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加停飛 全球航空業緊急“迫降”

從美國的停飛禁令開始,為了儘可能減少人員的跨地區流動,各國紛紛開始效仿,一天之內近2萬個航班被叫停,航空公司叫苦不迭。如今,危機已經蔓延到了產業鏈的製造端,本就深陷谷底的波音越發被動,不得不叫停了部分工廠的生產。停飛、停產、裁員、破產……這些字眼籠罩在航空產業的頭頂,揮之難去,經濟援助還沒到位,產業鏈危在旦夕。

繼求助美國政府之後,波音也作出了無奈的抉擇。當地時間3月23日,波音發佈聲明,宣佈暫停其位於華盛頓州普吉特海灣地區埃弗雷特工廠的飛機生產。據悉,該停產計劃於3月25日開始並持續14天。停產期間,波音表示,將繼續支付員工全額工資。

資料顯示,美國華盛頓州普吉特海灣地區的埃弗雷特工廠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飛機組裝工廠之一,一直以來都是美國工業先進的象徵。埃弗雷特工廠負責波音747、767、777、787-8等多型民用主力客機的組裝生產,波音近一半約7萬名員工和生產設施在該地區。

除此之外,波音的軍用飛機業務也將停工。波音公司發言人證實,受影響的埃弗雷特工廠還負責生產KC-46加油機和P-8“海神”海上巡邏機。目前P-8和KC-46A有關的生產活動已經全部暫停。波音在聲明中表示,“鑑於華盛頓州的緊急狀態和公司對該地區冠狀病毒加速傳播的持續評估,波音公司宣佈暫停其普吉特海灣地區工廠的生產運營。採取這些行動是為了確保員工、他們的家人和當地社區的健康與安全,並將包括按照客戶的要求有序關閉”。

自疫情暴發以來,華盛頓州一直是美國疫情的“重災區”。當地時間3月22日,特朗普宣佈華盛頓州為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災區”。截至北京時間3月24日上午9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華盛頓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2221例,死亡95例,是美國確診數量第三高的州。

對於經歷了“至暗2019”的波音來說,如今的停產無疑是雪上加霜。在737 MAX的危機之後,波音位於西雅圖地區的737總裝線早已暫停生產。財報顯示,波音去年的營收為765.59億美元,同比下滑了24%,淨虧損為6.36億美元,這也是該公司歷史上的首次淨虧損。目前,位於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的工廠仍在運作,該工廠負責生產787系列機身段及787-9和787-10的總裝和交付工作。

空客停工、通用裁員

生產活動被迫停滯的不只是波音,其老對頭空客也沒能倖免。3月17日空客宣佈,自3月18日起的4天暫停其在法國和西班牙工廠的生產,以遏制新冠病毒的快速傳播。僅在法國圖盧茲一地,就有2.5萬餘名員工將會受到影響。

最新消息是,在經歷了4天停工消毒和重新佈置生產線工位後,空客於上週日晚間宣佈,自3月23日起,開始有限度恢復法國和西班牙工廠的生產工作。工廠內所有工位的間距都會拉大,儘可能避免工廠內發生傳染。同一天,空客還宣佈了一系列保障公司財務的措施,包括新的150億歐元的信貸安排、撤銷其2019年股息計劃,以及暫停補充養老金資金。

相較之下,空客還能自救,波音則不得不求助於政府。3月17日,波音呼籲美國政府向陷入困境的美國航空航天製造業提供至少600億美元的援助。波音表示,其背後代表著1.7萬個供應商、250萬個就業崗位,如果無法獲得援助,整個美國航空製造業可能會面臨崩潰。之後3月20日,波音又宣佈將取消CEO薪酬、暫停發放股息並將股票回購暫停的時間延長。

波音所言不假,整個航空產業鏈無一不受到影響。通用電氣表示,旗下航空板塊在美國本土的事業部將裁員10%,2500名員工將受此影響;此外,由於飛機檢修業務大幅下降,維保部門的半數員工將進入為期3個月的無薪假期。據悉,航空板塊是通用電氣規模最大,也是利潤最為豐厚的部門,為波音和空客生產和維護飛機發動機,在全球的僱員達5.2萬人,其中約一半位於美國本土。

值得注意的是,通用電氣也成了首批宣佈大型裁員計劃的美國製造業龍頭之一。通用電氣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勞倫斯·卡爾普稱,受疫情影響,乘坐飛機旅行的人數大幅下降,導致大批航班取消以及大量飛機被迫停飛,使公司的航空業務受到巨大沖擊。不過,通用電氣並未披露受此影響的員工總人數。

航班大面積停飛

“這是一次我們目前所知的且從未遇到過的全球性危機。”3月13日,英國航空公司CEO在給員工的一封備忘錄中表示。航空業集體進入“至暗時刻”已是不爭的事實。截至目前,已有烏克蘭、肯尼亞、尼日利亞、安哥拉等多國宣佈暫停國際航班或關閉國際機場。

在全球,航班取消成為常態。航班信息跟蹤網站FlightStats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18時,全球當天取消航班19865班,延誤1163班。

航班停飛背後,航空公司的活動幾乎全部陷入停滯。當地時間3月22日,阿聯酋航空公司發表聲明稱,將從3月25日起暫停全球所有客運航班,貨運航班維持正常運營,隨後又表示,將繼續運營往返少數國家和地區的客運和貨運航班。此外,土耳其航空、越南航空、南非航空、漢莎航空、挪威航空、瑞士航空……停飛的名單不一而足。

停飛壓在了各家航空公司的財務報表上,裁員成為無奈之舉。3月15日,北歐航空宣佈裁員約1萬人,佔員工總數的90%;3月19日,漢莎航空宣佈,將削減95%的運力;同一天,澳洲航空及旗下的捷星航空宣佈,公司2/3的員工將從3月末開始暫時離開工作崗位,約2萬人面臨短期失業。嚴重者更是走向破產,3月5日,英國弗萊比航空正式宣佈破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興斌表示,現在看來,受到疫情衝擊最嚴重的產業就是航空業和旅遊業,停飛對於航空公司的影響顯而易見,沒有收入的同時仍然有運維費用。如今,國際航班基本快停完了。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除了可能減免一些稅之外,沒有太多更好的措施了。

一些歐洲航空公司已經發出緊急求助呼籲。根據CAPA航空中心的說法,除非政府介入,否則全世界大多數航空公司將在5月底破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估計,全球客運航司今年損失可能高達1130億美元。

在美國,由美國航空、美國聯合航空、達美航空、美國西南航空等組成的貿易組織發佈聲明表示,美國航空業需要獲得250億美元的直接援助,以及另外250億美元的低息或零利率貸款。該組織還尋求稅收減免,尋求至少在2021年底之前,稅收減免數百億美元。美國注意到了以波音為首的航空業的困境,特朗普已經開出口頭支票,“我們將支持航空公司。我們將為它們提供很大幫助”,但目前靴子還未落地。(陶鳳 湯藝甜)


中國文旅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3014,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