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清鼻涕,肩頸疼痛,備好這首經方

原文: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胡希恕講解:


這個項背拘急,這個“几几”是一個狀詞,這就是脖子能往前伸左右運轉不自由,他這項背拘急得厲害。


這個字本來是形容小鳥學飛的時候,羽毛未豐呢它飛不起來伸著腦袋那個樣子,就叫“几几”那個形狀。


那麼太陽病就是頭項強痛而惡寒,就是這一類的太陽病,如果項背強有“几几”的樣子,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流清鼻涕,肩頸疼痛,備好這首經方


這個方劑,就是桂枝湯加麻黃加葛根。


本來是個桂枝湯證,所以它惡風。


我們用這個方劑的時侯也這樣子,這個惡寒特別歷害,惡寒特別歷害當然它也是惡風了。


由於它沒有汗所以加麻黃,由於它項背強加葛根,它就是這麼一個方劑。


那麼這一段和前面那一段回頭一看就知道了,那個講的“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就根據這一條,這本來是葛根湯證,葛根湯證應該“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這是葛根湯證。


那個呢它不是用葛根湯,它用桂枝湯加葛根,桂枝湯它是發熱汗出惡風。


流清鼻涕,肩頸疼痛,備好這首經方


那麼它那個“項背強几几”呢,就“項背強几几”來講應該是葛根湯證,可是葛根湯證呢,它是無汗惡風,所以那一條啊擱個“反”字。


這個“反”字啊就為這兩個方劑的一個鑑別點,所以他這個文字啊,我們上次講也提到了,隨便一個字都不是輕易用的,他每一個字都是有所指的。


那麼,這個葛根湯這個方劑啊,也屬於一個解表方劑


你在臨床應用呢,你看他特別提出惡風、惡寒得特別歷害,而且葛根這個藥它是解肌,這個肌肉,尤其在這個頸背部發痙攣,這個葛根是有特效。


這個肌肉痙攣就是肌不和了,肌不和原因有很多,有的由於熱,這個熱傷津液嘛,津液枯燥,這個組織營養失調發痙攣,也有由於這個熱(的)。


流清鼻涕,肩頸疼痛,備好這首經方


那麼葛根這個藥呢,它是一個專務解肌(的藥),它治那個肌肉痙攣。


那麼衝著個這個方劑啊,它(肌不和)是由於停溼停水的關係,這個溼也能夠使肌肉發痙攣。


因為他用的是麻黃湯,這個麻黃它就能夠使之發汗(而)驅水氣,那麼配合葛根呢,它又能夠解肌,所以這個“項背強几几”是可以好的,是從這個方劑講。


在《金匱要略》有一種痙病,痙病就是這個項背強達到高度了,不光是項背強了,全身都往後使勁了,這個拘急的相當厲害了,(這)個就叫做痙。


這個痙病裡頭也有用葛根湯的機會,它得現太陽病,因為這個方劑是太陽病的一個發汗劑。


流清鼻涕,肩頸疼痛,備好這首經方


那麼這個方劑最常用了,我們在臨床上啊無論是感冒啊或者流感啊,沒有汗這個人惡寒特別歷害,那個項背強啊,有的就不明顯,有的非常明顯,無論明顯不明顯,要是無汗特別惡寒,有考慮用葛根湯的機會。


那麼這個方劑呢,就很清楚了,剛才我講了,它是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葛根麻黃,我們上面那個桂枝加葛根湯沒有麻黃,那個是有汗出,這個是沒有汗。


胡希恕自注: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若無汗惡風者,宜更加麻黃的葛根湯主之,太陽病的項背強急,即熱和溼所致也。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去節)三兩,桂枝(去皮)二兩,生薑(切)三兩,甘草(炙)二兩,芍藥 二兩,大棗(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方解:葛根甘平,《本經》謂:“主身大熱,”其為一解肌除熱藥甚明。桂枝本為解肌,但肌不和以至項背強几几的高度者,則須加葛根以解之。若更無汗,又須加麻黃以發汗也。


馮世綸按語:


葛根湯是治太陽傷寒見項背強几几者,此條以下主論麻黃湯加減證治,其實際與桂枝湯加減證治有密切相關,胡希恕老師註解本條時用“宜更加麻黃的葛根湯主之。”


恰切地說明了這一關係,說明了中風與傷寒,並不是中風邪和傷寒邪的不同,而是感外邪後出現的症狀不同。


根據不同的症狀,用不同的方藥治療,這樣方證的積累,便產生了表證的不同治法,同時也自然漸漸認識到裡證的治法,六經來自八綱,是經方發展自然之理。


流清鼻涕,肩頸疼痛,備好這首經方


胡希恕老師對葛根的作用,主要依據《本經》,認為是“解肌除熱藥”,值得注意,不能認為有治項背強幾的特能,不辨寒熱虛實而動輒用其治頸椎病、冠心病、痢疾等。


目前葛根湯在臨床中是非常常用的一個方劑,尤其對於現在的人,本身津液水平偏低的狀態,一旦感冒就容易出現葛根湯證。


也因此,我們在多年前曾推薦過一個感冒基礎方,就是以葛根湯進行化裁。


葛根湯有中成藥葛根湯顆粒,平時如果感冒流清鼻涕,肩頸疼痛等都可以考慮使用。

流清鼻涕,肩頸疼痛,備好這首經方


流清鼻涕,肩頸疼痛,備好這首經方

本文摘自《微信號——守正學堂》,旨在傳播中醫經方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