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何去何從

“一個人,別說是一個人了,一個活物,在我看來應該這麼活著,春天來的時候門開著,風進來、花香進來。有雨、有霧的時候,人忍不住想要往肺裡面深深地呼吸一口氣,那種帶著碎雨的凜冽的、清新的感覺。”這是曾經的一部環保題材的紀錄片裡最後對春天景象的描述。

每年,當“慣例般”的霧霾襲城,都會讓我特別嚮往這個場景。

儘管這個片子已經過去了幾年,但是當時許多的場景還是歷歷在目——人們習慣了出門帶上厚重的面具,走在霧濛濛的路上,一切都是灰色的色調,世界失去了原本的色彩,每個人都如臨大敵。

穹頂之下,何去何從

那時候,大部分人對於治理工業汙染的做法桎梏於經濟發展和環境汙染之間的一刀切,然而治理效果甚微並且企業叫苦連天之後,排除這些固定思維,在影片中我們不禁探討這樣的話題:“環保與經濟發展並無衝突。大氣汙染並不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恰恰需要更充分的改革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應該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轉變發展方式。

例如工業,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電產能與電耗能最多的國家,除了生活用電之外,70%的電能都供給了工業發展。同時,我國目前的電能極大部分來源於火力發電。這就意味著,用電需要大量的煤,會產生有害的廢氣,這對於大氣的汙染是十分嚴重的。

而治理這些燃煤廢氣,靠著關停火電廠、限制工業發展,無異於飲鴆止渴。在業內有句話——抓住了電機就是抓住了工業

確實,作為工業生產的動力來源,電機讓人又愛又恨。它的運行是工業必不可少,同時,它又極度吃電。據統計,中國全社會用電總量中,僅中高壓電機的自耗就高達50%

,就是說,如此高汙染產生的電能,有一半是被電機浪費掉的。這一半的浪費背後是沉重的汙染!

穹頂之下,何去何從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解決電機吃電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大量的電能消耗、資源浪費,從而達到緩解環境壓力、改善環境狀況的最終目的。

我們怎麼辦?其實還是有路可尋的。期盼空氣清新已經成為了中國人強烈的社會共識,而公眾是空氣汙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這將是我們的信心來源。

對此,社會各界人士從未停止努力。

華中科技大學王雪帆教授的科研團隊,十年來一直在研究電機問題。從2002年王雪帆課題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提出“繞線轉子無刷雙饋電機技術”,到2012年課題組攻克核心技術走出實驗室,他的團隊整整花了十年時間。

毫不誇張地說,完全摒棄了傳統電機高壓變頻設備諸多侷限的繞線轉子無刷雙饋電機,解決的不僅是工業耗電的燃眉之急,更是為今後工業可持續發展,減少甚至關停火力發電、減少燃煤,改善環境、解決霧霾帶來了希望。

四季分明,冬天有白雪皚皚,夏天有鮮花遍野,在碧水藍天的掩映下,享受生活,而不是在看不清前路的霾天中艱難生存。這大概是每個人心中的嚮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