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好的愈好,差的更差

疫情發展都今天,有不少地區已經開學或者是做好開學的準備了,而鄭州由於郭某鵬事件,開學日期遲遲定不下來。所以,我們舉行了第一次線上測試。

測試的結果,整體所作的成績分析就是:好的愈好,差的更差,兩極分化,異常之大。

這個現象特別特別值得分析:就好像對照組實驗一樣,在失去“老師強制”這一干預手段後,展示出的,就是參賽選手本來的實力了。

停課不停學——好的愈好,差的更差

好的愈好

考試之前,我對學生的心理預期並不高。課堂上缺少互動,課下練習量不夠,這種種因素,讓我從心底裡面發出恐慌——我們處在最為關鍵的八年級下學期,教學效果不能保證,這可要如何是好?

擔心教學效果,擔心成績好的學生的出路,擔心後進生的懈怠問題……

但是,沒想到,反轉來了。

拿到考試成績的我,驚喜的發現:哇,原本的“免檢學生”更加優秀了!

停課不停學——好的愈好,差的更差

我在收穫喜悅的同時,總結了兩點原因:

1.優秀生原本就有端正的學習態度,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持之以恆的學習耐心。所以,無論老師在與不在,家長在與不在,他們對自我的要求與束縛,讓他們在面對電子產品的誘惑時,泰山面前不崩於色,喜憂面前不形於表。用強大的信念和嚴格的自律為自己的成長成才鋪路。

2.我想到了前段日子的一個新聞:

一學生不願開學的原因是——學校活動過多。

我心裡一驚——確實如此啊。

1)學校的體音美計課程,運動會、歌唱比賽、各種節日活動等等也佔據了學生的許多有效學習時間。但是這是義務教育階段不可缺少的培養方式,無可厚非。所以,雖然,現在的課表看似很空,實際上主科課時量並不少。

2)但是——一些常規的班級管理,比如小組合作,組長改作業;或者環創佈置;抑或是課代表幫助任課老師催收作業等,都佔據這些好學生的學習時間。

而現在,自己學自己的,好學生們沒那麼多“雜事”,又能利用網絡資源 ,學習自己興趣所在,或拓寬視野,或深耕挖掘,總之,一飛沖天。

我在收穫喜悅的同時,也有困惑——升學率保證們在沒有老師情況下,依然可以學得呱呱叫,那老師的意義在哪裡呢?

差的更差

一句話:有些同學在這次線上課程中,已經消耗掉自己所有的退步空間了。真的叫做“退無可退”了。

差的更差,差無可差。

停課不停學——好的愈好,差的更差

在沒有學校校規校紀的約束下,在沒有老師“強制壓迫”下,所謂家長們的監督,對這些孩子來說,其實就是一個笑話。

我又想到家長們對老師的態度——成績越好的學生越是感謝老師感謝學校;成績越差的學生越是抱怨老師抱怨學校……

現在,這種家長,請認清現實吧。不要將責任、原因都歸在他人身上,快速反思自己,幫助學生形成習慣,也許在學習成績上還有一絲喘息機會。

結語

潮水退下的時候,就知道誰在裸泳。

根據班內“民意調查”,大家對於開學的感情非常複雜,有盼望到的,有拒絕的,有擔憂的……

其實,看到你們的成績分佈,老師的感情更復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