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諸葛亮與定軍山是《三國演義》這部鴻篇鉅作中重要的歷史人物與地點,2012年4月1日,正值在陝西漢中的勉縣舉行“2012中國漢中第九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開幕之時,記者隨北京愛車陽光自駕車隊來此採風,先後有幸瞻仰了武侯祠、武侯墓與定軍山,留下了一段難忘的懷古之旅。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勉縣武侯祠(攝影:馮贛勇)

關於武侯祠目前國內共有7座,其中最出名的為成都武侯祠,其次就是陝西勉縣武侯祠以及南陽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慶奉節白帝城武侯祠、雲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肅禮縣祁山武侯祠等。上世紀的1990年6月30日,記者曾有幸到成都武侯祠瞻仰。據史料記載,在諸葛亮死後,蜀人十分思念,紛紛要求為他立廟,朝廷認為不合禮制,一概不準,百姓便在道上私自拜祭,後來有人建議在成都立廟,但劉禪沒有聽從。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走進武侯祠(攝影:馮贛勇)

後來一直到了263年春天,習隆、向充上表以周人懷念召伯,越王勾踐思念范蠡的故事勸諫劉禪為諸葛亮立廟,劉禪便下詔於沔陽建廟,所以位於陝西省勉縣西4公里處川陝公路之南的勉縣武侯祠,也叫天下第一武侯祠。是唯一的“官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武侯祠。它隔江與定軍山、武侯墓遙相對峙。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殿堂中的匾額(攝影:馮贛勇)

當時因“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故選祠址於定軍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距武侯墓十餘里,為明、清建築,祠坐南向北,背臨漢水,面對公路,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20米,呈長方形。四周有圍牆,地基八十畝,共有七院五十四間房舍。規模宏大,建築雄偉,亭臺樓閣,遍佈祠中。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武侯祠庭院(攝影:馮贛勇)

  祠前為牌坊,高10米,八角起翹,牌坊中寬6米,東西兩側各寬3米,四柱落地,上蓋灰瓦,坊上一面隸書“漢丞相諸葛武鄉忠武侯祠”十一大字,一面書“天下第一流”五個大字,遊人至此,無不肅然起敬。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揮淚斬馬謖》(攝影:馮贛勇)

祠內遍懸匠、聯,匾額有:“高山流水”’“醇儒氣象”,“代仰清高”,“大漢一人”,“大器無方”,“天下奇才”,“其猶龍乎”,“山高水長”,“伯仲伊呂,”其中“忠貫雲霄”為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御賜”。對聯有:“扶漢室堅惟謹慎,乃能擔當事業;伏龍譽早必深潛,而後騰踔雲霄。”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武侯祠留影(攝影:馬自平)

馮玉祥將軍1928年題:“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流嵌於大殿背後牆上;琴樓上有“石琴”一張,長115釐米,頭寬24釐米,尾寬20釐米,上刻“章武元年”,叩之清亮,悅耳,傳為晉汶水胡韜作。可惜文革時期被摔斷了。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崇聖祠(攝影:馮贛勇)

在眾多石碑中,豎有沈迥刻立的“蜀漢丞相諸葛武侯新廟碑銘並序”唐碑一通,系唐德宗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與明碑最為珍貴。車友們拜謁武侯祠,在感受三國文化深厚底蘊的同時,也對一代名流諸葛亮的豐功偉績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天下第一流牌坊(攝影:馮贛勇)

離開武侯祠驅車向東行不足兩公里,位於公路兩旁就是馬超墓。馬超是三國時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位列關羽、張飛之後,名列第三位,武藝高強,人稱“三國英雄數馬超”。劉備稱帝后,升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鎮守陽平關(即現勉縣老城)。公元222年病逝於勉縣,並安葬在此。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勉縣馬超墓(攝影:馮贛勇)

駛離馬超墓前往武侯墓。武侯墓背倚筆峰山,西南有定軍山主峰吞吐呼吸,連峰橫亙,壁立如屏。西北則有巴山餘脈,高大雄峻,或騰躍直出,或曲折逶迤,據縣誌記載:“每當月明,忽見定軍山頭旌旗閃爍,帳房參差。……及早,遍訪實無兵至”云云。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武侯墓門首(攝影:馮贛勇)

  步入武侯墓,只見眼前崗巒起伏,前書案梁、後筆峰山、左土地嶺、右武崗山,將武侯靈冢緊緊圍護,轉過書案梁,前面豁然開朗,玉帶溪從內山門前蜿蜒而過,更為景區平添了幾分幽靜和神秘的色彩。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玉帶溪(攝影:馮贛勇)

  入山門內,只見山門側兩幅壁畫栩栩如生,一幅“三顧茅廬”,描述劉備為求東山再起,冒風雪嚴寒第二次到隆中請諸葛亮出山,圖中劉、關、張落馬扣門,童子相迎;另一幅“將星隕落”,描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軍中,臨終之前給姜維、楊儀叮囑後事的場景。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武侯墓墓碑(攝影:馮贛勇)

  武侯墓的主體建築--大殿,在這裡供奉著一組非常珍貴的明末泥塑。大殿門楣,是清嘉慶年間一提督學政所題,上書:“萬古雲霄”。神龕之上正中是諸葛亮的坐像,左手撫膝,右手持卷,凝目沉思,似運籌帷幄之中而決勝千里之外;兩童一持劍,一捧印,侍立左右;龕下,左有龍驤將軍關興(關羽之子),右有虎賁將軍張苞(張飛之子),體態威武,護衛兩旁。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思蜀亭(攝影:馮贛勇)

  站在武侯墓中院,環顧四周,匾聯層層,古木參天,其中綠色防護欄特意保護起來的柏樹均為漢柏,乃是武侯安葬於此的同時栽種的。更有奇者,是那雙株古漢柏,粗至三人合抱,枝杈橫空蔽日,濃蔭匝地生寒,最顯“獨含天靈”的氣質。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真神人牌樓(攝影:馮贛勇)

大殿之後,諸葛亮墓冢青草瑩瑩,肅然聳立,呈覆鬥狀的墓冢是漢代高貴者的墓冢形狀。四周以漢白玉石護欄圍護,石欄上浮雕35幅“諸葛亮生平”故事圖案。墓向頭西腳東,暗示著“永懷西蜀,不忘北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夙願。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定軍山景區(攝影:馮贛勇)

最後來到的是三國古戰場定軍山。定軍山在記者的記憶中擁有太多的故事。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拍的就是《定軍山》,當時在北京大柵欄裡的大觀樓電影院首映時曾也造就過萬人空巷的盛景。在記者老師袁闊成先生播講的《三國演義》長篇評書中,也多次提到定軍山,而定軍山到底什麼樣?終於在此次自駕陝西漢中游中得以一見。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定軍山風光(攝影:馮贛勇)

建安廿年(公元215年),曹操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蕩山各隘口。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蕩山的張郃後,又奮勇取定軍山,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踞高臨下,直取夏侯淵,夏措手不及,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劉備進而奪取了大半個漢中地區。可以說定軍山見證了劉備的崛起與輝煌。也就有了“得定軍山則得漢中,得漢中則定天下”之美譽。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山間小道(攝影:馮贛勇)

記者驅車駛出武侯墓向東南行駛大約三四公里左右即抵達定軍山的山門,如今的定軍山是開放式景區,車子進入定軍山景區後景色宜人,幽靜異常。一片片黃色的油菜花和粉紅色的桃花爭相鬥豔。車子順盤山公路來到半山腰後是一座名為“軍山憩苑”的休閒山莊。山莊腳下有一口諸葛瑾井。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山頂主峰的石碑(攝影:馮贛勇)

三國時,定軍山在歷史上遂負盛名。屬大巴山脈,其脈自高廟子入平地,隆起秀峰12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號稱“十二連峰”,再東為當口寺孤峰,自西向東綿延十多公里,如游龍戲珠,故有“十二連山一顆珠”之譽。山南有一個天然鍋底形的大窪,周長1.5千米,即三國時稱為“可屯萬兵”的“仰天窪”。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定軍山留影(攝影:馬自平)

北麓有一片廣漠沃野,就是當年諸葛亮大布“八陣圖”、設“督軍壇”的武侯坪,黃忠大戰夏侯淵的戰場,時常發現“扎馬釘”和箭鏃,傳為蜀軍用兵之物;山旁有“斬將橋”,山半腰有一大石,高約3.3米,寬約2米,中開一縫,寬窄不一,名曰“擋箭牌”,傳為諸葛亮遮擋敵箭的遺物。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山頂上遠眺(攝影:馮贛勇)

定軍山並不太高,從半山腰順山道登山而上,大約攀爬516級石階後就抵達了海拔833米的定軍山最高處的主峰。山頂上現有“定軍山”的一塊石碑,據說文革時期曾被毀,這是後來所立。

陝西旅遊:漢中勉縣武侯祠定軍山懷古(圖)

山頂留影(攝影:馬自平)

站在定軍山山頂上遠眺,遠山連綿不斷,山下黃色花海片片相連。凝思遐想,古昔三國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征戰廝殺聲好似在耳畔迴響。此時,登定軍山古戰場的懷古情思令人心潮澎湃。至此,自駕陝西漢中游也為之圓滿結束。(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