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眼裡的經濟分配不均

美國的經濟不平等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一些人聲稱,這幾十年的系統性立法,導致最富有的三個家族擁有的財富超過了這個國家人口財富金字塔下半部分的所有人的財富。

心理學眼裡的經濟分配不均

這種趨勢在其他發達經濟體國家並沒有反映出來: 在所有36個經濟狀況可與美國作為參考對比的國家中,美國在收入分配平等方面排名最後。 結果,美國又回到了大蕭條時期的收入不平等水平,而且在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工人階級支付的實際稅率高於億萬富翁。


經濟不平等的負面影響是有據可查的。 在整個社會中,更高的不平等率與無數的健康和社會問題相關,包括肥胖、精神疾病、預期壽命下降和更高的犯罪率。

世界經濟論壇將收入不平等列為推動社會不穩定和失業等全球風險的最重要趨勢之一。然而,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不到一半的美國人認為收入不平等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為什麼人們不在乎呢?

幾十年來,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和哲學家一直在努力解決這個悖論。 這個問題的答案至少部分可以通過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經歷不平等來解釋。 在這裡,我們提供一個片段的解釋: 不平等背後的心理學解釋,使得這個不平等的系統穩固永存。

心理學眼裡的經濟分配不均

人們過分關心周圍的不平等

在一個我們花越來越多的時間上網的時代,我們很容易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 然而,並非所有的比較都是平等的。

我可能更關心的不是一個名人買了一棟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房子,而是我的鄰居發佈了他們在巴厘島豪華度假的照片。

這是因為社會比較對於你周圍中的其他人來說尤其突出。在與相似階層的人相比的情況下,不平等才會徹底改變我們的行為。

在一項特別有創意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一箇中了彩票的鄰居是如何影響其他人的財務行為的。 他們從荷蘭郵政編碼彩票中抽取數據,該系統隨機選擇一個郵政編碼,然後向該地區所有彩票參與者發放新的寶馬。

這就造成了一種特殊的情況: 非參與者(沒有買彩票的人)面臨著與剛剛獲得一輛新寶馬的鄰居的社會比較。

這種“鄰家大賤諜”(電影名)的感覺非常強烈: 與那些住在未中獎地區的人相比,那些住在中獎地區附近的非參與者在中獎後的六個月內買新車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心理學眼裡的經濟分配不均

可見的不平等使不利影響長期存在

最近的研究還顯示,隱藏不平等(例如,不知道同事掙多少錢)可以促進合作。 然而,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明顯和赤裸裸的不平等的世界。

為了探索可見的不平等是如何改變人們的行為的,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由不同程度的經濟不平等和財富可見度的個人組成的小型社會。 當富有的參與者知道他們的鄰居很窮,他們就不太可能與他們合作。 富人選擇有選擇地與富有的伴侶一起玩,導致了“富人變得更富”和“窮人變得更窮”的局面。 相比之下,當財富是看不見的(因此不平等是未知的) ,合作就會蓬勃發展。

這些實驗揭示了種種矛盾。 有錢人沒有重新平衡衡量標準,而是利用“他人擁有的比自己少”的見知來延續不平等,這或許部分是因為人們認為窮人不值得進行價值交換。

心理學眼裡的經濟分配不均

不平等增加了冒險行為

雖然與你所在社區的其他人進行社會比較,對塑造我們作為消費者的行為(例如,購買豪華轎車)有特別的影響,但這些比較也可能導致有害的、危險的行為。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想知道,不斷地將自己與最高收入者進行比較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決策能力的。 在一個實驗中,他們要求受試者去賭博,但是每次賭博的價值和風險不同(例如,90% 的機會贏得28美分,5% 的機會贏得5美元)。

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成兩組。 A組被告知,過去的參與者平均收入為51美分,收入的分佈相對平均,而B組被告知,過去的參與者平均收入為51美分,但收入的分佈極不平均。

在B組,過去參與者的收益分配非常不平等,當前參與者傾向於冒更大的風險,大概是為了取得更高的獲利結果。

這種不平等和冒險之間的關係也反映在現實世界中。 生活在收入差距更大的州的人們表現出更大的風險行為(例如,更多地參與彩票賭博和發薪日貸款)。

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導致人們為了達到更高的階層而冒更大的風險,但這最終可能會導致一個結果:維持這個不平等的體系。

通過研究不平等的心理影響,我們可以開始理解導致經濟不平等長期存在的更深層次的機制。那麼,針對經濟不平等,問題就變成了,我們能夠對此做些什麼嗎?

對於我個人來說,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對於“理性”的學習來規避那些不明智的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