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培元:老兵

又是一個黎明,

老兵睜開眼睛。

南國的這座城市,

還在沉睡未醒。

他睜開眼睛,

在不少人看來,

那是犀利的短劍,

不昏不花不矇,

能穿透黑暗,

辨認魔鬼妖精。

畢竟老了呀,

八十四是個大坎,

他心中暗暗自嘆,

雙目瞪大了,

呆望著天花板。

連續好多日子,

鏖戰在封閉斗室,

殲敵的最前沿。

與死神較量,

在爭奪生命壕塹。

撲滅疫毒之火,

驅除黑暗。

他不是孤軍單打,

參與組織力量,

大兵團作戰。

形勢異常嚴峻,

遠超那年的非典。

老兵感到了疲憊,

身心壓力不小呀。

還不時聽到噪聲,

閒言碎語和謠傳……

老兵皺眉揮揮手,

像驅趕幾隻蚊蠅。

外敵勢力不小,

內亦不乏漢奸……

人禍天災不斷,

天災人禍輪番……

何時得太平,

何時得太平!

老兵搓搓手掌,

驅散滿腦子憂患。

眼前幻化出魔影,

亂竄黑色球團兒……

這是什麼?

他問自己。

可惡病毒呀,

野性如此兇殘。

老兵打個寒戰,

一張張熟悉的臉,

遮在防護服裡面。

抗疫鬥士——

他們共同名字。

沒有戰火硝煙,

卻不時地,

有人中彈倒下,

甚至犧牲壯烈……

老兵躺不住,

他翻身起來,

新的戰略戰術,

在胸中萌生,

加緊疫苗研製,

完善救治流程,

發揮中藥療效,

疫情發生在武漢,

源頭不一定是中國。

簡單早餐後,

老兵進入壕塹。

披掛起來的老兵,

如同大呂黃鐘。

半個月之後,

老兵終於笑了。

疫患敗退:

看看身前身後,

雷鳴電閃中,

神火的熔爐裡,

站滿了青年中堅。

個個英姿颯爽,

白衣鐵軍威風。

老兵感慨道,

你們別嫌我老,

他又把目光放遠,

投向海外天邊,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

東邊和西邊……

2020年3月22日

忽培元:老兵

忽培元,祖籍陝西大荔,1955年生於延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傳記文學創作與研究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任國務院參事。

主要作品有文學傳記:《蒼生三部曲——群山、長河、浩海》《耕耘者——修軍評傳》《百年糊塗——鄭板橋傳》《難忘的歷程——延安歲月回訪》《劉志丹將軍》《謝子長評傳》《閻紅彥將軍傳》等;長篇小說《雪祭》;中篇小說集《青春記事》《家風》,中短篇小說集《土炕情話》;散文集《延安記憶》《人生感悟》《大慶賦·鐵人銘》《地耳集》《生命藤》《京密河札記》《秦柏風骨》《山秀珍》《義耕堂筆記》;長詩《共和國不會忘記——大慶人的故事》和詩集《北斗》等。

《群山》《耕耘者——修軍評傳》分獲第一屆、第四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獎(長篇);長詩《共和國不會忘記:大慶人的故事》獲中華鐵人文學獎。作品被譯成英文、俄文在國外出版。

反映當代生活的長篇小說力作《鄉村第一書記》,2018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