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疫情散記 六

刀鋒上的藍調


昨天去嚴力家取勁酒,他一面說話,一面擦手上的油畫顏料,說,剛畫了一幅畫,等一下傳給你。回家後,他發來一張圖片:

紐約疫情散記 六

嚴力說:藍調2020。畫面正中央,是一把刀和一個盾牌。刀鋒上是一排黑白鋼琴鍵,而盾原來是一個地球,球面閃爍著琴鍵。背景的所有塊型,也是鋼琴鍵盤。幾朵雲在地球上空飄。我請教嚴力,多解說幾句,他發來四個字:藍調。憂傷。哦,畫面中的藍色,借用了音樂之藍調,表達因刀鋒一般傷害著人類和地球的病毒,而生的憂傷吧?

到了晚上,嚴力又發來一張圖片,說,是這幅畫的第二版,也是完成版:

紐約疫情散記 六

兩者間明顯的區別是:刀鋒上淌血了。雲也染成了紅色。藍調基色還在,但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暖色,似乎被血色反射著。而左上角,增加了一個太陽!在地球人看來,太陽無疑是最暖、最紅的了。憂傷的藍調,在血紅的太陽照射之下,憂傷還是憂傷嚒?或者,憂傷已不足以充分表述那種情緒了。也許多了一層殘忍,幾分古戰場廝殺後的死寂?

嚴力說,這是一幅畫,但前面的也留下來了。兩者一起看就更有意思了。我反覆琢磨其意。作為一個充滿創造力的藝術家,嚴力繪畫的哲學是:畫體內的風景。他的作品都是他思想的具象。我忽然想到,前後兩個版本,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藝術啊!第一個版本是憂傷,但憂傷並不長久,心情和感覺,很快變成思維,思考為何憂傷。與其說殘酷的血色是憂傷之後的結局,不如說,血色殘陽一直在那裡,是導致人類憂傷感情的原因。感覺存在片刻,再努力保留,也會散去,正如被覆蓋;但理性長存,也是人類一再要反思的文本。奇妙的是,感覺也未消遁,通過藝術家而與理性糾纏環繞。我想,能在獨特的畫面和感覺中表達出思考、思想的畫家,才是純粹的藝術家吧?

疫情期間宅在屋中的藝術家、詩人、作家,就是用此方式,來參與人類的這一次大事件的。此次疫情之後,人類世界當有所反思,很多運作有年的社會、經濟規則,或都被檢討。這個震盪,絕不會亞於第二此世界大戰之後,國際社會的重整。我們也算身逢其時,觀察、參與、記錄了一個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今天開盤是壞消息,雖然意料之中:紐約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破一萬,其中紐約市達6211。根據報導,人數增加的原因是:紐約已經完成4萬5437例檢測,遠超進行了2萬3000多例的加州和華盛頓州。還好,紐約州住院率為15%,比此前有所下降。

打開網路,兩類消息佔據了屏幕,一是有醫院、醫護抱怨醫療器材和物資不夠用。醫護暴露在被感染的環境中工作;二是召捐贈資金和物資,大部分是華人組織在做。同時有消息說,出現了欺詐。有人說,武漢醫生被感染的情況,可不要在美國出現啊!一位朋友指出,美國醫療器材的採購有很高的標準,有特定的採購渠道,並非你拿了一箱口罩、防護衣去敲醫院的門,就能捐出的。我想美國醫院有各種級別、規模的,醫院系統也是以商業模式運行,平時儲存必定有標準和規範。這次傳染性疾病大規模壓過去,醫院就應付不了。怎麼辦?就在這個時候,好消息來了。首先,川普總統下令,紐約是聯邦重災區。一下子大量的資金啟動,進入紐約。其次,庫默州長宣佈,大量的口罩等醫療用品正在和已經進入紐約。這是他在推特發的信息:

紐約疫情散記 六

同時,州長說,野戰醫院正在選址,很快會增加一千個床位。他也在新聞發佈會上告訴紐約人,目前紐約現有五萬床位,一萬多例,到今天為止只一千六百多人需要住院。所謂時勢造英雄。庫默這次領導抗疫,表現不俗,判斷力強,敢於擔當,尤其是和白市長一比較,能力和水平判若雲泥,立刻獲得很高的評價,頗有當年911後朱利安尼市長的風格和手腕。

對於需要隔離的,也有建類似方艙的野戰醫院。不過更好的方法:一是徵用大型酒店,由軍隊接管;第二種更絕:川普和郵輪集團Carnival Corporation老闆商定,必要時可使用大型郵輪,把有陽臺、獨立衛生間的房間作為隔離病房,而這家公司有100多郵輪可供使用,每一艘郵輪可容納數千人。

川普總統在新聞發佈會上一再表達他對奎寧治療效果的信心,而聯邦流行病專家福奇則從科學家的角度,謹慎地表示該藥物有效用但並非一錘定音的特效藥,就嚴謹的醫學而言,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但他也不反對當下使用奎寧治療新冠肺炎。福克斯新聞發表了一個報導,斯坦福醫學院顧問瑞嘉諾認為,奎寧事實上臨床使用有效,而且一向是用以治療瘧疾良藥,副作用很小。福克斯新聞不是自媒體,可信度較高。

紐約疫情散記 六

這個消息為更加具體的美聯社一條新聞證實,醫藥公司Teva 將無償捐贈600萬劑奎寧給美國病患用。從美聯社發報導地點看,這是一家以色列和美國新澤西的聯合制藥公司:

紐約疫情散記 六

從這些進展看,美國和國際醫學界已經開動了機器,雖然今後一兩週確診病人數字可能繼續上升,但不會打無準備之仗了。

說到這裡,一則全球醫生網為世界提供醫療服務的消息也出現於網上,說,其中有6000 名有實戰經驗的中國醫生,能以中英文為海外華人提供諮詢。我相信中國有太多的好醫生,他們的奉獻,提升了中國人的信譽。其實現在中國更需要這些醫生,為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提供醫療。由於醫療體系、醫療規則、用藥規範,受到各個國家法律的限制,海外華人似乎也應該首先求助於本地醫療服務(有朋友研究了一下,發現有的醫生好像是莆田系的,不知道這個參數,是否為海外華人求醫提供了參考)。

下週,兒子在家工作,平時公司提供早午餐的便利暫停了。我們做了一點菜送去。我做了一個醬鴨,味道不錯。從皇后區開到曼哈頓,往返一個小時,緣於車輛少,道路暢通。印象中,去曼哈頓,這樣跑出高速公路的感覺,不多。在大樓外,以帝國大廈為遠景背景,與兒子合影一張,留下時代的記錄。這次不擁抱了,相隔距離,六尺!

去曼哈頓前,又在一家義大利式超市買了一瓶草莓牛奶帶給兒子。店裡貨品豐富,購買者不比平時少,大家都很自如。我對朋友笑言,那些火腿,夠吃一百年。吃完了有冰淇淋,再能吃上百年。

回到家裡,想起要做一件事。雖然是過節的習慣,但我決定今天就把星條旗在門前掛起來。乘著春風,旗幟高高飄揚。

2020.3.21


邱辛曄,生於上海,移居美國三十年。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古典文學專業碩士。曾任上海三聯書店編輯。留學美國後獲多種學位。

現從事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擔任皇后公共圖書館系統中法拉盛圖書館副館長。紐約華人作家筆會副會長,法拉盛詩歌節執行委員,北美書法家協會理事。在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出版了近十種著作,包括個人詩集《深洞》。曾獲美國國會眾議員和紐約市議會、紐約市主計長等頒發的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