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巢居"到地面,新石器時代的建築技術的發展

導語:

新石器時代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新階段,這一時期人們開始飼養家畜,社會經濟形態由"狩獵採集"為主向以農業為主發生轉變。農業生活的穩定使得人們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人們開始建造穩定的居所作為長期營地。

這也是新石器時代末期聚落形態形成的前提和基礎。房屋的建築經歷了一個複雜的過程,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先民們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人們無力對抗自然界中的不可抗因素,遂"構木為巢以避群害"。

到了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人們逐漸使用各種複雜的技術來建築房屋。通過對於目前已知的遺址中房屋建築的觀察,我們不僅可以瞭解史前先民的房屋建築技術,還能夠了解新石器時代與房屋有關的宗教儀式。

層層夯打的地面

史前社會的房屋建築經歷了從穴居、巢居、半地穴式向地面式轉變的過程,並且還在地面式房屋的基礎上發展成為了新時期時代晚期常見的排房和高臺式宮殿建築。從半地穴式房屋開始,先民們就開始有意識地對房屋進一步加工和處理,以提高房屋的居住壽命和舒適度

從

圖一 原始社會生活場景

對於房屋進行夯打是最為基本的加工方式。這種處理方式不僅見於半地穴式房屋,還見於地面式房屋當中。半地穴式房屋一般是直接挖掘生土而成,生土層往往不甚平整,而且半地穴式的房屋很容易帶入塵土,使得屋內的居住環境更加惡劣。著名的西安半坡遺址發現的半地穴式房屋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人們為了美觀和追求舒適等原因,預先對房屋進行平整處理。

從

圖二 西安半坡遺址

經過夯打的房屋地面會更加堅硬,並且經過多次踩踏之後,房屋面就會變得更加平整。夯打地面不只是使用原土,還有使用黃土夯打的情況。黃土顯見得和原本房屋的土色不同,之所以選擇黃土很有可能是黃土乾燥,能夠吸附地面式房屋的潮溼。值得注意的是,夯打地面往往只是房屋加工的第一步,新石器時代所見還有許多房屋在經過夯打後還使用一種白灰鋪地。

這種白灰並不是現代建築中常用的石灰,而是某種白色石料的顆粒,有的甚至還是經過充分燃燒後的草木灰、紅燒土等。有人認為,白灰鋪地除了有防止房屋潮溼的作用以外,還有裝飾房屋的作用。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甘青地區的大地灣文化中發現有在地面上繪製的地畫痕跡,這種地畫和白灰鋪地的作用在功能上有一定相似性。使用草木灰和紅燒土對房屋進行鋪墊,是史前先民實用主義的體現。

木骨泥牆建築

從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時代開始,在中原地區就開始流行起來木骨泥牆的建築方式。這在當時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房屋建築技術,它的發明突破了之前房屋半地穴式的侷限,使得地面式房屋建築技術進一步發展成為可能。

從

圖三 木骨泥牆

所謂木骨泥牆就是在地上開挖基槽,然後在槽內樹立木柱,木柱之間以草拌泥填補空隙,從而建築起來厚實的牆體。木骨泥牆往往還要經過烘烤,使泥牆受熱變得堅硬,也能夠起到防潮的作用。對於新石器時代的先民而言,房屋的堅固性能夠保證他們免遭野獸的侵襲,為人們的生存提供保障。

從

圖四 木骨泥牆遺址圖

木骨泥牆除了有防潮和保護人們安全的作用外,堅硬的牆體還能夠很好地起到保溫作用。根據環境學的資料顯示,在距今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先民經歷了一場惡劣的氣候變化事件。木骨泥牆的出現為當時的人們提供了更為舒適的居住條件,冬暖夏涼的房屋就是先民們適應環境的創造。

幹欄式建築

如果說木骨泥牆的發明使得先民們從半地穴式轉入到地面式居住,那麼幹欄式建築的發明則是人們建築技術上又一次重要突破。幹欄式建築最早見於距今6000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河姆渡文化缺少同時期新石器文化中常見的石器生產工具,多見各種木質工具,正是因為木質材料的充足,才使得幹欄式建築成為可能。

所謂的幹欄式建築就是在地面上樹立若干木柱,然後在木柱之上搭建木屋,生成兩層式的複合建築。幹欄式建築的下層往往用來飼養家畜,上層用於居住。這種建築形式一直延續到今日,在現今許多少數民族中仍然有使用這種房屋建築,只不過下層已經不再專門用作飼養動物了。

從

圖五 幹欄式建築

幹欄式建築除了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間外,還能夠起到防避野獸蟲蛇侵害的作用。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多叢林沼澤的條件下,幹欄式建築可以說是先民們最為智慧的創造。另外,木質建築能夠很大程度上起到通風和納涼的作用,而且人們居住在半懸空式的木樓之中,也能夠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

史前房址與宗教儀式

史前社會的房址是史前先民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以內蒙古白音長汗遺址為例,房址內還發現有石磨棒、石磨盤等生產生活工具,結合距離其不遠處灶址的發現,表明史前先民有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活動的,甚至為了增加勞動產量,將工作場地搬移到了室內,利用灶的照明進行夜間工作。

從

圖六 白銀長汗遺址發掘區

白汗長汗遺址的一座房址中發現有一座石雕女神像,值得注意的是,女神像的出土地點是在灶址旁邊。這座女神像身高十幾釐米,形態豐滿,被發現時倒插在地面之下,結合近代民族學資料來看,不少民族保留有祭祀灶神的習慣,而且遼西地區史前文化中歷來流行豐產女神崇拜。著名的紅山文化中就發現有女神廟和女神像等大型專門用作集體祭祀的宗教系統。

白音長汗房址中發現的女神像很有可能就是作為小單位成員祭祀使用的

同樣是以遼西地區發現的興隆窪遺址為例,還發現有在房屋內埋葬人骨的習俗。這種在房屋中埋葬人骨的習俗由來已久,中原地區大型房址建築過程中往往會使用人牲舉行奠基儀式。人牲在社會中地位很低,屍骨通常是被疊壓於房址之下。但是這種"居室葬"的墓主人顯然身份不低,不僅是在房屋使用之後直接從地面上開挖土坑墓,而且墓葬周圍和墓葬中還放置有隨葬品。並且這種葬式在整個興隆窪文化中所見的比例很小,可見這在當時不是人人可以享有的殊榮。

從

圖七 石雕女神像

此外,還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居室墓葬形成後,屋內已經就沒有再形成堆積了,換言之,墓葬形成後,這個房址中其他成員已經隨即離開,不再繼續居住了。這種意識或許正是反映了房屋功能的轉變,由生者的工作活動場所轉為死者的永久棲息之地,這也是這一地區獨特喪葬觀念和宗教思想的體現

結語

史前居民在很早以前就意識到了自己與其他動物的差別,主要表現在動物是通過自身去適應環境,而人類則是通過創造文化去適應和改變環境。史前房址的產生就是先民們適應環境的體現,這種適應性也演變成為了人們獨特的文化現象。隨著社會進步和生產技術水平的發展,人們的房屋建造水平也逐步提高,"白灰鋪地"、"木骨泥牆"、"幹欄式建築"都是史前先民們智慧的創造和發明,推動了人們定居化水平的提高和其他文化的產生。

隨著房屋建造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主要活動場所也從野外轉向了室內,無論是宴飲、起居還是工作,甚至是宗教儀式的舉行,人們已經將房屋視作是社會財產的重要部分,也視為是安放死者亡靈和活人棲息之地的場所。


參考文獻

韓非子 《韓非子·五蠹》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

夏正楷 《環境考古學—理論與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