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和俱樂部成績差距過大,未來U23超齡球員將何去何從?

在95、96年甲A頭幾年一直到03-05年,中國幾乎每個地方隊都有18歲上下即可靠自身實力踢主力的球員,孫繼海不說了,閻嵩亞冠半決賽梅開二度的時候也就18、19,健力寶回國幾乎個個是大腿。這是得益於中國當年的非職業體系青訓。教練為了一個編制,訓練小球員盡心盡力,當年張引怎麼練遼小虎的,程顯飛怎麼練大連這幫小年輕的。後來職業化了,教練不再是鐵飯碗的編制了。而俱樂部說實話普遍也不怎麼重視青訓,畢竟誰知道能幹幾年呢?青訓教練普遍待遇差,沒保障,所以就要收黑錢了。這下能踢出來的,家裡都是不差錢的了。一般家庭誰送孩子去踢球,所以就造成了U23竟然要靠政策才能踢上球,當年國奧隊的那個在俱樂部不是大腿。

國家隊和俱樂部成績差距過大,未來U23超齡球員將何去何從?

u23政策也好,限制外援政策也好,根本目的就一個,為了五年之後的2022年世界盃練兵。也就是說從明年開始,中超中甲兩級聯賽存在的意義就是培養出來一批到2011年世界盃預選賽時,正好在24-28歲之間當打之年的本土球員來衝擊世界盃。培養球員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聯賽培養,再就是走出去到歐洲聯賽成長,但是這幾年因為中超過熱,對年輕球員來說,與其在歐洲二三級聯賽打替補,一年幾萬歐元年薪,還不如簽約回中超,立馬年薪百萬。既然走出去的戰略已經失效了,引進來反而導致擠壓了本土前鋒的成長空間,那就把中超打回原形吧。

國家隊和俱樂部成績差距過大,未來U23超齡球員將何去何從?

綠城確實敢用新人,可用新人的結果就是現在在中甲也泯然眾人。青不青訓是一方面,訓出來怎麼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總之整個足球環境能提供的和我們想要的國家隊、俱樂部成績的差距還是太過巨大。天才不是年齡小就叫天才,有實力才叫天才。三浦知良踢到45歲是因為他有實力繼續踢比賽,不是他45歲老到沒人敢防他。現在好了,年紀輕就可以去一線隊,如果沒穩定出場,如果沒人傳幫帶,如果漲不了球,年齡大了又該如何。

國家隊和俱樂部成績差距過大,未來U23超齡球員將何去何從?

我覺得u23政策跟腳踏實地的搞青訓體系不矛盾,二者可以並存。u23是個催化劑,是個信號燈,但是絕不是救命稻草。我沒覺得這個政策就能拯救中國足球,但是也絕對不是主流輿論評價的這樣一無是處,開歷史的倒車。假如一個23球員在政策後漲價100w。在中國的國情下,如果沒這個政策,這100w哪怕是進領導的腰包它也不會用在青訓系統建設上。

國家隊和俱樂部成績差距過大,未來U23超齡球員將何去何從?

有了新政呢,圈再黑暗,效率再低也會有一部分流轉進青雲建設。目所能及的手段是國家政策的引導,鼓勵,比如23這種說幹立刻就能幹的(很多政策實施需要多個部委配合,體制內各種利益博弈),從上到下逐級產生印象的。U23不應該要求上幾人,而應該要求場上始終要有一名U23,不然就會出現上場三分鐘就換下來,純是糊弄,沒有鍛鍊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