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發脾氣前,請忍住那一分鐘

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對著孩子發火的樣子,每次都心有慼慼,覺得發火的人表情猙獰可怖,但是自己往往是不自知的。


我以前見過一個爸爸在一家超市門口罵自己的小兒子,那副表情可以說能夠去演電視劇的憤怒黑幫大哥了。


有時候,我們自己發火,也可能是這表情,只是沒有人會在發火的時候照鏡子,如果真的能照一下,也許就不會這樣了。


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陷入無理智無腦模式呢?


先說下我自己的一些經歷和感受:如果不是我努力忍住那一分鐘,估計我會隔三差五臭罵孩子一頓的。如果再急一點,說不定我會動手的。


也許我就要分享我的懺悔信了。


我們常說孩子是天使和惡魔的結合體,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又何嘗不是這樣。


記得上次在菜市場買菜,我每天上午都會帶小小魚去,讓一個小吃貨自己能夠多去看看真實的食材是啥樣的。


我們從一個賣魚的攤位去一個賣蔬菜的攤位,前後只有100米的樣子,他一定要我載他過去,我說就100米,你自己走。


好說歹說,他就是不幹,非常生氣。


我也沒有讓步,他就一個人磨磨蹭蹭到了蔬菜攤前面,站在那生悶氣,突然就爆發了,哭了起來。


當時我覺得不可理喻,難道我不對嗎?就這麼遠的距離,不能自己走嗎?一個男孩子,這麼軟弱,太讓我失望了。


我一直在找理由,覺得是孩子的錯。


特別是我覺得自己有理的時候,他不講理我就想教訓他。


當我拎起絲瓜準備帶他回去的時候,還在哭,我真的想拿絲瓜砸他一頓。


可我的理智還是幫我控制了下來。 每次想到這些,我就後怕。


因為事後回想,有些問題真的不是孩子的問題。


有些問題就算是孩子的問題,也不是那種必須打罵一頓的大問題。


但是當時為什麼我會這麼氣憤,這麼的暴躁,陷入無理智無腦模式呢?


究根結底還是跟我自己的修養有關,只能說我的修養不夠,我的脾氣還是不好,我還是沒有從小時候的那個自我中走出多遠。


那孩子面對發脾氣的父母,是什麼樣的感受?曾經有一本著名的德國繪本《發脾氣大叫的媽媽》提到過:


對孩子發脾氣前,請忍住那一分鐘


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媽媽的吼叫嚇得孩子魂飛魄散!)


對孩子發脾氣前,請忍住那一分鐘


孩子就像小企鵝一樣,看到壞脾氣、大喊大叫的媽媽就想逃走,可是,一個小小的小孩,他(她)能逃到哪裡去呢?


雖然最後父母會道歉或者孩子自己忘記了,父母往往傷害了孩子然後再把傷口修補好,可是,還是會讓孩子留下傷痕!


為什麼我們平時對外人客客氣氣的,是和藹可親的叔叔阿姨。但是一回頭就變成了凶神惡煞,對自己的孩子斥責喝罵呢?


出於禮貌嗎?還是出於怕得罪人。


因為自己家的反正怎麼罵,怎麼打,還是會抱著自己的腿叫媽媽,是這樣的嗎?


很多媽媽驕傲地說,“是的,我天天打他,他還是喜歡粘著我,我越打,他越親,你看,現在他多聽話,再也不敢皮了”。


但是這不能成為對孩子發脾氣的理由。


當然,很多媽媽說都是被逼出來的,因為一個人長期帶孩子和一個人偶爾逗孩子玩是有天壤之別的。


長期待在一起,你有時候恨不得躲起來,因為孩子真的太鬧了,他們如果只要是醒著,就一定會停不下來,如果幾個孩子到了一起,那更不得了。


有些孩子是人來瘋,人一多,基本就處於失控的狀態了。


很多帶孩子的父母基本都被折磨成了情緒高度敏感的神經質。相信帶娃的你肯定是贊成這個觀點。


但是不管怎樣,我個人覺得,做一個好的父母,第一步就是控制情緒。控制對待孩子犯錯時的情緒能夠檢驗你是不是一個合格父母。


情緒失控時,我們常常是被“孩童分身“控制的大人。


心理學上提到,每一個大人心中同時藏著父母(Parent)、成人(Adult)與孩童(Child)三種分身。


當我們親暱地抱著我們的寶貝,看著他們安睡的樣子,內心是非常滿足的,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給眼前的這個小傢伙,畢竟他是我們帶來人世的,我們需要給他們無私的全心的愛。


這個時候,我們是愛孩子的父母。


當我們面對危險,總是能從容地處理,給予孩子一些生活上的指導和建議,這個時候我們是一個成人,這也是我們最基本的樣子。


但是當我們被孩子的行為點燃怒氣時,我們內心變得焦躁,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們有一種挫折感,有一種手足無措的失敗感。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遭到打擊重創,我們可以躲起來哭一場,或者找朋友傾訴,但是面對著自己的孩子,我們往往就會用吼罵來發洩情緒,來震懾孩子,要求他們按照我們的要求來。


這個時候,我們內心中那位“孩童分身”冒出頭。


所以,我們大部分的暴躁狀態是被自己這個孩童分身所左右。


《完美的教養》)的作者娜奧米·阿爾多特在書中指出:


“孩子是引爆你憤怒的導火線,而不是給你產生憤怒的原因。


他不應該對你的情緒負責。孩子的行為啟動了你內心的程式,要求你依照它編排的內容去做,雖然這個自動發生的反應,你無法選擇,但是你可以選擇不遵從它的指示。


你可以傾聽自己的內心,排除衝動,以便更好的關心孩子,不受習慣反應的干擾。


好的父母,常常能夠控制住。


我也希望平臺的父母們能夠忍住,特別是脾氣起來的那一分鐘,一定要控制住。不能被自己內心那種程式控制了。


你的平和情緒是孩子心靈的自由天空。當父母發脾氣時,孩子們的神經往往是繃緊的。


你的壞情緒就像是烏雲。


如果你平和,他會平和,能自由的呼吸,自信地成長;如果你專制,他會小心如同奴隸,戰戰兢兢,膽小謹慎。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平和的情緒對待孩子。


如果做不到,那就去改變我自己,面對不爭氣的自己,同樣可以狠狠地處罰。


因為既然做了父母,就要努力去做好。


不是說要你如何如何努力,全部將孩子送進北大或者清華園。


而是你能夠在孩子最需要你的那個幾年裡,好好的盡心盡力,就是好父母了。


能夠在孩子哭泣的時候,傾聽他的哭泣,瞭解他哭的原因,真正懂自己的孩,就是好父母。


能夠面對發脾氣的孩子,能夠接納他,能夠在對孩子發脾氣前,能忍住那一分鐘。


我給大家幾個建議,怎麼忍住那個想發火的1分鐘。


在公共場合的話,首先看看周邊,你要明白,你發火,只會讓孩子難堪,讓你自己丟臉。


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壓住自己心裡那竄起的火苗。


因為沒有一個人會站在你這邊,說你罵的對。


因為人都不喜歡負能量,如果你用自己的方法安撫住了孩子,這樣的父母才能贏得掌聲。


在家裡的話,因為沒有其他人給你影響和壓力。


那麼不妨去另外一間房子,或者去陽臺透一下氣,將擰巴的事先擱下,深呼吸,想一點好的事情。


如果你自己也心情不好,這個時候是最容易遷怒給孩子的。


如果孩子一來就會點燃火藥桶,你一股腦給傾瀉過去,那這個娃估計會被嚇壞的。


最好暗示自己,“跟他無關,淡定!”


真的忍住了1分鐘,基本我們的火會熄滅,就算沒有全部熄滅,也不會燃起多大的火焰了。


而且在“孩童分身”冒出頭的時候,千萬不要去教育孩子,這個時候,應該教育的是我們自己。


而且過了那一陣,孩子的情緒也往往會調整過來。


你也會在心裡感到慶幸,好險,剛剛幸好沒有發脾氣啊。


所以說,養孩子難,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難搞定。


更重要的是,怎麼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更難。


父母自己修好了,孩子的天空就會春風和煦,在這種心理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肯定比在情緒的驚濤駭浪中煎熬的孩子要幸福吧!


那麼,在發脾氣前,請記得忍住那一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