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評測你見過麼,來一起看看

開始講到今年的一年一測我們依然堅持:“以技術先進為基礎,用戶體驗作為修正的最高標準”請大家細品這句話,看著下來的評測,與此是否有出入

一 、製造工藝

1. 過往一年,我們對於手機所有的評判維度 這代iPhone都可以從容的在每一項後面打勾(測評所說的話)

這聽起來咋像是結果已經內定了呢?聽聽這是評測的應該說的話麼?以路人之見是不能這麼說的吧。接著說道

2.因為在製造業的話語體系裡 貴 意味著品質 (測評所說的話)

這話說的什麼邏輯呀,那麼你說8848的手機怎麼說呢?緊急著,開始說蘋果11系列的那塊價值 49.5 美金的玻璃後殼,還說是藝術品,還說蘋果是在用工業的手段做藝術品 。具體開始說稱為藝術品以及價值高昂的原因,(打磨玻璃要錢,材料特殊要錢;打孔損壞要錢等等);簡單總結一下就是所有工序耗錢,所有就貴了。到這裡圍繞著手機後殼說了這麼多,說就說了,你好歹說一下4款機型之間在手感和觀感上有上區別,最終說到底他還是後殼,不能當做藏品來收藏,使用起來的怎麼樣再試消費者想知道的,不是讓你來聊後殼製造過程的,消費者又不去做後殼

3.接著說 蘋果在供應鏈上的做法蘋果如果看上了一家企業的技術,我要拿下它,不是去找企業,而是去找政府,這一招在中國尤其好用,他告訴政府說我想投資你們的某某企業,希望你提供一些便利,比如說錢呀、地呀、稅收等等,那政府為了招商引資,自然舉雙手支持,拿到了政府的條款了以後,再跑到企業那去說,說兄弟,給你錢讓你買設備;給你人才,我拍工程師給你改進工藝,我也幫你找政府要了政策,放心大膽的幹吧,未來三年的這個產能我全包了(測評所說的話)

我是看著這個評測,越來越蒙了,我是來看你評測手機怎麼樣的,你給我在這裡將一些與我毫不相干的是,供應鏈解決的好,可以控制供應鏈,給我買個手機有什麼關係,難道我要為了蘋果有這樣強大的供應鏈而買單麼,我買的是一個產品,用起來好讓我高興、快樂、舒心,給我帶來便捷,提高工作效率對我來說才是第一位,這也是人類為啥要從發明工具的原因之一。

二、屏幕

對於OLED領域來說,你的屏幕好,一定是因為你的發光材料比別人更好,因為只有發光材料給力,你才能夠做更大的亮度,你才能夠做更好的ppi,你才有更好的屏幕使用壽命,你才能夠大批量地精確調校;

(測評所說的話)


表面上看起來OLED面板領域,是三星說了算,但真正攥住要害的人,其實另有高人;三星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尺寸OLED面板供應商,這是不假,但其實他的強項是什麼?規模化的生產和領先的製造工藝,而對於最精髓、最本質的發光材料來說的話,這並不是三星所長,依然需要靠上有供給才能夠完成;(測評所說的話)

連續例舉了蘋果與三星用的M9面板紅色發光材料來自韓國的德山、美國的陶氏;綠色來自新日本製鐵、德國默克;藍色則由韓國SFC和日本的出光興產提供,這些供應商壟斷性的專利技術和非常有限的產能,才是 真正頂級OLED面板的關鍵所在;蘋果在其中拿走了40%(M9屏幕所有產能)再加上三星自己消耗的部分,頂級的OLED面板,已經被瓜分,所剩無幾,大頭已經被人拿完了,其實對於華為這樣的大公司來說,畢竟那些年HTC的殷鑑不遠,OV和小米,也曾經被三星坑的很慘,所以華為絕對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那麼如果華為註定要從多個供應商領域哪裡去拿到產品,那麼我就不會選擇三星家最頂級頂級的面板了,為什麼呢?因為要照顧別人的品質,照顧幾個供應商最低的那一條線,我來你三星家拿貨,要不然的話,你們家的好一點,別人家的稍微差一點,那些特別精明的消費者,就會專挑你們家的這個面板的手機型號買,對我來說優勢一個大坑,所以華為在屏幕這個領域,華為只能做到一流,但卻無法做到頂尖;谷歌無心面板硬件的競爭

(測評所說的話)

講到此次領域的屏幕又是一蘋果生出,按照人家的邏輯,只要手裡緊握原材料就是屏幕領域的霸主,因為我用的是頂尖的屏幕。拿了40%的量,那麼我就迷惑製造屏幕的還沒有買屏幕的用的產品好?原材料是很重要,我們有句古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你也要知道,這個巧婦強大到,出自己之外,沒人能要的了這麼多米呀

這樣的評測你見過麼,來一起看看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三星OLED出貨量是遙遙領先的,就算其他廠商可以搶走他的原料供應商,做屏幕的其他廠家也做不出來這麼多產品吧,其他廠家吃不下這麼多貨,必然會影響原料供應商賺錢呀,那麼供應商還會不供給三星麼,一款屏幕的好壞,對於出廠的面板是重要,但是還是 需要後面的調教,就算是有差別,你也可以進行多組對比來看呀,評測中就出現了一次4款機型展示對比,最起碼靠在不同使用情況屏幕下的顯示效果吧,東西的好壞不是你、我一個熱說的算了,作為產品是面向消費者的,顯示效果怎樣也要展示一些數據吧,可是在此環節,大部分都在說沒有去測試,最後不知道怎樣就得出結論說蘋果是最厲害的,可以作為依據的只有“蘋果佔了頂級屏幕的40%”,我是不知道這個論據,怎樣得到的論點“屏幕最強”,看來還是議論文啊我,回去學學怎樣寫出這樣的議論文吧

三、內部結構

維修性

先針對4大手機進行內部結構的評測說道“排版方式分兩種 一種蘋果的內部排版——以異形屏電池包圍主板,以主板為原點的散射狀的排版方式;另一種是以華為位極端的,電池佔據C位,然後它的異性主板,沿著手機的邊緣貫穿整個機身;三星、谷歌介於兩者之間三星的三段式簡單粗暴;谷歌相對華為好一點”接著說道堆疊的整齊度好處——可維修價值 。解釋:“首先手機的內部模塊佈局,容易拆解的程度越高,就可以大大提升所謂的檢修效率,降低人為在檢修過程中帶來損壞的風險,也可以提升手機售後維修的這種穩定性”

(測評所說的話)


除了蘋果之外,其他三臺手機,它的換屏風險都很高,這是設計的結構所帶來的(測評所說的話)


內部穩定性

模塊化程度越高,結構越簡單,消費者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它出錯的幾率反倒越低(測評所說的話)

生產性

簡單清晰的內部排布可以很大程度上縮短裝配工人的培訓週期,可以節省產能的爬坡時間,提高產品上市時候的部署能力,並且可以有效提升產品的直通率(測評所說的話)

最後綜合維修性、穩定性、生產性,各個維度之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蘋果的設計是最出色的;三星其次,谷歌華為隨後

(測評所說的話)

看到這裡我是越來越迷惑呀,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什麼?我不是來看評測的麼。怎麼在這裡給我講手機內部排版的,排版還行,可是你給我講什麼呀,我看其他評測的不是講完線路排版,好歹講一下內部配件麼,例如電池大小、鏡頭模組、散熱板啥的等一些吧。這裡真是獨樹一幟呀,這竟然講了手機在為修手機時排版的好處,給維修帶來的便利以及在組裝時可以讓組裝工人更快的裝機,就算帶來維修和組裝的好處,對於我們消費者有啥作用,是不是暗示我們不要怕蘋果手機的磕、碰、摔等一些行為對於手機的損壞,修起來好秀的很,真是修不成的話,蘋果線路排版簡潔、明瞭 組裝起來模組話程度高,方便工人組裝,產能給的上,不行再買一部,根本不用擔心沒貨的煩惱,只要你掏錢,蘋果就能給你,是不是這個有點關聯,其他想不到

評測後兩項生態和、拍照小生覺得還算合理吧,有對比,解釋的說的過去。

好了整個評測我看下來,就是一個蘋果的產品製造工藝,以及蘋果的老大地位對於整個供應鏈的應對方案,內部線路排版,我記得在開頭說的“

以技術先進為基礎,用戶體驗作為修正的最高標準

在整個評測過程中,我看到了以技術為基礎不假,全稱說技術麼,大家有目共睹,可是用戶體驗作為最高標準,請怪我語文沒學好,真心看不出,

其他評測說產品手感、設計,此評測說做出後殼多少錢;

其他評測說屏幕的顯示效果,進行多組測試,次評測說手持40%M9屏幕

其他評測說手機內部線路編排、內部硬件堆料、續航能給帶來哪些體驗,次評測說線路排布清晰明確便於生產和維修

其他評測幾款機型實際對比數據,次評測多處進行口頭敘述

其他評測從用戶體驗出發,此評測從產品硬件多厲害出發

回到開篇的話題,這是你認為的評測麼,反正不是我想的

以上就是一些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