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人”的工作倫理


“疾控人”的工作倫理


現內蒙古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介紹【2020醫學倫理學考試資料:“疾控人”的工作倫理】:

春節之際,正值“新冠病毒”肆虐之時,臨床醫務工作者奮戰一線與病毒作鬥爭,此時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默默奉獻的還有我們疾控人。那麼,以下我們就來看看疾控人在工作中倫理要求:

一、做好疾病預防宣傳工作

開展深入廣泛的衛生宣傳是搞好疾病控制的關鍵。由於疾病控制工作需要做在疾病流行之前,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且服務對象大多是健康人群,這就要求疾病控制工作者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熱情地深入城鄉基層,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以誠懇耐心的態度,曉之以利害,獲得群眾的支持與合作,形成政府領導、全民參與、預防醫學工作者指導的防病治病的社會基礎。

二、要有甘於奉獻的精神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是一項造福子孫後代健康的偉大事業。但是,疾病預防不像臨床醫療那樣見效迅速,人們的感受不夠深切,特別是在政府宣佈疫區,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如限制或停止集會,集市,停工、停課,徵用房屋和交通工具,以及實施隔離區控制,限制了人們的部分自由,其重要意義常不被人們理解。疾病控制工作者要協同政府做好群眾的宣傳工作,穩定隔離人群的情緒,甚至要寬容某些群眾的過激言行,並進行必要的解釋。人們對待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者的態度不像求助臨床醫生那樣謙恭。所以,要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者要有不圖名、不為利的博大胸懷吃苦耐勞,甘於奉獻。臨床工作者是一線戰場的英雄,疾病控制者則是“幕後”英雄。

三、要有不斷進取的精神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疾病控制的理論和方法也在發生變化,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形成,要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者必須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疾病控制工作者要真正維護、促進人們的健康,僅憑一腔熱忱是不夠的,還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業務技能。由於疾病控制工作的前瞻性,所以要有居安思危、善於發現、科學調研、正確判斷、果斷決策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勝任工作。

四、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任務艱鉅、牽扯麵廣、工作量大,做好這項工作既需要群眾的配合,也需要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支持,還需要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和臨床工作的密切協作。所以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者應有整體觀念,顧全大局,正確處理方方面面的關係,服從整體,分工合作,協調行動,這樣才有利於工作的順利完成。

五、要有為人表率的精神

醫務人員的言行和生活方式在群眾中具有很強的示範作用,醫務人員不僅要在群眾中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而且要親自操作,讓人們懂得怎樣做才是衛生的,才有益於健康,從而不斷提高群眾的自我保健和防病能力。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以身作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