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斷斷續續寫了兩、三年,說的其實都是風格這件事兒。最近有人問,就來系統的寫一下。


英國作家琳達-格蘭特(Linda Grant)說,"衣服就像文本、像敘述、像故事,關乎我們生活的故事。如果你把自己一生的衣服聚在一起,每隻嬰兒鞋,每件外套以及婚紗,那麼你就組成了一部自傳。"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衣服是我們一生的史詩,摸索風格的過程很像尋覓靈魂伴侶。衣衫變來變去,也是人在進化。


01.
KNOW YOURSELF

/ 談風格之前,先搞清楚自己是誰


02.
GET INSPIRATIONS

/ 尋找風格靈感


希臘作家普魯塔克說:我們內心的實現,將改變外在現實


個人風格是你審美的延續,培養對美的感覺這件事比買衣服重要得多。有些人很漂亮,卻沒有靈氣,因為沒有完整內在系統支撐。(關於審美提高,以前有寫過。)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比如,大家想更深入研究1990年代的時尚特點,可以從1990年代電影、繪畫、音樂、時裝、藝術評論等等中尋找答案……搜索的能力也很重要,能用Google就不要用百度。


03.
BUILD YOUR STYLE

/構建個人風格經驗談

1、找幾位可以參考的風格繆斯,建立自己的參照系和靈感庫。有了經驗後再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演繹,內化成自己的風格。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國內的大部分博主更多地是在輸出消費靈感和搭配靈感,形成標誌性風格的人並不多。我的風格繆斯是Jane Birkin 、 LouLou de la Falaise 。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穿搭的話,Taylor Tomasi Hill

的借鑑度很高,她不僅僅會挑選衣服,還發明瞭各種時髦新穎的穿法。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文學圈也有很多作家,衣品和才華一樣出眾,比如加繆、瓊•狄迪恩、蘇珊•桑塔格、波伏娃、杜拉斯和薩岡,蘇珊•桑塔格。國內的張愛玲、白先勇、亦舒、黃偉文……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電影《時時刻刻》裡,妮可·基德曼扮演的伍爾夫。


像Virginia Woolf (弗吉尼亞•伍爾夫),從她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她對衣物輪廓、面料以及色彩搭配的敏感。


會穿的女知識分子裡,瓊•狄迪恩的品味也是被時尚圈蓋了章的,她曾經是1970年代的時尚icon,還做過時尚雜誌《VOUGE》的編輯。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2015年,Céline邀請八十一歲的瓊·狄迪恩代言品牌。廣告中,瓊·狄迪恩一襲黑衣,以一貫的冷靜睿智的氣質示人。Céline的一則廣告甚至重現了瓊·狄迪恩年輕時坐在車裡的一張照片,以此向這位引領時代風潮的女作家致敬。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色彩可以從藝術家那裡借鑑,我從馬蒂斯的畫裡吸取了不少靈感。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2、勇於試錯,不要過於在乎別人的眼光


很多中國女孩子對自己要求太高,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完美。


“我長得不好看,身材也不好”、“我個子不夠高”、“我不夠瘦“……


其實,五官沒毛病不等於漂亮,更不等於美。真正的美人,你說不出來她到底哪裡好看,具體哪裡好最吸引你,但就是「怎麼這麼好看」。


美是整體概念,有特點比完美重要。不足和缺點可以通過整體造型來優化。借鑑 Patricia Field 的話,“造型是一種體驗,它像在講故事。你要想象,去到一個情景裡。你給自己構造一個舞臺,然後想象出自己在這個框架中的樣子。”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小的瑕疵也可以成為標誌。鄭秀文的雀斑,舒淇的眼距,Lara Stone的牙縫,杜鵑也不是標準鵝蛋臉、歐式大雙眼皮。可沒有這些小缺點,她們的辨識度也不會那麼高。


接受自己的身高、體重、不完美,接受一切讓你與眾不同的東西,把跟自己較勁轉化成揚長避短……


3、注重材質,廓形,選永恆經典


不要追逐那些轉瞬即逝的潮流,而是把錢存起來投資一件值得長期穿著的衣服。


個人風格形成前,會經歷大量試錯階段。在試錯的路上,可能是會踩雷,丟臉,不要過於在意,必經之路來著。早期為了降低成本,看到感興趣的風格打扮,可以去快時尚或者淘寶上先找平價類似款來看效果。


當找到了合適的風格,建議還是選擇品質好的單品,羊絨,美利奴羊毛,絲綢等材質都是的首選。廉價的衣服下幾水就要淘汰。矜貴的材質才值得我們精心愛護。


相比於新潮的款式,我更在乎衣服的質感、廓形和剪裁是否經典。


4、半新不舊,遠比簇新來得氣定神閒。


西方婚禮習俗中的「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高街搭配奢侈品,有年代感的vintage單品呼應dress code更有趣味。


5、越有優勢的地方反而越要剋制地表達


不要過度使用/過分強調你的優勢。你的肩膀很美,腿也長,但是不要同時露肩又露腿,適當包裹更有想象的空間。


6、多諮詢專業人士,特別是明星背後的造型團隊 護膚和彩妝產品同理,先摸清楚自己的五官,再去定妝容,我個人的習慣是去品牌專櫃,請櫃姐試妝。跟毛戈平專櫃的櫃姐學到不少化妝技巧,也能快速找到自己喜歡彩妝風格。


時刻關注火的造型團隊,你最近發現哪個明星突然衣品變好了一大截,八成是換造型團隊了。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前些年周冬雨從土妞變時尚的秘密,就是換了造型團隊(The Ball Room工作室),為周冬雨打造了適合她的造型。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工作室the ballroom,微博可以搜到,我覺得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主理人liucia 劉早年是在英國伯明翰大學讀的時裝設計,是圈內很資深的造型師,很早開始就專門打造姚晨、趙薇等明星的造型,還是 T Magazine中文版的時裝總監,同時為品牌提供諮詢服務,成功的關鍵就是審美與商業頭腦都在線。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還有跟隨王菲多年的御用髮型師Wing,大眾瞭解的可能不多。王菲的滴淚妝、曬傷妝、紅眼妝、蝴蝶妝,以及鄭秀文最被人稱道的Nike眉,都是他的創作。王菲幾乎所有的專輯封面以及演唱會妝容的操刀人,就是他。我們現在追捧研究的時裝風尚,人家90年代就玩過了。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還有她的造型師Titikwan。如今都還只有少數時裝精知道,沒那麼大眾的Dries Van Noten、 Helmut Lang 、 Martin Margiela。Titikwan在這些名字剛剛起步的時候,已經把它們都穿在了王菲身上。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王菲1997 x Yohji Yamamoto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還有近年比較火張家誠。他不能算造型師,更應該是攝影師。他的照片有獨特色調,能讓你一眼感知他的氛圍和情緒,而且作品總透著隱約和含蓄。我覺得他抓人的神韻抓的很準,總是能看到人不一樣的特質。為周韻拍攝的《嘉人》的片子特別東方,將周韻的溫潤、堅定都在靜態中表現了出來。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7、培養自己的選擇與搭配能力,不斷輸出


培養自己的選擇與搭配能力,能讓你在固定的風格內不斷給人新鮮的感覺。


比如不同顏色的搭配,不同材質的搭配,都會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專欄作家黎堅惠,在《時裝時刻》裡,記錄了自己從1987年到2007年的時尚演化,兜兜轉轉的衣著歷史。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用“每日一拍”手機攝影的方式來鍛鍊自己的審美。從構圖、色彩、細節、情感等等角度,用照片來表達自己對於生活中美的理解。


來用自己的理解輸出對一幅畫,一個電影的理解。不斷輸出,就能不斷進步。


8、最後一種快速 get 穿衣風格的辦法就是,認準那些寫著你名字的品牌。


對於一個有成熟著裝體系的人來說,TA一定是有幾個固定的心水品牌。


我愛的有這些,極簡好質感的:


hoebe時代的CELINE

,我最推薦。她的衣服面料多以羊毛,絲緞為主,貴一點,但買一件可以穿幾年都不過時。直筒褲與西裝褲,版型極佳,剪裁利落。針織衫和毛衣特別值得入手。高個子穿更好看。


Lanvin 法式貴族的氣息也很令人著迷,西服和闊腿褲值得嘗試。


Max Mara 家經典的羊絨大衣,是冬日裡最值得入手的經典單品。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The Row 2020春夏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The Row 皮革小號手提包


另一個喜歡的品牌,有“愛馬仕級別的優衣庫”之稱的是The Row,考究剪裁,用料考究用料,主色調一般就是黑白灰。相當低調,連卡佛有一些。


他家的Instagram@therow,廣告硬照很少,更多的都是一些藝術畫作,可以做學習的好素材。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The Row還有一個年輕的副線Elizabeth and James,依舊是極簡,價格只要主線的1/5,可以嘗試。


UMA WANG,愛上它最早它源於一雙鞋。因為實在是太小眾,購買略有不便。只有一些買手店能找到。值得驕傲的是,Uma Wang是中國新生代服裝設計師,《邪不壓正》裡周韻的戲服也是Uma設計的。


Lemaire也越來越有Margiela時期Hermès的風格,細節迷人又經典耐看,且穿著舒適度極高。


輕奢級別,適合職場女性的有來自紐約的TheoryVinceToteme。極簡中還有細膩與質感,同時兼具相當的實穿性。秋冬系列非常值得入手。價格親民,一件襯衫不過千把塊,一件大衣通常4-5k,用料也考究~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COS的基本款質量不錯,款式簡潔耐看,幾百塊的價格,怎麼搭都不會出錯。


我近兩年買得最多的是江南布衣,和mmm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Mmm更是一個超級低調的品牌,但耐不住品質好又特別,闖出一片天下。


再推薦幾個有美麗花朵的,看把春天穿在身上的樣子的品牌~


DVN,我一直覺得現在的設計師中,沒有幾位能將印花做得如此之美。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Aje,一直覺得土澳是時尚沙漠,改變我這個看法的,是Aje。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Rejina Pyo ,喜歡它對色彩的把控,不同色彩互相碰撞後所呈現出獨特的色彩美學,和春天一樣令人賞心悅目。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Marimekko 對色彩的巧妙運用,還有大膽創新的圖案,都是品牌獨有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聊天|個人風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一不小心寫了那麼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我們每個人的個人風格就漸漸明晰恆定。有什麼想說的,下方留言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