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2年,南極東部的冰川消退了5公里,人類災難即將來臨?


過去22年,南極東部的冰川消退了5公里,人類災難即將來臨?


在過去的22年裡,南極洲東部的登曼冰川退縮了5公里,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UCI)和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擔心,冰蓋下地表的形狀可能使其更容易受到氣候驅動的崩塌。

如果完全融化,登曼的冰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1.5米。考慮到這一發人深省的事實,UCI和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已經完成了對冰川及其周邊地區迄今最徹底的研究,揭示了在全球變暖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冰川狀況令人擔憂的線索。

該團隊的評估於3月23日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雜誌《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一篇論文的主題。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南極東部受到的威脅較小,但隨著登曼等冰川受到冰層科學界的密切關注,我們現在開始看到這一地區潛在的海洋冰蓋不穩定性的證據。”研究人員說。

他補充說:“近年來,南極洲西部的冰層融化得更快,但登曼冰川的巨大規模意味著它對長期海平面上升的潛在影響同樣重大。”根據這項研究,從1979年到2017年,登曼冰川經歷了2680億噸冰的累積質量損失。研究人員利用意大利航天局COSMO SkyMed衛星系統的雷達干涉儀數據,更精確地確定了登曼的接地線,即冰離開陸地並開始在海洋中漂浮的點。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UCI博士後學者維吉尼亞·布蘭卡託說:“1996年至2018年的微分合成孔徑雷達干涉儀數據顯示,我們在冰蓋陸海界面的接地線後退明顯不對稱。”

登曼的東側被冰下山脊保護著不致後退。但布蘭卡託說,西側延伸約4公里,其特點是深谷陡峭,河床坡度有利於加速後退。她說:“由於登曼西側地下的地形,有可能出現快速和不可逆轉的撤退,這意味著未來全球海平面將大幅上升。”

去年12月,《自然地球科學》發表了一篇由UCI地球系統科學副教授馬蒂厄•莫里姆領導的論文,揭示了登曼冰川下的海槽延伸至海平面以下3500米,成為地球上最深的陸地峽谷。

UCI和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報告說,登曼的河床結構在南極洲東部地區是獨一無二的。其他主要冰川,如托特恩冰川和莫斯科大學冰川,都有向水流方向傾斜的前積層,提供了某種程度的穩定性。

他補充說,追蹤登曼冰川漂浮延伸的狀態,包括沙克爾頓冰架和登曼冰舌在內的24000平方公里的質量,將特別重要。研究人員利用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TanDEM-X衛星,結合COSMO SkyMed的數據,評估了漂浮海冰的融化速度,得知登曼冰舌每年以大約3米的速度脫落,高於其他南極東部冰架的平均水平。

莫里姆說:“我們需要收集登曼附近的海洋學數據,並密切關注其接地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