,烏拉特後旗轄兩區(石哈河區、阿斯冷溝區),兩蘇木(城圐圙蘇木、阿貴圖蘇木)。

1949年,綏遠省和平解放,烏拉特草原獲得新生。

1950年,7月18日烏拉特後旗人民政府成立,駐地本巴圖廟。

1952年10月,根據綏遠省人民政府民政字第127號命令:烏拉特中旗與烏拉特後旗合併,組成烏拉特中後聯合旗,駐地海流圖。

1970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劃出烏拉特中後聯合旗西部之寶音圖、巴音前達門、巴音戈壁、烏力吉、烏蓋、那仁寶力格、潮格溫都爾、巴音寶力格8個人民公社,明星、莫林兩個合營牧場,設置潮格旗。

1971年1月8日--11日,潮格旗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宣佈潮格旗成立。

1981年8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潮格旗複稱烏拉特後旗。

2004年8月,旗府由賽烏素鎮遷至山前巴音寶力格鎮。

2005年,全旗蘇木鎮由10個撤併為5個。即:巴音寶力格鎮、潮格溫都爾鎮、呼和溫都爾鎮、巴音前達門蘇木、獲各琦蘇木。

2013年,烏蓋蘇木恢復,全旗由巴音寶力格鎮、潮格溫都爾鎮、呼和溫都爾鎮、獲各琦蘇木、巴音前達門蘇木、烏蓋蘇木組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