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疫情實現四項清零

  3月24日下午,信陽市召開第五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召開。會上,信陽市疾控中心主任孟凡俊介紹了信陽市確診病例的分佈情況以及感染原因。

  "信陽市自1月23日診斷並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2月22日報告的最後一例確診病例,共計報告274例確診病例。"孟凡俊介紹,這274例確診病例的具體分佈為:

  按報告單位所在地統計。274例確診病例中,溮河區48例,佔17.52%、平橋區42例,佔15.33%、羅山縣40例,佔14.61%、光山縣32例,佔11.68%、固始縣31例,佔11.31%、潢川縣22例,佔8.03%、商城縣21例,佔7.66%、息縣21例,7.66%、新縣11例,4.01%、淮濱縣6例,佔2.19%;累計報告死亡病例2例,病死率0.73%,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時間分佈。確診病例發病時間最早的是2020年1月4日發病的杜某田,發病高峰為1月23日-2月2日,共174例,佔確診病例的63.50%,2月4日出現一個小的反彈,之後緩慢下降。

  人群分佈。確診病例中,男女性別比為1.40:1(男160例、女114例)。其中農民發病133例,佔總報告數的48.54%;其次為家務及待業30例,佔10.95%;第三位是商業服務20例,佔7.30%。報告病例最小5天,最大81歲。0-9歲組3例、10-19歲組7例、20-29歲組30例、30-39歲組35例、40-49歲組63例、50-59歲組88例、60歲以上48例,其中40-59歲組報告病例數較多,佔總報告數的55.11%。

  在確診的274例病例中,輸入性病例134例,佔48.91%;本地病例140例,佔51.09%。這是由輸入性病例向本土病例轉化的過程。

  孟凡俊說,此次疫情防控也給了我們幾點啟示,從疾病預防和擴散的角度來講,一是對自己負責,減少出門、減少社交活動,常通風、勤洗手;出門佩戴口罩,倡導網上購物。二是對他人負責,少走親訪友,少扎堆聊天,少聚會聚集。三是對社會負責,要關注疫情形勢,服從相關指揮和調度,尊重村委會和社區防控建議和要求,自覺參與、自我管理,並教育引導家人、親人、朋友做好防護。四是對將來負責。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們加強了流調隊伍建設,前移了流調關口,確保了每個流調對象的活動軌跡、接觸人群都完整清晰,銜接緊密,為有效防止疫情擴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經濟社會生活趨向正常化,但疫情的警報尚未解除,風險仍在,我們要認清這一點,規劃好自己的活動半徑,把握好自己的活動方式、路線,以便有異常情況時採取針對性防控措施。

(本文轉載於【信陽訊網】,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標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